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军 我与动画的这点事儿

  • 来源:时尚北京
  • 关键字:孙立军,动画,兔侠传奇
  • 发布时间:2011-08-18 09:53
  在《兔侠传奇》全国公映后见到导演孙立军是在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的办公室里,一说起《兔侠传奇》,一说起中国动画的发展及未来,孙立军滔滔不绝地聊了快两个小时。他为中国的动画尽心尽力,《兔侠传奇》是他最爱的孩子,对于这颗掌上明珠,他甚至有些溺爱。

  究竟《兔侠传奇》如何诞生?中国的动画电影又如何发展?《时尚北京》带领读者走进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的内心世界。

  不让孩子做噩梦

  由于关心《兔侠传奇》的市场反馈,孙立军专门让自己的团队悄悄到全国各地的影院“卧底”。最让他高兴的一条“现场报告”是这样的:“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看《兔侠传奇》时一直大笑,笑到忍不住狂踢前面的座位。”

  在所有观众的反映中,孙立军最关心孩子们的反映。《兔侠传奇》从创作之初就处处以孩子们为中心,为他们考虑。“也有一些投资人曾经向我们建议,说想多加一些酷一点的画面,也就是暴力一点的镜头。我们不是不知道什么样的镜头更能刺激观众的视觉,多些酷一点的镜头就多几分票房保证。”在孙立军和他的学生的工作台上轻轻松松就可以画出最炫的暴力打斗,但是他们放弃了,“为了让孩子们不做噩梦,我们把很多更具视觉冲击的镜头舍弃掉了。这是电影人的道德,给孩子们的应该是好看、绿色、无污染的电影。”作为一名教师,孙立军对这样的责任更为看重,“孩子们不会分辨,你给他们什么他们都能接受,看到的就会以为是真的。给他们什么决定因素是我们这些创作者的道德水平,我们不能为了取悦一些大观众就让电影变了味,这样的中国电影也会丧失海外市场。”

  “我希望这部影片可以带来中国人的自信,让国人知道,我们自己也可以作出优秀的3D电影,带来中国文化的传承,尤其是中国刚刚发展的动画电影,更应该有责任从创意推广等,更为负责任。”孙立军说。

  正确对待孩子的“明星梦”

  电视上到处都是选秀节目,每天孩子们一起谈论最多的就是这些节目,有不少孩子希望能像节目中一样,通过选秀一夜成名,每年北影、中戏报名时,校门口人头攒动,有的家长甚至让孩子辍学去演电视中的一个小小角色,孩子的明星梦,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孙立军谈道:“作为老师,不反对学生参加社会上的一些活动,很有可能,学生因此星途灿烂。但学校一向不赞成任何影响学业的社会活动,包括选秀或拍片——可能图得一时光鲜,可到头来什么也没学到。电视选秀分出的状元、榜眼、探花,商业意义居多,活动主要是满足主办方、赞助商的利益,但它是否能考量选手声台形表的真正实力,很难说。10强、20强选手里也有唱歌跑调、舞技粗糙的,但被淘汰选手倒有很多才艺兼备的,观众的审美和主办方的价值取向也会影响选秀结果。人们都梦想着自已能够成功,能够在有限的短暂的生命里作一番光彩的表演,这是人的天性,本来就无可厚非。但如果天天只想着一夜成名或不劳而获,对于孩子本身来说,是一种悲哀,对于孩子的父母来说,也是一种伤害。”

  “艺术高校是培养艺术家的摇篮,他们是舞台上的佼佼者,但是拿不出真才实学的星,充其量只是流星。没有理由指责年轻人做明星梦,但是金钱的诱惑、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让不少人的心很浮躁。”孙立军强调,“参选选手保持平和心态很重要。不可否认,在影像文化熏陶下的80、90后一代,通过选秀,少数人得到了踏入文艺圈的机会,但都指望一夜成名是很不现实的。退一步而言,成功未必成名,成名也未必成功。文艺圈里有很多先例能够证明这点。艺术院校的学生参与选秀,更多是从业务上证明自己,贵在参与,重在收获。”

