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领导干部的素养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高校,领导干部,素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1-24 09:44
高校领导干部是指在高校中承担计划组织、指挥、管理和协调等领导职能的人。所谓高校领导干部的素养,是指高校领导者在领导学校各项工作的动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素养和能力的综合,这是其在先天禀赋基础上经由后天的学习、工作和实践过程而获得的德、才、学、识、体等方面的综合。在新形势下,随着高校从传统型管理向科学型管理转变、从大学行政科层管理体制向大学岗位职员管理体制转变、从大学传统的治理结构向大学现代的法人治理结构转变的转变,整个社会对高校领导干部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高校领导者素质的主要内容
1.政治思想素质。政治思想素质是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体现,表现为一定的政治理想、政治觉悟以及对社会政治问题和本职工作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政治思想素质对高校领导者的工作态度、精神状态起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是高校领导者素质的灵魂,对其它素质起着统领作用。
2.专业素质。专业素质表现为领导者的专业技术或专门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在工作实践过程中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是高校领导者区别于普通工作人员的重要区别。专业素质决定着领导者处理专业技术问题或专门的业务问题的效能和效率,是职业素质构成中的重点,其它素质大多要通过专业技能的运用展现出来。
3.文化素质。文化素质表现为高校领导者的文化程度和文化水平,是高校领导者素质的基础。提高文化素质对提高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有直接影响。文化素质的具体内容为:一定的受教育程度;合理的经济、政治、法律、管理及组织领导方面的知识结构;较为完备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一定的文化素质是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高校现代管理干部应有的专业知识范围。
4.管理素质。管理素质表现为高校领导者的能力素质。管理素质决定高校领导干部的计划、组织、控制、指挥、协调等管理效果,管理本身也是一种专业,其中高校中负有领导职责、人事职责的领导者要求具备较强的管理素质。随着“人本管理”理念的盛行,高校领导的的管理素质既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也使自身的理论范围得到丰富与发展。
5.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指领导者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方面表现出来的根本特点,是领导者进行领导活动的心理基础,它对领导者行为起到调节作用。心理素质影响到行政领导者的需要、动机和行为方式。心理素质和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素质有一定关系,政治水平高、文化修养好的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稳定自己的情绪,逐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6.身体素质。身体素质表现为领导者的性别、年龄、体质和机体反应能力等等。身体素质决定行政工作人员所能从事的工作长度和工作强度,决定他们对不同的工作环境、工作岗位、工作条件的适应性。身体素质是高校领导者其他素质赖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物质载体,是其领导活动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在身体素质方面,领导者需要具备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健康能力和健康体魄。
二、高校领导者素质的特点
1.综合性。高校领导者的素质是互相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政治思想素质是灵魂,专业素质是重点,文化素质是基础,身体心理素质是载体。这些素质构成高校领导者的综合素质,在高校领导活动过程中又集中表现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评价一个高校领导者的素质时要统筹考虑,做到公正合理。
2.层次性。从高校领导者所处的角色地位来看,不同层次的领导者对本质的要求也各不相同。高层领导者是大政方针、战略策略和发展方向的制定者,要求具备战略眼光;中层领导者是大政方针、战略决策执行者和指挥者,具备在复杂的环境中的洞察力、思考力、判断力和执行力;基层管理层则是上级方针政策最详细的执行者,精通本部门业务、通晓专业技能。
3.动态性。领导素质和修养是个动态过程,随着社会形态发展和自身实践活动不断发生变化,其自身素质和修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要求高校领导者永不满足现状,如果一旦陶醉于现有的素质和成就,则落后和淘汰就会结伴而来。
三、高校领导者素质的培养途径
1.加强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一要学习有关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等一般基础知识。二要要学习和掌握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管理理论和领导科学。三要学习现代科技知识,把握当今高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借鉴有益的经验,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在学习途径上,要把在校学习、专业培训、业余自学结合起来。同时制定好学习计划,研究学习方法,总结学习经验,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积极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一,深切基层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素材,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二,主动承担各项工作任务,锻炼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其三,加强教育教学、学生工作、后勤服务等日常管理工作,可提高综合管理和灵活应变能力;其四,勇于改革,取得成功经验后,再加以推广,提高综合创新能力。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轮回往复,就能使领导者的感性认识升华成系统理论,再用来指导实践,推动政领导者素质的提高。
3.注重技巧,提升领导艺术。领导艺术体现在运用权力、处理人际关系和工作方法等方方面面。在运用权力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客观无私,要善于使用说服和奖赏的方式,要善于授权和放权;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在方法上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对待上级重要的是争取支持,对待同级重要的是配合协调,对待下级要做到主动与下属交流思想,谈心交心;在工作方法上要忠于职守,依法行政,爱民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才能使领导效能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结语
综上,高校领导者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以政治素质为核心,专业和文化素质为基础,以心理和身体素质为保障,端正态度、转变观念、加强自我修养,完善多种途径和方法,才能达到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目标,顺应时代发展和高校管理的要求,从而使高校从外延发展理性回归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上来,实现高校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和深刻变革。
徐有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