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市农广校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项目调研报告

  •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
  • 关键字:农业,新疆,劳动力,阳光工程
  • 发布时间:2015-02-03 10:22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4)12-0296-01

  随着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数量大幅度减少,加之耕地面积也在日渐递减,使得农村富余劳动力急剧增加,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成为必然选择。但是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大,与企业用工需求方面存在结构性矛盾,要真正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的大转移,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供需矛盾,才能最终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再就业,促进农村工业化进程。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阿克苏市基本情况

  阿克苏市位于新疆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塔里木河上游,因水得名,维吾尔语意为“白水城”,是一个新兴的环保型生态城市,也是龟兹文化和多浪文化的发源地,素有“塞外江南”、“歌舞之乡”、“瓜果之乡”之美誉,是阿克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兵团农一师师部所在地。阿克苏市气候宜人,水土光热资源得天独厚,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生产基地,红枣、核桃、红富士苹果、香梨等特色果品在区内外享有盛誉,是新疆名副其实的“粮仓”、“棉海”和“果园”。

  二、当前我市农村劳动力基本现状

  全市耕地面积126万亩,人均耕地面积4.1亩,森林面积70万亩,草场面积403万亩,全年可以放牧。针对这种现状,近两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农业部门按照自治区农业厅的统一部署,与教育、科技、扶贫开发等单位密切配合,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帮助一大批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找到新的就业岗位,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三、阿克苏市农广校基本情况

  2003年,阿克苏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阿克苏市农广校成立了“阿克苏市农牧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当年挂牌,并开展培训工作。2004年,阿克苏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阿克苏市农广校成立了“阿克苏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当年挂牌,并开展了农民技能培训工作,在阿克苏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阿克苏市农广校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圆满的完成了培训工作。通过2008年中央校办学水平评估,我校列入A级学校.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四年以来,示范性培训任务2803人,共培训农民2803人。其中,机防手218名,沼气生产工252名,乡村建筑工匠160名;乡村旅游服务员100名,村级动物防疫员50名,肥料配方师200人、农业专项技术902、病虫专业防治员350人、设施农业20,农产品加工50名。分别输送到各乡镇,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赞赏。

  五、主要成效

  1.加强组织领导。为了确保阳光工程项目在我市顺利实施,我校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领导小组,设立了“阳光工程”办公室,除办公室主任外,还有两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阳光工程日常工作。为了加强管理工作,市阳光工程办公室针对今年新培训情况,制订了管理办法、转移培训实施方案、培训教学大纲。要求各培训基地按“方案”进行实施,按教学大纲组织培训。

  2.严格按“五项制度”来管理“阳光工程”项目。所谓“五项制度”:一是公示制度,二是第一节课(三堂课)制度;三是台帐登记制度;四是培训工作月报制度;五是检查验收责任制度。通过规范管理,本项目的培训教材。

  3.大力宣传阳光工程政策。为了提高群众对外出务工的认识,消除他们的胆怯心理以及受传统思想影响而形成的歪曲心理,我们利用电视、广播等宣传媒体开办专题节目,组织职工进村入户,采取印发宣传资料、设点咨询、召开村民大会等形式,使农民群众看得清、听得见,从更深层次了解和掌握劳动力转移培训基本情况,确保了培训任务的完成。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培训管理。一是制定培训计划。为了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取得成效,我校阳光办制定下发了“阳光工程”项目培训实施方案,培训计划,并结合我校的实际建立健全了《教学管理制度》、《学员管理制度》、《授课教师职责》等多项制度,制定了课程培训日程表。二是落实培训内容。根据目前市场上对各类技能人才的需求和我市农民自身的特点,我们确定开设了机防手、沼气生产工、乡村建筑工匠、设施农业,并在去年编写的《乡村抗震房规划、施工,农药安全使用技术,沼气综合利用技术,果树病虫害防治、果树修剪和嫁接技术》等相关教材,进行了翻印发给参训人员,并从新华书店购回了相关教材。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培训队伍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前提。目前我校教师数量不多。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鼓励教师自学和组织培训、定期开展教学研讨等方法提高他们的素质。

  5.严格项目管理。一是管理人员经常深入培训单位检查督导,对学校依规按程序管理。对学员跟踪调研。二是培训单位对学员培训实行“第一节课制度”,宣讲农民进城务工基本法律知识和基本生活。对转移上岗的学员实行跟踪管理,与他们保持经常联系,及时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6.多方争取阳光工程配套经费。一是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为了提高培训转移效果,我们组织人员多方考察和收集信息,根据我市农民学员文化水平比较低、培训时间较短、培训内容实用、学了就要在转移就业时发挥作用的特点和用工单位具体要求,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以提高培训效果。二是面授辅导与电化教学相结合。发挥录像教学的直观性和录音教学的便捷性。三是课堂讲授与现场操作相结合。除了在课堂上详细讲授理论知识外,组织学员实践,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实践技能的培养上,采取一听,二看,三动手,增强了培训的实用性。

  7.规范管理补助经费。我们采取补助退还培训人员方式,给培训人员购买实践操作时使用的培训工具和专业相关图书资料,培训时餐免费、资料免费安排等,提高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通过此次调研,我校较好地完成了所承担的阳光工程项目任务,但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师资队伍的实操专业员素质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下乡领导的支持不足。

  今后我们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善各种制度,提高培训条件,使我校阳光工程取得喜人成绩。

  市农广校在培训工作中能认真总结经验,及时报送培训进展情况;一项工作结束后按时向上级报送工作总结,同时积极宣传我们的工作经验和作法,在中国远程教育网站和阿克苏农业信息网上各刊登了一篇共三篇阳光工程培训相关报道。

  文/阿依努尔·毛拉麦提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