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皱胃移位的诊治

  •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
  • 关键字:奶牛,皱胃移位,诊治
  • 发布时间:2015-02-03 09:58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4)12-0246-01

  2013年1月下旬,一户奶牛养殖户一头5岁的奶牛在分娩7天后,呈现食欲减退,拒食精料和多汁饲料,只吃些干草,渐进性消瘦,产奶量明显下降的症状。

  一、诊断要点

  经临床检查:奶牛生产第三胎,以前产奶量高,现奶牛体温、呼吸、脉搏正常,瘤胃蠕动减弱,便秘,粪便量少,病牛呈现消化机能紊乱,在左侧最后三个肋骨与肋软骨结合区采用叩诊和听诊相结合的方法,能听到一种明显而高朗的钢管回响音,这是皱胃移位的特征症状,为该病临床诊断的一个重要依据。

  二、治疗措施

  本例采用了手术疗法。保守疗法(中药和翻滚治疗)效果不佳,复发率高,手术整复,效果很好,对奶牛无后遗症,手术的设备和难度都不大,在一般条件下都能进行。手术整复采用两侧手术经路,现将其操作方法简述如下。

  1.将病牛牵入保定栏内站立保定。在左右侧腹肋部(手术部位)剪毛,彻底清洗,作常规消毒。

  2.准备60ml的3%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分三个注射点进行腰旁神经干传导麻醉(麻醉第13胸神经和第1、2腰神经)和腹壁术部浸润麻醉。

  3.左侧腹肋部用消毒好的手术刀切开,术者手和手臂从切口进入腹腔探查,在左腹壁与瘤胃之间触摸到左移的皱胃,也就确诊了该病。

  4.后在右侧、较左侧术部稍下的腹肋部切开至腹腔,然后术者和助手的手从两侧切口进入腹腔,左侧助手将皱胃向下按压送至腹底部,右侧术者在腹底部辨明是助手按压过来的皱胃后,即握住皱胃轻轻地向右侧提拉,在俩人的相互配合下,使左移的皱胃回复到右侧的正常解剖位置。

  5.右侧术者在助手的配合下,在皱胃大弯曲分三处将腹壁肌层和皱胃壁浆膜进行缝合,注意要用10号缝线去缝合呈钮扣状,固定在离创缘前的腹壁内层肌肉上。

  6.自内向外逐层清理左右俩侧创口后,青霉素均匀撒布,腹壁各层按常规缝合。术后用抗生素治疗7天,奶牛痊愈。

  术后护理:术后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病牛体及周围环境的干燥、卫生,喂给易消化且富含各种维生素的优质饲料,给足饮水,每天坚持用5%碘酒涂抹伤口两次。

  三、小结

  1.奶牛皱胃移位诊断比较困难,在临床上只要初步诊断是奶牛皱胃移位,就要采用剖腹探查,近早确诊,随后进行手术整复和固定,正确的对病因病史进行分析,了解该病的主要特征及症状,就能对其作出初步诊断,再进一步剖腹探查则可确诊,就能获得成功,挽救患畜生命。

  2.关于皱胃移位的治疗方法很多,如翻滚法、药物疗法、手术疗法等,但临床实践中手术疗法最佳,它既可探查确诊,又可直接将皱胃整复、固定治疗,成功率高且不复发,术后奶牛仍能保持其高产性能和正常的生殖机能。

  3.手术过程中应严格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还纳皱胃时,力度应适当,如遇久病已粘连或胀气者,应先行剥离和放气后再送复,在手术前应做好准备工作:补液、强心、镇静、补充能量物质、纠正酸碱平衡、抗菌等措施,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康复是很必要的。

  4.复位和固定是治疗皱胃移位的两大关键环节,缺一不可,固定皱胃一般有两种:一是在腹壁上将大网膜固定,二是在腹壁上将皱胃壁固定,方法不同,其优缺点也各不相同,做过改进的固定方法,整复后全层腹壁上没有皱胃的固定,而是在腹壁切口前缘的内层肌肉上固定,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这是从多次实践中得出的结果,避免感染和将损失减少到最低这是其的优点,如果术后没有任何异常,那么就达到了完全治愈的目的。

  5.该病为因素性疾病,消除发病诱因能预防此病的发生,预防该病的关键是科学合理配搭精料喂量,加强奶牛的运动。

  文/袁彪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