步步推演评荆轲--《荆轲刺秦王》教学札记

  • 来源:名作欣赏
  • 关键字:荆轲刺秦王,语文教学
  • 发布时间:2016-07-28 17:31

  摘要:

  荆轲应该如何评价?传统的中学教材和课堂上,一直把他树立为爱国者和英雄。但是,这一结论经不起推敲,之前的英雄定位是基于道德判断和先入为主的思维,这遮蔽了历史和生活的真相。作者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在语文教学中的经验,以对荆轲如何评价为话题,强调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从阅读推演中得出结论的重要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 荆轲 道德判断 教学空间 独立思考

  做学生时读《荆轲刺秦王》,我认为荆轲是伟大的爱国者;做教师后,才发现荆轲在“教参”里渐渐成了英雄。近年来变化更大,“悲情英雄”“刺客”“错位的文人”等,荆轲的形象不断增多、丰富起来。

  这不是乱象,也不是价值的多元,而是语文课堂教学空间开始变得开放了。一些教师意识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他们对传统的结论和既有的价值判断产生了怀疑。这样的变化是好事,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考量,语文课堂上只有一个声音是可怕的。

  现在,荆轲爱国在高中语文课堂上鲜有人提了。不是爱国不重要,也不是所有人都懂得了国家是个现代概念,而是大家忽然明白荆轲原来不是燕国人,他是一个漂泊到燕国或者游荡到燕国的“侠”,从他行刺前的种种言行看,与爱国或者爱燕国扯不上关系。一个因了狗肉、美酒和几个相知的朋友而客居于燕的剑客(文人),机缘巧合做了刺客,如何就成了爱国者?荆轲不是爱国者还缘于一个逻辑难题,如果荆轲行刺成功,我们今天到哪里去爱我们的国家?

  “英雄”或“悲情英雄”是今天课堂常见的对荆轲形象的判断。太史公在《史记》里说:“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太史公把荆轲等五人的行为定为“义举”,做了道德上的定义,而且断言“其立意较然”“名垂后世”,于是荆轲遂成后世的道德典范。虽然后世对荆轲的评判不乏异样的声音,像苏洵在《六国论》里认为荆轲刺秦“始速祸焉”,南宋人鲍彪说“轲不足道也”,朱熹也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这些都不足以撼动太史公的定义。一直到今天,“爱国”不成,“英雄”还是,起码得是个“悲情英雄”。

  年岁渐长,阅了世事,开了眼界,有了个人的阅读观察后,我也有了自己的结论:道德判断最易武断,也最容易遮蔽生活真相。比如,太史公说荆轲等五个刺客的行为是义举,凭什么?就荆轲刺秦而言,其实就两条原因:一是秦王待最初的玩伴燕太子丹不善,太子要出口个人的恶气;二是太子丹推想(仅仅是推想)国家危险,想先下手为强。无论是出于个人意气,还是出于国家间的战争,在这样的理由下,荆轲的刺杀哪里算得上是义举?

  至于“英雄”或“悲情英雄”一说,我忽然想到:《史记·刺客列传》里行刺者共五人,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都有江湖“侠”气,都被后人视为英雄,但若论后世影响,其余四人都难以超越荆轲,为何?下意识地同情失败者是我们的传统,假如这个失败者又是个豪爽义气之人,则更是如此,这似乎是一因。但这一因并不是最重要的,只谈失败豪爽义气的话,豫让似乎比他更够格悲壮。关键是另一因:后人之所以坚定地认为荆轲是英雄,可能与他行刺的对象有关。生活非常吊诡,一提刺秦,我们似乎就快意,就觉得刺得好,就觉得行刺者是个大英雄;一提秦,我们就觉得残暴,就有胆怯加愤怒的心思,就对敢于对抗秦的人肃然起敬,各种各样的古人也反复说暴秦无餍。秦王嬴政固然是暴君,但燕王喜为自保不也割下儿子的人头欲献秦王吗?我们忍不住给了荆轲“英雄”的名号,其实是对强权的下意识惧怕和敌视导致的。专制的历史,最易产生国民文化心态中的英雄情结。

