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是一名社交恐惧症患者
有10多年的时间,我深受社交恐惧的困扰。
我害怕打电话,不到万不得已,很少主动给亲戚朋友或领导同事打电话。每当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我就会如临大敌,心跳加速,需要很大的勇气才能将听筒拿起。
我害怕在公众场合发言。每逢开会需要发言时,能不说话就不说话,能少说就少说。不得不说时,往往是还未发言,就已如坐针毡,心跳加速,呼吸不畅,常常因为不知道说什么和怎么说而陷入词不达意甚至语无伦次的境地。
我是一名大学教师,每逢上公开课或领导不打招呼前来听课,经常紧张到双腿打颤、身体僵硬,下课后会胃疼很长时间。
那段时间,我的工作跌入低谷,甚至一度被“发配”去做自己最不喜欢也不擅长的工作。为此我苦恼了很长时间,后来痛定思痛,开始踏上漫长的自救之路。到图书馆找卡耐基的书、演讲的书、辩论的书、幽默的书去读;在网上搜索,看到有口才培训班,便立即交几千块钱去上;奔波于全国各地,强迫自己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和工作坊,接受心理专家的督导。
锲而不舍的学习和修炼,让我成了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完成了人生的蜕变和飞跃。
社交恐惧症是怎么回事
实际上,社交恐惧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有社交恐惧的人往往是内倾性格居多,这部分人长于自省,但往往有完美主义倾向。
谁在社交场合没感到过紧张和焦虑呢?只是一般人社交恐惧发生的频率、恐惧的程度、自主神经的症状没有那么严重,不太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但如果社交恐惧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工作,让自己无比痛苦又很难摆脱,就很可能已经发展成了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又称社交焦虑障碍、见人恐怖症,通俗地说就是害怕和人打交道,多在17~30岁期间发病。常见的恐惧对象是陌生人、异性、上司、权威人士等;此类人自我评价低并害怕批评,见人会有脸红、手抖、恶心或尿急等症状。
社交恐惧常常和一个人的童年经历或曾在社交场合受挫有关。面对过分严厉或专制的父母,孩子往往动辄得咎,却又不知道错在了哪里。久而久之,父母的要求和禁令内化为超我的一部分,不管走到哪里,潜意识中似乎总有一双甚至多双评判的眼睛盯着自己,一旦犯错,就会担心出现不良或灾难性的后果。越是如此,越容易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害怕出错——经常出错——社交受挫——自我惩罚——社交恐惧——回避退缩。反复的挫败强化了恐惧,社交就变成了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
有了社交恐惧怎么办
一般的社交恐惧不需要做特别的干预和治疗,但若想让自己在社交场合更受欢迎、提高影响力,不妨试试这些做法。
每天设定一个交谈的小目标。先从你身边可信任的人开始,享受谈话和交流的过程。之后,试着去认识你想认识的人,和更多的人交往。
鼓励自己参加聚会。给自己的最低要求就是出现在那里即可。下一次你可能就跟坐在旁边的陌生人交换了电话号码,这会是非常大的进步。
练习当众讲话。如果要当众讲话,可以提前列个讲话提纲,或提前排练一下。保持微笑,把每一次当众讲话当成一次历练和提高的机会。
接受自己的缺点。不苛求完美,允许自己出错。如果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大部分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人像我们那样在乎自己的表现。所以,即使说错了话或有点儿小失误,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学会知人自知。自知者明,知人者智。随着你自知、知人和知世能力的提高,因为担心在社交场合出丑而带来的恐惧就会自然削减。
提高沟通艺术。与人交往的能力不是天生的,不断学习沟通的艺术,比如如何打开话题、如何与他人拉近关系、如何赞美和批评、如何当众讲话等,你就会随着实力的增强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对如何调节自己和控制场面心中有数。你不仅不会再对社交感到恐惧,而且会体验到更多交往的快乐。
社会交往是需要成本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经济成本。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社交能力没有问题,或只是轻微的社交恐惧,并不影响生活和工作,你又不愿或不能付出太多的交往成本,那么,你完全可以享受当下,顺其自然。
(摘自《北京青年报》2013年8月20日)
邓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