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朋友:即便在通讯方式如此发达的今天,平日里也不常联络,但是当相隔一段时日之后,便会自然想起这位友人,或直接打电话,或直接拜访。你不会觉得难为情,对方也不会觉得突兀,双方都感觉自然而亲近。我想把这样的朋友叫做“远友”。
这个“远”字,一是指物理上的距离,此人可能与你并非居住于同城,相隔千里。也可能你们身在同城,但因为并不频繁联络,所以与每日照面的同事、24小时便利店的收银员相比,也显得远了。
生活在今天的城市中,人与人总要刻意保持些距离。有人说大城市相比小城镇少了些温度,多了分冷漠。现实是,在大城市求生活,房价高、消费高、人心也高,压力巨大。一个每天都要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的人,关上办公室门的那一时刻,只想赶快回到出租屋里洗个澡,去跟周公约会。如果说还有一些少得可怜的精力剩余,更多也只想找些伸手可得的娱乐项目,比如看看电视剧,刷刷朋友圈,哪里还有多余的温暖给予他人和世界?大城市的人需要心理建设,需要“微小而确定的幸福”来疗愈自己,实在难有精力维护与他人的关系。而小城镇的人朝九晚五,生活规律,下班路程短,还有时间和精力去市场买买菜,跟街坊拉拉家常,顺便问问当天的圆白菜哪家卖的最新鲜。如果想跟朋友会面,路途上花的时间、金钱成本都不高,可以常常见面,比大城市要方便很多。因此人与人之间更加热络,心理也更加容易得到满足。一切四平八稳,每日如沐春风。
一个长居上海的朋友说,她喜欢大城市的这种冷漠,有距离感,才有更多自己的空间。言外之意便是暗示旁人:您不用特别关注我,我自己能打理好自己的生活,况且我的生活也跟您没关系。细细琢磨她的话,倒也实在。她本身就不是一见面就跟人打成一片的人,多半只跟谈得来的朋友交往,倒也省去不少精力。这么说来,我和她一年到头也就见一次面,不过每次相谈甚欢,感情没有变淡薄,反而随着时间的流淌愈加深厚。细细一想,我们相识也来到了第十个年头。
我自己的几位“远友”,常常要一年甚至更久见一次面。因为面会的时间相隔较长,因而每次见面都会发现对方新的成长,增加了不少新鲜的感觉,也会借由对方身上的变化得到不少启发。因而眼前面对的,仿佛不是一位旧友,而是旧日的面孔和崭新的灵魂的结合体。因为相见的机会不多,因此每次也格外珍惜,总是想要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对方。最重要的是,即便时隔几百日后再相见,彼此都能以初心相待,这种情谊无关对方的身份、地位和财富,因此感情也日久弥新。
像我们这样的相处方式,也有其“副作用”。每当遇到困苦的情景,多半会选择自己解决。虽然一个电话就可以到达对方,但首先想到的是凭借自己的力量面对问题,实在没辙再跟对方倾诉。这样做的结果是,彼此不会常常因为琐碎的事给对方平添烦恼,同时逐渐有更大的能力去解决问题。这样的距离,这样的相处方式,反而让我们更加独立自主,于是每次见面,我们都会看到更丰富、更有力量的对方。渐渐地,我们交流的内容更多的不是指向具体的事件,而是对生活和人生的全盘思考。这样的交流不是为了仅仅解决某个微观的烦恼,更多是为了锻炼更加强健的精神状态。这应该是全世界最佳的“副作用”了吧。
今天的交友方式相比过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要归功于科技的进步。只要我愿意,打一个电话,发一个视频邀请,用几秒钟的时间就可以找到你。将时光退回到电话发明之前,如果我想念你,想要对你讲话,怎么办呢?我在北京,而你在南京、上海或是海南的某个岛屿,我就要提笔给你写一封信。我首先要在抽屉深处拿出我最喜欢的淡蓝色信纸,把最好用的那支钢笔吸上墨水,端正地坐在桌前,在阳光下写下我的心思。将思想落于笔头,将情绪落在纸上,总归要比口语更加精炼一些、优雅一些、言之有物一些。而那一封封友人的回信也成为旧日的人们心存温度的证明。
虽然今天的我们鲜有如此心境去提笔写一封信,但对待友人的心情却是一如既往:平日里不轻易打扰,忧愁时相互慰藉,成长后彼此分享。这样的友人像两条平行线,距离有时远些,有时近些。虽不会相交,却可能无限接近。
文/郁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