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变钱包,不只很美
-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手机,钱包,电子钱包,支付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1-24 13:05
手机?现代人离得了手机吗?当手机不在身边多少会有些心神不宁,成为每个人生活习惯的构成要件时,不得不承认,手机俨然成为你我的延伸之一,那么严丝合缝地嵌入日常生活。
从“2G时代”升级到“3G时代”,手机早已不再只是个通讯工具了,科学技术的革新再一次刷亮了人们的生活世界。当国人们忙乎着用“3G”手机上开心网偷偷菜、上微博发帖抑或转帖、查查股市行情之时,隔海相望的邻国日本,当地人却已经把手机当电子钱包(e-money)使用了五六个年头了,而现在以日本软银为首的移动支付企业正准备迎来无国界的支付时代。
在日本,虽然交通系统早已有了诸如SuiCa卡、Pasmo卡等来提供类似的移动支付服务,可以买饮料食物、报刊杂志等,但是这些功能都只能在非常有限的商店里使用。而EDY、Quicpay、Waon等只有支付功能,却不能用于交通出行。分门别类、功能各样的支付系统,仍然让消费者们感到头疼——每个人的钱包里不得不装上一大堆各种功能的卡片。
在这样的情况下,索尼成为了率先打破困局者。其开发出的FeliCa技术,原本为非接触式IC卡而开发出来的通信技术,通过非接触式IC卡由读写时送出的载波引导而供给电力,由载波的调变与卡片读写沟通,从而实现非接触式通信。香港的“八达通”成为了这项技术的首位受益者,紧接着新加坡的公交系统也采用了这项技术。FeliCa卓越的非接触式通讯功能和其小巧的设计,让日本最大的通信运营商DoCoMo看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前景——将FeliCa芯片植入手机,实现综合性的手机支付功能。这样既省去了手机用户发送短信或是WAP浏览等繁琐程序,也让用户在手机关机的状态下,仍可以完成支付业务。而且,由于手机有电源,还有很大的显示屏,能够随时随地查询支付情况与金额,用户一旦发现手机钱包里的钱不够了,可以通过移动网即时充值。可以说,该技术让移动支付技术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采用了FeliCa技术之后,DoCoMo迅速在日本的移动支付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2008年之前,DoCoMo在日本移动市场的份额一度高达50%以上。在目睹了DoCoMo的成功之后,软银移动和KDDI等日本其他大型电信运营商也纷纷开始采用FeliCa芯片,软银移动更是将移动支付的领域扩大到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软银移动株式会社移动支付业务企划室室长木下直树(KinoshitaI Naoki)说:“在Mobile FeliCa服务上,软银移动和KDDI虽然不像DoCoMo那样拥有自己独立的金融支付服务系统和固定的金融合作伙伴,但是软银却可以全方位向所有的金融业者开放,让几乎所有领域的人都可以享受到移动支付的便利。”
目前,软银移动的“Mobile FeliCa”技术平台对应了约30种移动支付服务,小到地铁的月票、车票、公交车的车票,大到飞机票、电子钱包、身份证明等都可以通过一部手机得以实现。“Mobile FeliCa”的普及,让日本手机用户拿着配备了移动支付(MobilePayment)功能的手机就可以行遍全国。全日本最大的卡拉OK点唱机公司Daiichi Kosho公司拥有多达15.5万的FeliCa手机会员。在每一个Big Echo的连锁卡拉OK吧里,消费者只需在点唱机上刷一下手机,便可即刻下载最喜欢的歌曲列表。
哪怕你记性差,出门总是忘带钱、银行卡、信用卡、公交卡和会员卡,有了这样的手机,大可不必担忧,确实省去了不少麻烦。当然,用户要享受这项业务带来的便利,必须事先为手机充值,且每次使用的最高限额度为470美元。
