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尊重女司机

  在网上的汽车论坛混得久了,发现这世界上的司机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的“司机”,另一种是“女司机”。对!印象中没有“男司机”。关于普通司机的帖子铺天盖地,也是五花八门良莠不齐的。而标题里面有“女司机”三个字的帖子虽然不多,但内容总是那么丰富--有女司机在路上洋相出尽的视频,有轿车被老婆开坏了而发帖“吐槽”的,而跟帖的评论总是那么热情洋溢,争先恐后数落女司机的种种“雷人劣迹”:什么停车后溜下斜坡啦、掉个头花费大半天啦、撞坏车库门啦、手刹没松开就狂飙百里啦……

  论坛里的“女司机”是个贬义词。对于普通司机来说,“女司机”是个奇怪的物种。然而,笔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值三八国际妇女节。在这个特殊的节日,也许应该严肃认真地审视这个不怀好意的称谓。

  某些称谓,是从来不用“女”字做前缀的,比如护士、保育员,因为从事此类职业的以女性为绝大多数。加“女”字的称谓,往往因为相关行当以男性为主,女性很少,如女王、女兵、女将。奇怪的是,在每百人中私家车拥有量已经超过20辆的当代中国,在女性司机并不少见的今天,“司机”本不应该天然就是男性,但网上总是以“女司机”作为标题中的关键词。

  刻板印象的形成,有其必然性。有一些女士不擅长驾驶,留下的“笑柄”令人印象深刻。人们有了这样的记忆,之后再看到女司机,就难免做出先入为主的判断,女司机的群体形象由此受到摧残。还有一个原因恐怕更为关键。男性网民骨子里就有自我保护意识,为了获得性别优越感,也乐于强化、夸大一些女士在驾驶过程中的“劣迹”。

  的确,汽车论坛上的各种话题中,女司机的可笑“故事”往往就是可笑的“事故”。但这些事故之所以可笑,一来因为女主角总是一副笨拙的样子,二来也是因为这些事故往往是非常轻微的,不至于让人感到惨烈痛苦。比如,在停车场的磕碰;撞坏了自家车库门;对车身宽度判断不准,压着了小区的花花草草……更多的“故事”之所以可笑,是因为它们是纯粹的“故事”--无害无损而又生动曲折,值得与他人分享。比如,停车的时候转过来、掉过去,花费几十分钟,好不容易停了进去,却又开不出来;距离公路收费员的窗口太远,够不着通行磁卡,努力探出上半身,却又误踩了油门;高速公路上慢吞吞地蜗行,让后面一长串普通司机干着急……

  再看看普通司机的“故事”,也有很多是“事故”,而且往往是恶性事故,车毁人亡毫不鲜见。那些血迹斑斑的照片上,我看到的肇事司机几乎清一色是男性司机。其他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事故,也往往是普通司机所作所为。另外,如果你见到过酒后驾车、醉醺醺地上路的司机,有几个是女士?扣光12分垂头丧气参加学习班的,又有几个是女士?

  再看看自己身边,亲朋好友同事相知里面,平时开车的女士也不少。她们的车技也许不够娴熟、遇到突发情况也不一定就能做到沉重应对,但她们平时总是谨慎有加!我所在学校的一位女老师担心在市区违章,从没有开车去过市中心;另一位女老师,曾留学欧洲多年,算是见过大世面了,但两年来,家里的汽车仅用于接送孩子上下学和自己到学校上课,活动半径没有超过三公里!这两位女司机从没有给上海交通添堵、从未在高速公路上添乱,是不是值得那些三天两头出事故的普通司机们膜拜敬仰?

  普通司机能不能这样去揣摩这些女司机呢--她们的平衡感不佳,也许因为家人在心里的份量太重;她们不熟悉机械动力装置,也许因为双手在灶台上操劳的时间太长;她们转弯掉头不够灵活,也许因为带孩子的时候多,沾染了孩子的稚拙……

  中国的汽车保有量仍在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女士会成为女司机。她们开车,往往是为了家人、为了工作,而很少像某些普通司机那样追求速度、寻找刺激。她们也许不善于驾驶这种机器,却也不善于用它来大肆破坏、取人性命。不管是不是三八节,普通司机都应该尊重她们;路上幸遇女司机,也应该更为大度地礼让她们。

  文/杨鹏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