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人不利己的风险积聚

  • 来源:金融理财
  • 关键字:银行,存款,理财
  • 发布时间:2017-09-29 15:35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同样的道理,“收益率有多高,风险就有多高”。假理财案频出,不论是对于个人投资者,还是银行,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不容忽视的烂账

  关于银行的存款,众所周知。一般来说,银行的存款属于表内业务,受到严格的监管,不能够进入股市。然而,有些银行将这些存款装扮成各种各样的理财产品后,就绕过了监管成为表外业务,然后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参与二级市场的投资。对于个人来说,不受监管的理财产品,基本保障肯定行不通。而对于银行来说,如果到期不能正常兑付,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烂账。

  此外,关于银行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和买基金也是不同的。因为,无论是买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大家起码知道资金的投向,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以及买了多少比例。但是,银行的销售人员在向大家推销固定收益类产品时,一般都只会告诉大家预期收益率是多少,期限有多长。而对于资金的投资方向以及投资标的几乎不怎么提,即便有所提及也非常模糊。这时候,即便该理财产品有风险,作为投资者也无法了解。不知者无罪,但是不知者很容易亏损,不怕有风险,就怕不充分揭示风险。

  比如,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宝能投融资计划。当时投资的人大都是追求稳定收益的银行理财投资者。然而,就是因为没有明确告诉投资方向和投资标的,才导致自己的钱被投向了高风险的上市公司控股权的对赌都不知情,最后造成巨额亏损。

  即便能够如期兑付,这种信息不对称,最终造成的结果也是没有当初描述的那般美好,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跟他所拿到的收益基本都是严重不对称。

  比如,如果当初在销售人员的怂恿下,你糊里糊涂的以为买了固定收益类产品,事实上这部分钱其实是买了股票,涨了当然好,你赚到了钱,风险被遮盖了过去。反之,一旦跌的时候,就会遍地出问题,而且相当血腥。这时候,如果把你当初买的所谓的银行固定收益类产品掰开揉碎,知道了具体投资的底层资产是什么,即便捶胸顿足,也是悔之晚矣。

  庞氏风险积聚

  有些银行理财产品,表面上都是具体投向独立的理财产品,但实际上已经在悄无声息地变成资金池业务。一是因为期限错配:因为表面上是短期理财,事实上却是在做长期投资。

  还有银行的非保本产品。非保本产品的投向一般都是浮动收益的市场,每期投资的收益都会有高有低,但是有许多银行销售人员在给客户介绍时都会描述成有着固定的收益率,压根不提浮动二字。这两种情况,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就会形成资金池。

  对于投资风控严格的银行,影响稍小一点,但是如果风控没有做好,那么巨额亏空在所难免。关键的问题是,投资者根本不知道其中的真实状况。比如民生银行30亿的假理财案,投资者们并不清楚他们的资金并未用于约定的理财用途,而是被挪作他用了。

  现在这个事情是被爆料了,如果没有被爆出来,那么该理财产品正常兑付的手段一般就是“借新还旧”,就像庞氏骗局一样,不停地注入资金,然后用新投资人的钱付给旧投资人。

  关于庞氏骗局,在此再科普一下,庞氏骗局是对金融领域投资诈骗的称呼,金字塔骗局的始祖。很多非法的传销集团就是用这一招聚敛钱财的,这种骗术是一个名叫查尔斯·庞兹的投机商人“发明”的。庞氏骗局在中国又称“拆东墙补西墙”,“空手套白狼”。简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

  查尔斯·庞兹是一位生活在19、20世纪的意大利裔投机商,1903年移民到美国,1919年他开始策划一个阴谋,骗子向一个事实上子虚乌有的企业投资,许诺投资者将在三个月内得到40%的利润回报,然后,狡猾的庞兹把新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的人,以诱使更多的人上当。由于前期投资的人回报丰厚,庞兹成功地在七个月内吸引了三万名投资者,这场阴谋持续了一年之久,才让被利益冲昏头脑的人们清醒过来,后人称之为“庞氏骗局”。

  当然,银行本身没有这层意思,但是被利欲熏心的销售人员可没那么好识别。对于银行来说,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一旦该理财产品销售不佳,池中的钱无法覆盖需兑付的资金,风险就会集中爆发出来,那就是无法收拾残局。而投资者作为受害者,也只能自认倒霉。

  文/本刊记者 邵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