FeliCa的普及让集成性的移动支付功能在日本得以实现,但是,软银移动很快就发现FeliCa模式的缺陷。在日本,手机基本上是统一定制和统一采购的。即制造商按照运营商的订单进行生产,然后运营服务商统一采购再卖给渠道商,渠道商本身并不从生产商处进货。这意味着,购买手机的同时也就选择了运营服务商。内置FeliCa的手机里面通常还有一张USIM卡,FeliCa-chip由FeliCaNetworks公司管理,而非由软银来管理。FeliCa Networks公司主要由索尼和NTT DoCoMo控股,这两家公司的股份都接近50%。“在这种模式里面,软银其实不起什么作用,也没有什么获利。”木下直树告诉记者。而且,所有的这些功能又都只能在日本本土使用,有极大的地域局限性。
于是,软银移动在2007年开始进行NFC的客户体验测试。与FeliCa相比,NFC的生产并不是被一家垄断,很多厂商均可生产,从而有效地降低成本。再者,NFC卡由移动运营商(Mobile Operator)管理,而非全权由FeliCa Networks操作。
在澳大利亚,NFC可以支付停车费用;在法兰克福,NFC可以在所有公共交通系统中使用。英国运营商O2已经小范围试用了6个月,为500位伦敦市民提供诺基亚6131手机,内置Barclays的交通卡和支付卡,可以进行每次小于10英镑的消费。美国最大的10家银行、所有大通信运营商以及维萨和万事达卡商都在试用NFC支付功能。
“其实,这不仅对于软银,对于所有的移动支付厂商来说都充满了诱惑力。这意味着当你完成了机票的网上购买,便可将电子机票下载并储存到手机中在机场使用。但是目前的FeliCa卡只能用于日本国内航线。以后实现了商业化运作的NFC卡则很有可能同样应用于国际航线。在韩国、中国、美国或者欧洲都可以使用。”在木下直树看来,这才真正开始撬动了移动支付这个巨大的利益杠杆。
从FeliCa-chip进入NFC-chip,软银首先看重的市场就是有着近8亿手机用户和近4亿互联网用户的中国。木下直树用一句中国俗语来形容软银的中国策略——“近水楼台先得月”。
从2000年开始,软银在试水了中国电子商务、本土社交网站和在线游戏后,已经明确表示下一个目标将是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市场。不久前,软银还与中兴通讯宣布,将从2010年10月份到2011年3月31日,合作推出多达8款系列终端产品,其中就包括有移动支付功能的智能手机。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消费者也能使用到日本软银的移动支付功能,这也意味真正的无国界支付时代将真正到来。
……
从“2G时代”升级到“3G时代”,手机早已不再只是个通讯工具了,科学技术的革新再一次刷亮了人们的生活世界。当国人们忙乎着用“3G”手机上开心网偷偷菜、上微博发帖抑或转帖、查查股市行情之时,隔海相望的邻国日本,当地人却已经把手机当电子钱包(e-money)使用了五六个年头了,而现在以日本软银为首的移动支付企业正准备迎来无国界的支付时代。
在日本,虽然交通系统早已有了诸如SuiCa卡、Pasmo卡等来提供类似的移动支付服务,可以买饮料食物、报刊杂志等,但是这些功能都只能在非常有限的商店里使用。而EDY、Quicpay、Waon等只有支付功能,却不能用于交通出行。分门别类、功能各样的支付系统,仍然让消费者们感到头疼——每个人的钱包里不得不装上一大堆各种功能的卡片。
在这样的情况下,索尼成为了率先打破困局者。其开发出的FeliCa技术,原本为非接触式IC卡而开发出来的通信技术,通过非接触式IC卡由读写时送出的载波引导而供给电力,由载波的调变与卡片读写沟通,从而实现非接触式通信。香港的“八达通”成为了这项技术的首位受益者,紧接着新加坡的公交系统也采用了这项技术。FeliCa卓越的非接触式通讯功能和其小巧的设计,让日本最大的通信运营商DoCoMo看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前景——将FeliCa芯片植入手机,实现综合性的手机支付功能。这样既省去了手机用户发送短信或是WAP浏览等繁琐程序,也让用户在手机关机的状态下,仍可以完成支付业务。而且,由于手机有电源,还有很大的显示屏,能够随时随地查询支付情况与金额,用户一旦发现手机钱包里的钱不够了,可以通过移动网即时充值。可以说,该技术让移动支付技术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采用了FeliCa技术之后,DoCoMo迅速在日本的移动支付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2008年之前,DoCoMo在日本移动市场的份额一度高达50%以上。