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投资最强 南洋发行最差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恒生投资
  • 发布时间:2010-11-15 09:57
  外资银行,疑似携带高贵血统,自入世之后,悄无声息地来到我们身边。我们对他们颇为好奇和仰慕,惊羡地阅读着这些百年银行的悠久历史,摩挲着华丽的标识。

  起初,我们担心,由于外资银行的竞争,或许银行倒闭的那一幕,会在中资银行身上发生。然而,几年之后,中资银行的业务管理能力全面改善,业绩大幅提升,外资银行却停滞不前,面对拥有广大网点和经营传统业务的中资银行,无力招架。

  它们成了“鲔鱼效应”中的那条尴尬的鲔鱼。

  2008年次贷引起的金融危机爆发,给中国百姓在国际金融知识上,补了一堂课。鼎鼎大名的雷曼兄弟倒下了,华盛顿互惠银行倒下了,市场上开始争论究竟是混业经营更好还是分业经营更好。外资银行先进的金融衍生创新模式,是仙丹还是毒药?

  外资银行最被津津乐道的,就是其金融衍生品的创新能力,理财市场给了外资银行发挥这项优势最好的战场。外资银行在银行理财能力上孰高孰低?

  我们通过对今年以来外资银行到期理财产品以及发行情况进行梳理统计后发现,在投资能力上,恒生、法兴、东亚位居前三,苏格兰皇家银行则排名垫底;在发行能力上,汇丰、渣打、恒生较强,而南洋、大华和华侨银行相对较弱。

  投资能力:恒生最强 苏皇较差

  据普益财富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年初至11月8日,共有10家外资银行发行的产品到期,除外资银行发行的QDII产品以外,有效统计产品数为313只产品。我们将从各家外资银行到期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与同期存款对比倍数,实际到期收益达标率三个对比项目,对十家外资银行,银行理财投资能力进行排名。

  银行的理财产品投资能力高低决定最终收益的高低,这是客观事实。无论产品数量发行大小,银行规模大小,最终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的高低并不受这些因素影响。

  据《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分析结果显示,10家外资银行中投资能力排名前三位的是恒生银行、法国兴业银行和东亚银行。最后一名是苏格兰皇家银行,就是之前的荷兰银行。由于苏格兰皇家银行收购了荷兰银行,之前发行的产品系列名称中虽然还有荷银的字样,但发行所属银行已经全面改为苏格兰皇家银行。

  平均收益率是对外资银行的第一层考量,恒生银行的平均到期收益率高达5.01%,这在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是较高的表现。查看恒生银行的产品结构,主要为股票挂钩型和汇率挂钩型,结合理财期限和产品结构来看,会发现短期产品即一年以下的理财产品,汇率挂钩型居多。一年以上理财期限,以股票挂钩型居多。

  恒生银行可以获得如此高的收益,原因之一是股票挂钩型产品,均为挂钩港股产品。恒生指数自2009年3月到达底部之后,这一年半的时间以来一直处于震荡上行的阶段,恒生银行发行的股票挂钩产品以1年左右的产品居多,部分为6个月的理财期限,刚好分享了港股上涨盛宴。从挂钩股票所属行业来看,主要是金融业和能源业股票。

  由于我们考虑的投资能力,不考虑发行产品数量等因素,因此法兴银行和澳新银行排名较为靠前。这两家银行发行产品数量较少,也可以说产品发行数量较大,可能存在产品收益不佳拉低平均收益的可能。但能做到,确保发行的每只产品收益均较高,也是体现投资能力的一个表现。

  整体来讲,大多数外资银行的平均收益率均可以超过同期存款利率,仅汇丰银行和苏格兰皇家银行低于此水平。

  汇丰银行到期的产品中,主要为澳元产品,并且与汇率挂钩。汇率触发挂钩型产品的特点是,对于投资判断准确的情况下,获得最高收益,反之为最低收益。由于其产品中四成达到最高收益,另外六成产品获得的是最低收益,因此拉低了整体平均收益水平。

  苏格兰皇家银行平均收益率为-1.21%,到期的产品中,与期货挂钩的产品收益率均为-4%,详细挂钩标的为一篮子商品价格。另外一只与股票挂钩和汇率挂钩产品获得零收益。仅一只产品收益为正,但也不是最高收益,是触动汇率挂钩型,部分判断正确,获得1.93%。

  未达预期收益 澳新超三成

  苏格兰银行和汇丰银行多款产品未达预期收益,这样的情况在外资银行之中较为普遍。

  据《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研究结果发现,10家外资银行中,其中一半的外资银行发行的产品,出现过未达预期收益的情况,个别产品出现本金亏损的情况。而且这5家银行之中,不失投资能力表现较佳的银行。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为,整体来讲平均收益率高于其他银行,但是由于发行数量较多,出现个别马失前蹄的情况,也在所难免。

