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探析

  摘要:独立学院作为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在其发展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内部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的缺陷成因,并提出了促进学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设措施。

  关键词:独立学院 内部管理体制 运行机制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的发布,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尤其是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也为独立学院这一类型的高等院校提供了一个更加宽阔的发展道路。独立学院作为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尚存在着办学合作双方办学理念有所偏差,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不健全,教学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严重缺乏等现实问题。本文围绕独立学院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的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其缺陷成因,并提出促进学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措施,以期能够为其他相关院校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独立学院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现状分析

  近十几年的时间,独立学院迅猛发展,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已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从现阶段的办学实践来看,独立学院现行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存在着以下主要缺陷:

  1.独立管理机制落实不到位。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3】8号文件》)中明确指出:“独立学院应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实际中,由于独立学院的办学双方合作方式不同,办学模式也存在多元特点,部分学院未能实现上述独立要求。

  2.产权关系不明确。独立学院是国办高校和社会资本合作办学的民办机制运作的高校,现行很多独立学院在产权关系上存在着产权归属不清晰、法人权责不明确、产权保护不严格、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分离等弊端,致使学院成了各种利益的角逐场,从而制约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

  3.董事会管理体制不完善。教育部26号令规定,独立学院应该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现实中,这一制度的落实存在董事会结构不合理、董事会的职能脱位、董事会的职权越位等多种类型问题,如:一些独立学院的投资方控制着学院的话语权和决策权,干涉学院的运行与管理工作,从而影响学院的正常教育工作;有些独立学院的董事会未能履行其职责,基本办学条件配备不到位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将会危及独立学院的生存。

  4.内部运行管理体制机制不符合学院实际发展诉求。大多数独立学院在建校初期,都沿用了举办高校提供的公办高校管理模式,享受了母体高校已形成的办学优势和良好声誉。随着学院的发展壮大,尤其是受公办院校思维模式影响而形成的学院领导决策机制、教学科研机制、人事分配机制等诸多体制,逐步难以反映学院的发展诉求,致使学院的内部管理体制机制与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契合度不够,与公办高校的分离度不够,成为制约学院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健全独立学院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建议措施

  1.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学院发展基础

  培养为区域经济建设或行业发展服务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不仅是国家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政策导向,更是独立学院未来的办学方向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应用技术型大学有其自有的办学规律和教育体系,在办学定位与理念、人才培养理念、专业建设发展方向、教学目的与内容、教师素质要求、就业服务方向等方面与研究型大学均有所不同。独立学院必须创新办学理念与应用人才培养理念,建立突出独立学院“民”、“独”、“优”三字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走特色发展之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建立合理的独立学院产权制度

  要建立合理的独立学院产权制度,首先应该理顺独立学院办学合作双方的关系,举办方应在管理中使投资方取得一定经济回报,投资方不应以行政管理手段干扰独立学院的独立管理权益;二是明确独立学院法人权责,独立学院法人既具有实现学院经济效益的权力和责任,同时也具有实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最大化的权利和责任;三是保障实现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3.健全和完善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度

  独立学院董事会制度的探索和实践也是一个不断推进和深化的过程。在功能定位方面,董事会职责可以设计为提高学院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契合度的重要路径和协同载体;在运行机制方面,董事会应设立长效组织机构、建立规范决策程序和管理学院“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问题;在增强协同优势方面,独立学院可以依托董事会构建特色办学载体以及开展服务行业的文化传承和协同创新。

  4.科学设置学院内部管理制度

  独立学院要结合学院的办学实际,综合协调好经营管理与教育规律的关系,科学设置富有学院特色的现代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现代大学学生管理制度、现代大学人事管理制度、现代大学资产和财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建设举办方、投资方、教师、学生多方受益的行政运行机制,积淀出具有浓郁人文学术气息的校园文化,才能保证独立学院的健康稳定发展。

  5.拓宽视野,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

  学院的国际化办学经验及工作可以引领学院的发展方向。独立学院更应充分发展自身机制特点和优势,积极与国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与国外高校的深度合作,通过加强教师海外培训、积极引进人才、提高人才竞争力,开展国际交换生和国际交流项目等多种方式,逐步促进学院在国际化人才交流、学术交流方面形成鲜明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3】8号文件.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

  [2]教育部26号令.独立学院的设置与管理办法.

  [3]李维民著.民办教育的回顾与展望.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09).

  杨高峰 吕晓娴 李艳羽 朱新图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