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陆家嘴,公募基金的重镇。这里,浓缩了这一行业的所有幸与不幸。近两周,《投资者报》一行走进了这个“镇子”。
在一一走访黄浦江环绕的这些基金公司时,听到最多的,竟是这个行业无尽地反思。在公募基金行业历经12年风雨后,高管频频离职,投研人才纷纷流失,违法交易,公司治理丑闻,行业整体规模停滞不前甚至下降不一而足,这使得反思变得日益迫切。
像一个人,前12年懵懂之后,慢慢学会思考,反省过去的不羁,但对未来,又有几多踟蹰与迷茫。在走访过程中,很多基金公司高层言及未来的发展,底气并没有在公开场合那样壮志凌云。
“公募基金行业发展出现了瓶颈。”这已成为一句流行词,经常从基金公司上至总经理,下至普通员工嘴里跳出来。
集体反思
反思最多的莫过于为什么这两年公募基金产品发了很多,“规模”蛋糕却没做大?
蛋糕没做大,是最后呈现出来的结果,也是大家瞅在眼里的和内心不断拷问的。回答这个问题时,一种流行答案是,投资人把左口袋的钱掏出来,装进右口袋,蛋糕大小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
笔者也同意这样的观点,2008年的基民受了内伤,而基金公司要偿还彼时的债。在2007年下半程和2008年上半程进入的基民,心里想的不是赚钱,而是解套。
虽然说,2008年是系统性风险难以回避,但在2007年市场疯狂、投资人疯狂的情况下,基金管理人为追求规模的疯狂拆分行为,让很多基金公司“债务”累累,一批投资人的口袋被掏空了。
这种类似于拔苗助长的做法,让很多基金公司在反思。从这个话题里对各公司提出的一个问题是:要规模,还是要业绩?
结果很清晰,单纯追求规模,最终受规模诅咒,因规模膨胀而导致业绩一蹶不振的基金案例并不少。
股东丈量的尺子是规模,规模意味着利润;而基民心中的秤是业绩。基金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是董事会举手决定的,董事会对高级管理人员的考核更多的是规模,而非与之关系不大的业绩。
既满足股东的规模要求,又满足基民的业绩要求,这很考验基金高管们。然而,多位基金高级管理人员感叹道,要把所有精力和资源集中于为基金持有人赚钱服务,需要一个有远见的股东,即,股东要明白,给持有人创造财富,是换取自身不竭利润之基。
然而,这样的股东并不是每家基金公司都能期望到的。股权结构频繁更换的侧面在说明,很多基金公司的股东只是在做一笔投资,说直接点,是一笔买卖,这与把其当事业来对待有很大的区别。
这是基金公司反思的结果,也是其股东们应该反思的。
浮躁,这是一些业内人士对公募基金行业的评价,也有反思的味道。
“公募基金行业经过两个阶段,一是过去很长时间较盲目,一是最近两年各公司定向,这两个阶段都伴随着浮躁。”这是出自一位浸淫公募基金行业多年的基金公司高管的话。
其中的“定向”,意指突破口。在一个行业拐点,寻找突破口,是大多数基金公司眼前的第一要务,这决定着未来蛋糕的切分规则。
人才困境
人才,是公募基金行业说不完的话题,而谈得最多的当然是人才流失。但人才为什么要流失,这也是公募基金一直反思的内容。
11月,上海证监局组织的一场中小基金公司如何长大的讨论中,一位基金公司总经理直接说到,这个行业缺少梧桐树,“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
而所谓的梧桐树,就是好的制度与机制。
不少明星基金经理,或去了券商,或去了私募。新面孔代替老面孔,这本身并不一定是坏事,但可惜的是,“当这个行业优秀的人才都不玩的时候,说明这个行业缺失了什么。”
在一位明星基金经理看来,公募基金已没有了起初那种向上的感觉,不好玩了;限制太多。
“不好玩!”这种带有调侃又极具口语化的话在上海滩,再次浮现。
不好玩里包含着职业认同感,当一个行业缺少一点能让人有些许感到自豪的东西时,这个行业本身正面临着蜕变。
不好玩里也隐约地在说越来越严的监管,而这被认为是导致行业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资产管理业务可比的有公募、券商集合理财、私募,而相较公募而言,后二者的监管力度显然远远不能与公募比。走访中,很多业内人士认为,这种不对等的监管,对公募基金是极大的伤害。
用一位基金公司副总的形象说法就是:“公募基金脱光了站在亮处让人看,而券商集合理财以及私募却穿着衣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