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丽 让设计活起来

  • 来源:时尚北京
  • 关键字:金丽,设计,服装,打版师
  • 发布时间:2011-08-18 13:05
  金丽曾经和许多著名的设计师、品牌合作过,这里面就有我们所熟悉的吉芬、武学伟&武学凯和张肇达。如今她有一个自己的工作室,不仅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制版精英,更是让许多服装企业也从中收获良多。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服装打版师还是一个陌生的职业,甚至更多的人都只是知道服装设计师。诚然,一件服装的设计是极为重要的,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版型作为支撑,设计也不过就是图纸上的一抹颜色而已。

  “版师是一个中间环节,是将设计师的设计图实现成为一件衣服的中间过程,先将设计师的意图转化成样板,而后还会有样衣师把它做成成衣。现在在企业里版师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因为他是一个实现者。”最开始版师们都还只是在平面上画纸样,所有三维动态的服装都要在二维上有所展现,但渐渐立裁映入了人们的眼帘,人们发现只用通过三维的同步转换才能让衣服更好地切合人体,于是如今在版师的培训中立裁便作为了极为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走进金丽的工作室的时候,也可以看到各式各样尺码不一的人台,她说,平时她就是通过这些人台来教学或者帮企业制版的。

  作为中国服装业界数一数二的版师,金丽获得过不少荣誉。她不仅是首届《金龙杯》中国服装评比“最佳制版工艺奖”得主,更曾在2005年获得过《服装周刊》年度中国十佳纸样师之首的称号。在制版技术上,她可谓当仁不让。

  在看到金丽之初的时候,我就想起了我曾经看过的一篇关于一名在AlexanderMcQueen工作室的中国实习生的报道。众所周知这名遗憾离世的天才设计师总是会有一些天马行空怪诞的设计想法,而每每当他的灵感迸发于纸上的时候,却少有人可以将它转化成一件真实的服装。可一名来自中国的实习生却总是能将他的“灵光一闪”展现出来,于是也便获得了其工作室的正式邀约。每年AlexanderMcQueen高级定制时装秀上10到15件的主秀服装中总会有几乎一半是由这名叫做刘芳的中国女孩儿制作完成。实际这就是打版师的重要之处。如果说设计是一个盗梦空间,那么设计师就是梦境的创造者,而版师则是里面场景的规划者,帮助设计师完善着每一处细节。

  当一场服装秀下来,所有人都被舞台上的服装所吸引的时候,也许有绚烂的灯光,夺目的舞台效果作为辅助,却少有人注意细节的部分,而这些细节恰恰都是版师工作的体现。许多版师实际上本身也都拥有着极高的审美能力和对服装整体的把握能力,并且对面料、剪裁也都要精准的掌握,所以实际上好的版师有时候比一个好的设计师都要抢手。金丽说,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版师,在她看来至少也要有十年的沉淀。

  从业二十余年的她,如今对于常规服装的制作已经了然于心,但也依旧会满怀激情,尤其是在参与时装感较强的秀的时候。有那么几次经历让她感觉印象深刻。“在1999年和武学伟一起制作皮装之前对皮装比较陌生。当时比较流行皮装时装化,就是你用梭织的那种工艺和对版型的认识和皮装的结合,最后创作出一种虽然感觉皮装很硬挺但是又能做出一种很女性的感觉。做的时候,可能大家也没有去感觉到它的优势,只是把它做得比较到位。结果最后一个单款就能卖到三万件,这是出乎我们意料的,因为皮衣时装化被接受了。”除此之外,2006年制作羽绒服的经历也让她记忆犹新,“原来传统概念里对羽绒服感觉就是用来御寒,没有太多内涵,但当我真正踏入这个行业之后才发现其实里面有很多技术含量。首先对于绒的充绒量和品质的鉴定和使用就需要你去了解,不同的绒在衣服上呈现的不同的感觉都需要你去了解,又要体现出绒的质感又要展现其的功能性,这让我感觉是很有挑战,并且很有意思的。”

  也许是出于职业的习惯,金丽没事的时候总喜欢去逛逛商场,甚至如果看到谁穿了一个细节突出的衣服就会不自觉地跟着他走上很远,期间也会不断思考其中的皱褶是如何展现的,松量的增减是如何进行的,有时候连女儿也忍不住会提醒她注意一下。可是她就会笑笑说,这真的是不自觉的。

  其实她很高兴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版型的重要性,无论是服装企业、设计从业者还是消费者,多元化的市场让我们的眼光也越来越高。金丽说欧洲从小就会教育孩子如何进行服装搭配,而这却恰恰是我们所缺失的,也许等到30、40的时候才会真正培养出对服装的感觉,因此目前在国内市场这个年龄段的服装的版型要求也是最高的。而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未来版师的地位会越来越高,不再只是背后的英雄,也会被人们所逐渐熟悉、认识。

  文/本刊记者 沈亚欣 摄影/裴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