在目睹了DoCoMo的成功之后,软银移动和KDDI等日本其他大型电信运营商也纷纷开始采用FeliCa芯片,软银移动更是将移动支付的领域扩大到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软银移动株式会社移动支付业务企划室室长木下直树(KinoshitaI Naoki)说:“在Mobile FeliCa服务上,软银移动和KDDI虽然不像DoCoMo那样拥有自己独立的金融支付服务系统和固定的金融合作伙伴,但是软银却可以全方位向所有的金融业者开放,让几乎所有领域的人都可以享受到移动支付的便利。”
目前,软银移动的“Mobile FeliCa”技术平台对应了约30种移动支付服务,小到地铁的月票、车票、公交车的车票,大到飞机票、电子钱包、身份证明等都可以通过一部手机得以实现。“Mobile FeliCa”的普及,让日本手机用户拿着配备了移动支付(MobilePayment)功能的手机就可以行遍全国。全日本最大的卡拉OK点唱机公司Daiichi Kosho公司拥有多达15.5万的FeliCa手机会员。在每一个Big Echo的连锁卡拉OK吧里,消费者只需在点唱机上刷一下手机,便可即刻下载最喜欢的歌曲列表。
哪怕你记性差,出门总是忘带钱、银行卡、信用卡、公交卡和会员卡,有了这样的手机,大可不必担忧,确实省去了不少麻烦。当然,用户要享受这项业务带来的便利,必须事先为手机充值,且每次使用的最高限额度为470美元。
FeliCa的普及让集成性的移动支付功能在日本得以实现,但是,软银移动很快就发现FeliCa模式的缺陷。在日本,手机基本上是统一定制和统一采购的。即制造商按照运营商的订单进行生产,然后运营服务商统一采购再卖给渠道商,渠道商本身并不从生产商处进货。这意味着,购买手机的同时也就选择了运营服务商。内置FeliCa的手机里面通常还有一张USIM卡,FeliCa-chip由FeliCaNetworks公司管理,而非由软银来管理。FeliCa Networks公司主要由索尼和NTT DoCoMo控股,这两家公司的股份都接近50%。“在这种模式里面,软银其实不起什么作用,也没有什么获利。”木下直树告诉记者。而且,所有的这些功能又都只能在日本本土使用,有极大的地域局限性。
于是,软银移动在2007年开始进行NFC的客户体验测试。与FeliCa相比,NFC的生产并不是被一家垄断,很多厂商均可生产,从而有效地降低成本。再者,NFC卡由移动运营商(Mobile Operator)管理,而非全权由FeliCa Networks操作。
在澳大利亚,NFC可以支付停车费用;在法兰克福,NFC可以在所有公共交通系统中使用。英国运营商O2已经小范围试用了6个月,为500位伦敦市民提供诺基亚6131手机,内置Barclays的交通卡和支付卡,可以进行每次小于10英镑的消费。美国最大的10家银行、所有大通信运营商以及维萨和万事达卡商都在试用NFC支付功能。
“其实,这不仅对于软银,对于所有的移动支付厂商来说都充满了诱惑力。这意味着当你完成了机票的网上购买,便可将电子机票下载并储存到手机中在机场使用。但是目前的FeliCa卡只能用于日本国内航线。以后实现了商业化运作的NFC卡则很有可能同样应用于国际航线。在韩国、中国、美国或者欧洲都可以使用。”在木下直树看来,这才真正开始撬动了移动支付这个巨大的利益杠杆。
从FeliCa-chip进入NFC-chip,软银首先看重的市场就是有着近8亿手机用户和近4亿互联网用户的中国。木下直树用一句中国俗语来形容软银的中国策略——“近水楼台先得月”。
从2000年开始,软银在试水了中国电子商务、本土社交网站和在线游戏后,已经明确表示下一个目标将是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市场。不久前,软银还与中兴通讯宣布,将从2010年10月份到2011年3月31日,合作推出多达8款系列终端产品,其中就包括有移动支付功能的智能手机。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消费者也能使用到日本软银的移动支付功能,这也意味真正的无国界支付时代将真正到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