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健康的心灵咋阳光下成长——浅谈当代班主任的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学生的生理已经提早成熟。但是一个健康的人格不仅是生理上的成熟,更应该有健康的心理。而当下许多学生心理非常脆弱,所以中学生心理健康是我们每一位中学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课题。

  在实际工作中,教师承担者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帮助、指导、关心、爱护等一系列职责,并且往往需要根据学生出现的具体问题,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看待和剖析,逐渐树立信心和决心,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和途径,从而有效地化解和解除自卑、孤傲、落后、消极、自私等各种各样的错误心理和思想倾向。因此,教师咨询的方法,以便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更好地发挥谈心的作用。

  现代初中学生一般年龄都在12~17岁之间,在家庭生活中是父母的宝贝,受到无微不至的关爱,在学校受到师长安排管束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内心独立的欲望越来越强。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表现出下面的一些现状。

  一、智力水平相对小学阶段进一步发展,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增强,思维活跃,喜欢变化,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但相当部分同学学习的自主性差,学习动力缺乏,学习表现懒散

  二、部分学生的理想和目标不够明确,他们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很强的上进心,但是在行动上明显表现出不够积极,自信心不足

  三、学生性意识有了显着的发展,早恋现象随年龄增加有上升趋势

  部学生认为,由于异性相互吸引,早恋可以使双方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究其原因,一是随着学生身体的成长和性生理的慢慢成熟,他们的性意识萌动和发展。他们正处在向往和接近异性期时期,他们对性的问题感到好奇,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对异性感兴趣,喜欢接触异性,倾向于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

  对此我有以下教学的建议;

  1.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激发人的潜能,鼓励和支持个性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更大程度上是一名向导和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而不是建立在学生被动与无知基础上的专断的权威。

  1.1 激发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力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进入初中后,学生在身体和心理等方面都已经具备了接受初中教育的条件。随着知识、经验、技能的不断丰富,他们已不同程度地产生了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感的要求,这正是对初中学生进行教育,促进他们身心发展的良好时机。在教学手段上也要张驰有度,每45分钟一节课,大部分学生注意集中时间大约20—25分钟,要适当给学生说的时间或作轻松调侃,学习时的愉快体验是激发学生学习潜力的动力。

  1.2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以学生为主体,优化课堂教学。新教材中,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能力与素质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思想。根据新教材的内容与要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人文素质,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倡“少而精”、“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同时注重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和技术的应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

  1.3 教学设计个性化、人性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因材施教,每个学生均有其缺点和特长,承认学生个体差异,设立个性化、人性化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模式,多设案例,多使用直观感性的教学语言导入主题,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想象、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信心和能力感。教师要注意多表扬、鼓励,培养学生自信心,鼓励基础好的更上一层楼,让基础差的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引导学生战胜自我,在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成不骄,败不馁,及时总结、提高。这样,能使学生更加自信,更加勇敢地面对各种困难,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2.创建团结和睦的班集体,为学生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教师既是班级的组织者又是班集体的成员,应与学生共同创造良好的班风。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班风建设的主体,认识到班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班风建设的具体任务和目标。教师可以开展班风问题的讨论,提高学生的认识,统一目标;同时可以开展自评、自控的形式,让同学们自己评分,相互监督。让学生就主动积极地开动脑筋、想办法、提建议;通过民主集中的办法创建团结和睦的班集体,营造良好向上的学习氛围。

  3.正确引导异性同学间的交往,减少早恋的消极影响。

  早恋现象禁而不止是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对早恋问题,宜疏不宜堵。要引导异性同学间正常适度的交往。正常适度的异性交往有积极意义:一是促进互补,健全人格。二是丰富感情。人际交往间的感情是丰富而微妙的,两性的感情特点是有差异,在异性交往中获得的感情交流和感受,往往是在同性朋友身上寻不到的。三是产生动力。由于“异性效应”,有异性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就得到了满足,彼此间就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愉悦感,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活动的积极性会更高,往往玩得更起劲,干得更出色。但必须教育学生要把握好异性交往尺度,学生年龄尚小,心理尚未成熟,过早涉足早恋很可能会给自己的身心带来伤害。

  总之,心理健康是中学生取得学习成功的坚实基础,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所以我们的广大中学生要让健康心灵与成长同行,以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眼前的学习生活和迎接未来的挑战。

  高慧玲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