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优质劳动力 加快农业产业化

  •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
  • 关键字:劳动力,农业,产业化
  • 发布时间:2015-02-03 08:32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4)12-0054-01

  当前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存在着大规模的劳动力外流情况。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的农民工数量已达26261万人,同比增长3.9%。这些人主要集中涌向我国的东部发达地区的城市务工,农民工群体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一、农村优质劳动力大量流出的主要影响和原因

  农民工外出打工的多为农村的青壮年,加上农村地区的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尚不完善,留守的劳动力无论是知识能力还是所创造的生产力水平较流出的劳动力相比都有明显的不及,并且这种优质劳动力涌出导致了能使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资金、知识、人才等大量流失,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

  二元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工业部门的资本积累和不断扩张,不断吸取来自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促进边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国自建国以来,工业一直被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在现有条件下出现三个净流出:即土地价值净流出、农村资金净流出和优秀劳动力净流出,使农业发展的支撑条件日益弱化,这就使得我国改造传统农业的速度和效益大打折扣。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严重制约着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国家注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

  在国家工业进行大举建设的初期,忽视了农业在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致使农产品在内长期短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后我国农业的发展。事实上,当代中国整个工业体系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工业与农业间的“剪刀差”政策。一方面国家向工业部门注入的资金远远高于注入农业的资金,另一方面,在再分配过程中,国家又抽取农业资金注入工业,使得农业的发展在长期内停滞不前,影响了农民的务农积极性。

  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

  刘易斯认为:“无论是什么原因,城乡收入的巨大差别其结果必然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空前地涌流,且大大超过城市的吸收能力。”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导致了城乡产品存在着严重的价值差。农村农业生产活动的收益逐步减少,全国种植业产品成本利润率已从1995年79.68%下降到了2011年31.7%,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2012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3.10:1,这虽是近十年来的最低值,但差距仍然巨大。

  4.现代农业模式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

  现代农业广泛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运用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加强,造就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激增。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的剩余劳动力逐年增长,据学者估算,我国农村地区已存在着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且这一部分的剩余劳动力处理不当会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二、农业产业化

  1.农业产业化的定义

  在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当中,“龙头企业带动型”一直是其中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即以经济实体为龙头,以经营机制为纽带,以经济合同或股份制形式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经济联合体。公司向农户提供生产资料、资金、技术等原材料,农户通过向公司提供劳动产品获得利益。

  2.农业产业化的主要优点

  2.1 有利于提高农产品价格。农业产业化使得原本分散的农民家庭生产经营由一个主导产业联系在了一起,与单个农户进行生产相比,农业产业化可大大提升农产品在市场上抵御风险的能力,保证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提升农民收入。

  2.2 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当农业化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工业与农业相结合的产业链形成,则能促使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农产品销售业、农业科技等部门会逐渐产生,并形成相对集中的发展趋势。

  2.3 有利于土地的管理和解决就业。政府可以通过向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的方式,在每年支付相应补偿金的同时承诺进行相应的利润分红,政府通过统筹的经营战略规划,根据不同土地的土质情况,分析市场需求,具体地制定不同区域的种植产品以及相应的种植规模。在保证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农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3.进行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农业产业化从总体上讲发展势头良好,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步伐,农业部也于2011年设立了首批76个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作为全国学习的标兵和楷模,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到,现阶段我国推行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政府应保证职能规范,加强政策扶植力度

  对于农业投入的回报是一个漫长而充满风险的过程,政府的政策引导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有些地方政府盲目设立农业产业化的高指标,蜂拥而上,不顾实际情况。政府应当在重视有关政策的前提之下,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与发展农村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制定具体方案,设立发展目标,保证组织实施,让农业产业化真正起到相应的发展农业和富民的作用。

  3.2 加大龙头产业扶植力度

  农业产业化想要发展的好,关键还是在于龙头企业的做大做强。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其中的龙头产业无论从规模还是效益上讲,都不够突出。国家对于龙头企业有着相应的规定,对此,应当立足当地优势,从优势资源入手,努力培育龙头企业的规模和效益,保证龙头企业真正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

  3.3 加大发展落后地区投入

  农业产业化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农民富起来,让农业发展起来,所以不仅仅是发达地区才有的,更应该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当推行的。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三次调查显示,全国不同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呈现由东到西递减的趋势。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重点扶植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落实农业产业化总体规划,实现全国农业均衡发展,让农民真正富起来。

  文/王春雩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