  多给年轻人机会

  孙立军提到最多的是他自己的孩子们——北京电影学院动画专业的学生和毕业生。为了《兔侠传奇》,这些可爱的年轻人推掉百万年薪工作的有之,推迟婚期的有之,放下孕育下一代计划的也有之,他们倾注在兔侠上的心血也让孙立军格外感动。孙立军认为,通过一部作品让本土的动画创作团队形成、进步、成熟,更坚定了一批年轻人投身中国动漫事业的决心,是最大的收获。2003年的《小兵张嘎》让当时参与创作的4位年轻人毕业后留校任职,成为北京电影学院青年动画教师骨干,这也是让孙立军一提起来就颇为骄傲的事情,他希望《兔侠传奇》的团队也能随着中国动画事业的发展,有更辉煌的未来。

  “现在我们国家有大约60万在校大学生学习动画,我们要做的是给中国动画一些机会,给这些年轻人多一些机会,而不是他们已经做得很好的时候还是不负责任地泼冷水!”孙立军言语间的殷切之情让身处教室里的我们动容。

  提升整体环境素质

  虽然孙立军一直在说中国的动画电影发展如何,但他也承认,我们与美国的差距,确实存在。“首先是大环境,中国的许多投资方,最头疼的就是盗版,那样不光会造成投资的失败,更让观众体会不了电影带给人们的震撼。第二就是创作团队的观念。中国承载很多压力,缺乏自己的个性。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天马行空般的舞蹈与戴着脚镣跳舞。第三就是从业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高。美国的电影工业化根深蒂固,而中国才短短的一二十年,很多地方都有待提高,只有工业化,才能形成标准化。”

  中国动漫如何发展,何时能够实现超越日韩的梦想?十年?二十年?孙立军的观点非常独特,“针对当前的动漫行业,国家提出的目标是用5-10年的时间,将中国打造成世界动漫强国,而我认为,完成这个目标仅需要3年的时间。”

  创意至上

  孙立军用“加工业”来形容中国动漫,他认为,中国动漫还没有真正形成一个“产业”,只有具备生产、销售和消费几个环节,使这些环节相匹配,要具有相当的规模,这才能够称为“产”和“业”。“来料加工”生产出来的作品严重缺乏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这就是超过95%的人喜欢国外动画片的主要原因。

  孙立军说“其实中国的动漫已经在起步了,但是任何事情没有一蹴而就的。我喜欢姚非拉的一句话:呐喊之后是要冲锋的。希望真正喜欢漫画并且支持中国动漫的人能够继续努力加油,继续支持中国动漫。”

  简约生活

  在孙立军的心中,一名优秀的导演应该是一个杂家。“要强调幽默,把人们不关注或者深奥难懂的东西通过通俗手段表现,让大家轻松理解。还要有广泛的爱好,更强的沟通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不能有自恋式的东西,停留在自己脑海中,要和同事同行随时分享。”

  “我看的第一部电影是《黄土地》,当时非常激动。”谈起自己与电影的结缘,孙立军还是记忆犹新:“当时我们就是艺术至上,纯粹的艺术的探索。正是因为这部电影,让我爱上了它,并且直到现在,原意用一生去奋斗。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纯艺术的电影已经不入主流,要艺术与商业并存,一部好的影篇没有好的故事以及形象是不行的,要给人真实、活生生的东西,我们要用视听语言讲述故事。人物要有性格,要强调戏剧性的结构,挖掘电影的魅力。”

  与其他导演不同,孙立军的作息时间异常规律,早晨6点起床,晚上10点睡觉。“虽然我是一名导演,但我更是一名老师,要对学生负责,要以最好的精神状态去带领学生进入电影的世界。每天早起,我会进行晨跑,一个小时的运动,我会理清很多思路,包括对昨天的总结、梳理今天要做的事情以及未来几天的规划,并随时观察周围的一举一动,看看会不会有有趣的事情发生,把它记录下来,说不定哪天的创作,就会应用。”

  孙立军的家就好像一个小小动物园,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养狗。“我有5条狗,除了一只泰迪,都是大型犬。在我压力非常大的时候,我会安静的和他们在一起。看着它们欢快的活动,我的心也会随之放松下来。与动物在一起是最轻松的,因为他们最真诚,不会有任何的欺骗。”

  文/本刊记者 阿杜 摄影/黄天罡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