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的蹊径
-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战略 蹊径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6-23 16:55
这是2010年5月全球最大的商业新闻——5月26日,苹果公司替代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科技公司。虽然前者比后者市值只高出约20亿美元(不到1%),虽然“一时的市值高低说明不了什么”(如微软CEO鲍尔默所说的),但有一点是能“说明什么”的:微软是从最高峰的5560亿美元跌到了现在的2190亿美元,苹果是从最低谷(那也正是微软如日中天的时候)的156亿美元攀升到了2210亿美元。苹果好消息之外的好消息是iPad在北美、欧洲火暴上市,而微软坏消息之外的好消息是前不久在中国打击盗版的行动取得了“新进展”——在与上海大众保险公司的诉讼中,微软获赔217万元人民币。当战争已经是“昨天的战争”的时候,一切的努力自然无战略可言,能够做的(或者说可做可不做的)只是一些收效和意义微乎其微的小动作。
由比尔.盖茨开辟的“过去之路”(他称之为“未来之路”,见《比尔.盖茨的“过去之路”》,载本刊2008年4月号)正式成为过去。值得深究的是,苹果在惨遭罢黜和放逐20多年后,竟然能够“复辟”,其中的产业和商业的逻辑是什么?
这样一个“行业大猩猩”被迫沦为“行业狒狒”后,又是如何实现基因突变,重新成为让行业内的群猴企业俯首帖耳的“八百磅的大猩猩”的?
我们看到,让苹果别开生面的战略转折,竟然与一个最初普遍不被看好的产品密切有关。这就是目前已经退居二线的产品iPod。它不被看好的原因是它看上去只是一个电脑附件产品,小打小闹,无关大局。正是这条始于iPod的蹊径,让苹果远离了微软引领的正成为过去的主路,通向了真正的未来之路。而当微软意识到方向不妙的时候,它惊恐地发现这条由自己开辟并引领的道路已经没有出口。
尽管iPhone(包括iTouch)被认为是一款革命性的产品,但由iPod到iPhone其实已经没有太多的悬念。iPod是苹果战略超文本上的一个关键“链接”,点击这个链接,苹果进入到一个新的页面,这个页面上又有一个引人注目的“链接”——iPad。至此,iPod经历了一场完美的“变形记”——以PC附件的身份从PC时代脱身,进入到以互联网为基本背景的多终端的“后PC时代”,并成为主导性的终端(手机),然后又“节外生枝”,创造出与iPhone并驾齐驱的主流终端iPad。
经过“去附件化”过程,iPod进化为iPad,成为“后PC时代的PC”。有意思的是,中国电子商务最近5年也发生了类似的故事。电子支付作为电子商务的一个附件而诞生,在急剧变化的行业生态中不断“去附件化”,经过一系列以客户价值为导向的自我进化和自我完善,终于到了发布“独立宣言”的时候。
本期的封面专题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朴实又不乏意味的战略案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