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4)12-0281-01

  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是一种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10-30日龄仔猪多发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症状主要以排泄灰白色、腥臭、糊状粪便为特征。该病死亡率较低,但流行范围很广,该病死亡率虽然低,但耐过仔猪却存在生长滞缓,饲料报酬率降低等问题,严重影响经济效益。在集约化规模化养殖越发发展的情况下,仔猪腹泻始终是困扰养猪业的主要问题之一,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科学有效的防治仔猪白痢病,对提高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病因

  引起仔猪白痢的诱因很多,其病源性大肠杆菌的种类及血清型多样且复杂,因此根除本病尚未实现。该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低温高热或温度变化大的季节发病率更高,常发于10-30日龄仔猪,7日龄以下由于存在母源抗体保护很少发病,1月龄以上仔猪因机体抵抗力增强亦很少发病。引起该病的病因包括:初生仔猪调节体温不完善,保温较差受冷,影响胃肠功能而拉稀;母猪营养不均衡,造成乳汁过少、过多或乳脂率较高,引起消化不良;环境消毒不彻底,感染母猪排泄污染周边环境,哺乳前后乳房消毒不完善,仔猪食用被污染的脏水、粪便、哺乳均可使致病菌进入仔猪体内,由于仔猪胃腺发育不完善,分泌胃酸能力差,抑制致病菌的能力差,致使致病菌大量繁殖,引发该病;饲养管理不善,母猪饲料不良或霉变,猪舍环境潮湿寒冷,矿物质、维生素缺乏等均可成为诱因;此外,滥用抗生素或用药不当导致仔猪大肠杆菌产生耐药性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二、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发病仔猪初期体温正常,精神食欲无明显变化,然后突然发生腹泻,排出乳白色或灰白色,具有特殊腥臭味的糊状粪便,有时粪便混有气泡;随着病程发展,仔猪出现精神萎顿,食欲减退,被毛粗乱无光,肛门周围、尾部被粪便污染,畏寒,逐渐消瘦。剖检可见病死仔猪严重脱水,病变主要集中在胃和小肠前部,胃内有凝乳块,肠道黏膜呈卡他性炎症,肠内有气体和稀薄的食糜,黏膜充血或苍白,肠系膜淋巴结水肿。

  三、诊断

  根据仔猪易感日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如需确诊,可进行实验室诊断,分离培养纯化并进行生化试验。仔猪白痢应注意与仔猪红痢、仔猪黄痢、仔猪副伤寒、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等进行鉴别诊断。

  四、防治措施

  1.仔猪白痢应秉承抗菌、收敛、补液、母子兼治的治疗原则。可使用土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磺胺脒等药物进行治疗,但应注意药物用量的严格控制,并交替使用,以防治致病菌产生耐药性。此外也可采用中草药疗法、大蒜疗法等。

  2.免疫接种:使用新生猪腹泻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菌或K88-K99-7879三价苗或MM-3工程菌苗,分别在母猪产前产后各免疫一次,可是母猪产生大量抗体,仔猪经初乳也可获得高水平的被动免疫力,增强体抗力。

  3.加强母猪、仔猪的饲养管理水平,做好母猪妊娠期的饲料的合理配比,加强母猪产后护理和营养,保障供水充足,加强仔猪保温,注意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搞好猪场内外的环境消毒,母猪外阴、乳房部位的消毒,执行严格的引种制度等都可有效预防本病。

  文/李香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