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生教学听课效率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的听课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倾听思考的习惯。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师生情感交流,教师要积极运用评价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教学 听课策略 提高效率

  对于学生而言,课堂上认认真真听一堂课比课后自己学习很长时间都管用。尤其是数学课,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每逢上数学课,有些同学就不禁皱起眉头,心里七上八下不知该怎么样,越是心里无底就越没信心,始终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又很短,所以听课效果不理想,久而久之就对学好数学丧失信心。于是有些同学把学不好数学归咎于自己脑瓜子不灵,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很多数学较弱的同学并不笨,只不过是听课效率太低而已。如何提高他们的听课效率就成为当今课堂上最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教师充分信任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信任激励就是在学生产生心理自卑,对学习没有信心时,教师相信学生存在智能优势,只要这种优势得到发挥,每个学生都能学得好,只要方法得当,就没有跟不上的学生。在每位学生身上,教师都要看到他们的长处,找出他们行为中的闪光点,哪怕是细微的优点。试题分析错了,结果计算错了,教师先表扬他不怕错的精神,再对他说:“下次还请你,老师相信你能成功。”在“下次”之前,教师为他创造成功的条件,那么,相信他的“下次”总会有进步的。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的实践告诉人们,学生能否持之以恒地学习,与教师的信任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当学生站起来不能流利的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投去一个期待的目光,说一句信任的话语,帮助他成功一次,那么,他在课堂上发言的水平会更高,学习能力会更强。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送去一个信任,在每位学生的心底里种下一颗自信的种子,促使他们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倾听思考习惯

  有时我们总抱怨学生课上不认真听讲,却没想到去找其根源。恰恰是我们教师自己忽略了对学生的倾听习惯的培养。而“认真倾听”这个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很多时间和途径培养而成的。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尤其注重学生良好习惯地培养,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学会倾听,不单单使用双耳倾听,更要用心去倾听,边听边思考。倾听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循序渐进,反复训练。在小组合作中强化倾听的训练,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设计一些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安排有效的训练,以便发挥小组这个主阵地,以此来强化学生倾听的方法,只有我们不断训练学生“倾听”,学生才能拥有“倾听的能力”,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倾听”这门法宝。

  三、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注重师生情感交流

  教师在课堂上面带笑容,其欢乐的情绪会感染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是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以真诚的笑容面对每一个孩子,是师生情感得以交流,让每一个孩子都以良好的心态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学习之中。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也应多多给予鼓励,使他们有信心学得好。经常给予学生赞扬,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也能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四、教师运用评价机制,激励学生主动参与

  激励是对人的动机的一种激发,是对人的主动性,积极性的调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不断受到正确激励,他会对自己形成一种渴望心理,渴望自己会成功,于是就会努力追求成功,这正好符合了学生渴望成功被人肯定的心理需求。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很注重对学生的激励,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总是给予肯定的评价,从多个角度找出其闪光点给予肯定。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在教师的不断肯定中逐渐产生了对学习知识、探索奥秘的兴趣,并在浓厚兴趣推动下进行学习活动的深入。一但到达成功,取得一定成绩时,就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喜悦感、成就感,促进学习兴趣的深化和丰富,并会产生新的学习需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数学教学时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互相沟通的过程,充满师生之间教学交流和信息转换,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过程就难以畅通,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积极的展开思维活动,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是极有益的。数学中每个概念的建立,公式定理的揭示及知识的应有,都贯穿着人类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充满着人类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启蒙、引导学生亲自参与与这些创造性活动过程,以达到开发智力和能力,提高创新思维的品质,增强创新能力的目的。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媒体产生的信息传递,通过声、光达到交流效果。在交流中,学生各种感官都被调动起来,呈现出全身心投入学习的最佳状态,根据教学目标,将多种媒体组合起来,使视、听感官接受的情感知识信息与抽象文字信息结合起来,互为补充,再配合实物、板书、讲述进行优化组合,使知识信息在教学动态的系统中顺畅的传递。而学生在合理而活跃的信息传递中积极参与,主动获取知识,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的听课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是当今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佳途径。

  祁跃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