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新时期美术教育的基石

  摘要:如何提升学生美术方面的素质教育,如何才能体现这些价值之是当前首要思考的问题。“ 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鲁迅曾经这样说过。“ 一木一石” 的积累正是我们的当务之急。从“ 一木一石” 中做好我们能做的,做好我们该做的;从“ 一木一石” 中发现学生,给学生机会,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关键词:兴趣 自身素质 现代教学环境 评价观

  素质教育最根本的要求是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新时期下美术课程具有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形成人文素养、激发创新精神等价值。如何提升学生美术方面的素质教育,如何才能体现这些价值之是当前首要思考的问题。“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鲁迅曾经这样说过。“一木一石”的积累正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它需要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

  一、从细小处发现学生的需要,激发其创造力

  我们都知道一个简单的道理:学生是我们工作的主体,只有了解了学生,我们的课堂才会真正“有血有肉”,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任何事情做好的前提条件都是兴趣。在教学中我发现,让学生主动参与比被动接受效果要强百倍。发现学生的兴趣点是教师要提前做的功课。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指引新课,还是学习新知识,要善于利用教材上有关教学内容的特点,创设具体情景,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条件。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要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会学”就是要使学生掌握读书、思考、分析、运用等具体的学法。这种培养学法的方法也是学生创造力的充分展现。

  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自己上网查资料,了解作品背景,作者,历史等方法。首先让学生完成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上课时还可以设计一些拓展题,让学生主动思考。俄国教育家乌身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了解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有了学习兴趣,那么课堂教学可以说就成功了一半。

  二、教师要转变观念,提升自身素养

  素质教育,其真正的内涵,乃是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教师为中心的导向早已落伍陈旧,教学方向要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学生培养也要由培养经验型人才向培养创造型人才转变。所以,有句话说得好,教师有一江水,学生才能取一瓢精华饮。如果教师自身素质不提高,不是不断进步、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学生就得不到新鲜血液。

  比如说:我经常在课堂或课下受到学生的提问。因为是美术课,所以学生的提问也不拘一格,不是规整的几何图形,而是多边形的思考方式。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完善自己,不光学习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与美术有关或看似无关却实际上却有一定关联的扩展知识。只有通过这样机动灵活地方式,学生才能从老师的博学中感受到艺术的美。

  三、创造现代教学环境的迫切性

  近几年来我们国家也非常重视美术教育,但许多学校的硬件配备并不理想。比如说:美术鉴赏课,是直观性最强的课程。我们在上课时发现,有些课本经过几次印刷,色彩效果变差,色相产生偏差,画面不够清晰,图片又不多,很难引起学生的美感。所以引发学生兴趣也只是一句空谈。所以,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非常有必要。通过找资料,如画册、光盘、通过网络下载等途径,制作成课件形式。它的授课效果就大不相同了。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有条件可以让学生直接参与其中,帮忙制作。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大量的资料带来的是直观的感受,直观的认知。古人有这样一句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四、课堂练习的设计要突出素质教育的特点

  要我想这部分教师要费些心思了。让学生把完成任务当成一种乐事、趣事来完成,这样一来,通过练习,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运用知识的能力,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对于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有目的地、针对性,数量上要少、要精,注意灵活性、层次性,难易也要有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要改变传统的作业方式和内容。

  五、引入新的评价观

  在我们的观念中,考试一直是最常用的评价方式。其实,评价是以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方式。成绩好就是优等学生,成绩不好就是劣等生。这种单纯拿考试来评定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做法已不符合现在的教育理念。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变了,与此紧密相连的评价方式也发生了变革。

  比如山美版美术鉴赏教材在每个单元后都有一个评价表。而且分A、B两个层次,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评价,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评价。在这张评价表中,对学生能力水平高低的评价不再是在作业本上打一个等级来表述了。而是学生通过学习真正理解了多少,体会出多少。我们还可以把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纳入评价的范畴。此外,评价内容还可以加入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等各方面的评价,有助于学生智商、情商同时发展。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细小变化,及时作出反馈,帮助学生不断进步。另外,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老师可以创造各种情境来表达评价,给评价一个多元化的方式,这样的评价结果才是我们想要的。

  以往美术课只是作为一种副科,一种兴趣。在以往教学中就算是最好的班级也会有学生对美术课持可有可无的态度,这实在是打击了老师上课的积极性。上课做其它作业,学其它功课的现象屡见不鲜。可就在山东省实施了新课程改革之后,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就以往的学习兴趣而言是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也使我感到作为一名美术教师的责任和荣耀。

  不可否认,推进素质教育不可能立竿见影,需要不断地完善。从“一木一石”中做好我们能做的,做好我们该做的;从“一木一石”中发现学生,给学生机会,是教师的职责所在。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这样做将使学生一生受益。真正使新课程里的美术课做到启美、启智、启德、启信。

  参考文献

  [1] 列·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 《通过艺术的教育》上海美术出版社

  [4] 《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付鸾鸾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