  英雄者,乃楷模与他人榜样,预示着要向其学习,那么我们要学习荆轲的什么呢?想来唯有牺牲精神。我们不可学习他在燕国日日醉酒后旁若无人的痛哭失态相,也断不可学习他面对太子丹刺秦恳求犹豫半天后的拒绝,至于他应允太子丹后对车骑美女、奇珍异宝恣意的表现,我们更是只能视而不见。对荆轲这样的人,我们选择性地记住了他视死如归的悲壮。在我们的传统里,英雄就是牺牲与义无反顾。可是,我不想让学生有选择地去认识一个人,在课堂上,我既让学生看到荆轲的牺牲,也让学生看到荆轲的琐碎。至于牺牲者是不是英雄,由学生自己思考后取舍,我不可以再教给学生先入为主的道德判断了。千年以来,弄得人群越来越不敢怀疑,当然,也越来越不会思考了。

  有一年教《荆轲刺秦王》时,一名学生那几天就一直在翻《刺客列传》,他横看竖看然后来找我,告诉我他的阅读发现:荆轲成为刺客纯属偶然。我让他说理由,他说:荆轲在卫国以术说卫元君时,他是想用治国之道谋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可惜卫元君不用。荆轲离卫游赵,与盖聂、鲁勾践相交,发现皆非同类后到了燕国。在燕遇到知音狗屠和高渐离,虽日日饮酒歌乐醉泣于市,但仍然沉深好书,与贤豪长者相交,最后得田光善待。一切变故缘于田光。太子丹归燕后念念不忘刺秦,询太傅鞠武,鞠武推荐了田光,田光以死激逼义气的荆轲见了太子丹。与太子丹晤谈,荆轲听其计划后的第一反应是沉默,第二反应是拒绝,结果太子丹又是磕头又是固请,哀求荆轲无论如何不能推辞,好书又好剑的荆轲最终只好答应了行刺。由此荆轲再也无法下船,不仅位至上卿,太子还日造门下,以美食、异物、车骑、美女满足荆轲这个性情中人。再往后,就是太子丹催荆轲行动,樊於期奉献人头,购得徐夫人匕首,找到十三岁杀人的助手,但久等的理想搭档不至,易水悲歌辞行。学生说,看起来荆轲似乎更想用治国术而非剑术成就自己,他为刺客,实是因为性格原因被迫接受他人所求的结果。仔细看,因酒和义气结识了狗屠和高渐离,因燕市表现可能还有对谈博得田光友谊,因田光以死相激见了太子,又因面子和侠气接下行刺的事……许多偶然因素恰巧凑到了一起。荆轲不是天生的行刺者,与《刺客列传》其余四人皆不同。

  学生与我说这番话时是2002年,那时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教参”对荆轲的结论,还基本没有其他想法。我想,这就是不教给学生道德判断的好处,在认识“荆轲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上,与我交流的学生自然有了与他人不同但却合理的结论。

  我在课堂上问过学生这样的问题:荆轲接受行刺的任务后,他有过后悔的念头吗?在易水悲歌的壮烈里,头也不回的荆轲以这样的姿势给谁看?如果人有灵魂,荆轲会如何看待自己由卫而赵而燕的一生所为?

  没有既定的角色价值定位,没有预设的精神立场,一切结论都从阅读中推演中来。我的推演是:一个人的命运,多由性格和偶然的事件组成。荆轲不是田光,也成不了高渐离,距离专诸、要离相去甚远。在咸阳宫,秦王近在咫尺,他抓不住、追不上、刺不中,最后只有以“倚柱笑”“箕踞骂”的仪式结束自己的一生,徒留一腔山野豪气。只是,这样的山野性格和江湖豪气,对社会真的有意义吗?

  张克中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