  这5家按照未达预期收益,达标率从高到低分别是,渣打银行、恒生银行、汇丰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和澳新银行。

  恒生银行平均收益高于其他所有外资银行,到期产品数量为137只,其中5只产品未达预期收益。达标率为96.35%。由于发行规模优势,和平均收益率确实较高。因此并没有影响整体投资能力排名的位置。

  渣打银行是到期产品发行银行之中,产品数量最多的银行。到期产品数量为159只,有3只未达预期收益,这三只产品中,两只与指数挂钩,一只与农产品指数挂钩。整体来看,渣打银行的到期产品,与利率挂钩产品占比最多。与利率挂钩的银行理财产品风险低,最终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的可能性也大。一般利率挂钩的产品,收益也不高。

  澳新银行预期收益达标率最低,仅为66.67%。澳新银行是澳大利亚四大银行之一,也是较早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达标率低是受产品发行数量较少影响,仅一只产品未达预期,这只产品挂钩黄金产品,最高预期收益率为4.1%,但实际到期收益率仅为3.4%,尽管这个收益率并不算低。

  发行能力:汇丰最强 南洋不佳

  考察银行理财能力,除了投资能力,其发行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产品的投资能力不看产品多少,重要的是对于发行产品的投资能力的考验,发行能力较强的银行,未必投资能力就一定强。

  产品的发行数量是银行发行能力的一项重要考量指标,另外还需要考虑产品类型的丰富性,产品币种及投资种类越丰富,能够满足的投资人群也就越大,自然也可以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关注。

  据普益财富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至11月8日止,10家外资银行共发行1250只银行理财产品。分别从产品发行数量,币种数量和产品类型三个方面考量,汇丰银行发行能力最强,南洋商行最差。

  渣打银行、恒生银行和东亚银行分别居汇丰银行之后,属于发行能力较强的梯队。大华银行、华侨银行、花旗银行、星展银行属于发行能力较差的梯队。其中恒生银行和东亚银行属于投资能力和发行能力皆强的外资银行,而渣打银行发行能力较强,平均收益并不高。而花旗银行则属于投资能力强,而发行能力较差的外资行。

  值得一提的是华一银行,是中国台海两岸合资的首家华人银行,1997年设立。这是一家投资风格最不像外资银行的外资银行。发行数量高达801只,超过发行数量居第二位的恒生银行近六倍。之所以说华一银行投资风格与其他外资银行不同,是因为这800多只产品,全部为利率挂钩型产品,产品风险低,收益低,挂钩设计也较为简单。

  南洋商业银行是1949年成立于香港,现如今为中银香港之附属公司。在统计期限内,仅发行一只产品。这唯一的产品也是针对高端客户发行的,风险级别较低。

  主打结构型产品 看好金融能源股

  产品数量上看,与中资银行的发行数量不能相比。仅2010年前三个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8000多只,超过2009年全年。其中外资银行仅为1250只,这还要得力于华一银行大数量发行利率产品的结果。

  尽管发行产品数量少,但是外资银行的产品结构特点非常鲜明,几乎均为结构型理财产品。整体来看,中资银行的结构型产品占整体发行数量可能不及5%。

  结构型产品,是一种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挂钩于汇率市场、期货市场、股票市场等价格走势变化,来获得最终收益的风险级别较高的银行理财产品。

  外资银行理财产品的结构型产品分为利率挂钩型、汇率挂钩型、股票挂钩型、基金挂钩型、期货和现货挂钩型。受到前面提到的华一银行发行大数量的利率挂钩型产品的影响。利率挂钩型产品占比高于七成,但是这并不是外资银行结构型产品最具特点的产品。最具特点的结构型产品是股票挂钩型,占比超过10%,是仅低于利率挂钩型产品的结构型产品,风险级别较高,收益也较高。

  占比居股票挂钩型之后的为汇率挂钩型,一般为触动区间型的设计结构。占比为6.64%。基金挂钩型产品为32款,占比2.56%。多数挂钩于指数基金,与指数挂钩的产品并不相同。

  在今年到期的外资银行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之中,到期收益最高的前20只产品,大多数为股票挂钩型产品。是高风险结构型产品之中,最为热门的产品。

  与股票型挂钩的产品,按照投资行业划分,我们会发现,超过35%的产品挂钩于金融行业的股票,也就是说,外资银行最看好金融行业。其次为能源业,占比为19.40%。消费业居第三位,占比为9.70%。

  在看好金融行业的这些股票挂钩型产品,其中发行数量占比最大的为恒生银行,恒生银行也是到期产品投资能力最高的银行。如此看好金融行业,应该是对未来港股的金融业股票涨势有较好的判断。同样看好的外资银行还有汇丰银行、花旗银行和渣打银行。

  看好能源业的股票挂钩型产品,同样也是恒生银行发行的居多。这类产品还具有保本的优势,部分产品预期收益较高,则给予的最高预期收益同样较高。这也是风险与收益之间,关系协调的结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