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创新”兴金融
-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服务创新” 金融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6-24 10:52
从一家只有7万余元实收资本和7名员工,在10余年间成长成为实收资本超过500万元、拥有42个分支机构、通汇处遍及国内外超过200处地点的“南三行”龙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以下简称“上海银行”,今天的上海银行、上海商业银行(香港)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台湾)的前身]的迅猛发展仰赖于其管理者陈光甫“以创新服务兴金融”的强烈意识。陈光甫对于“凡事须有新方法新思想”近乎偏执的坚持和“一种事业之管理,不仅以维持现状为足,必须兼筹继续进行之策,否则二三年后即有人起而取代其位”的危机意识,为最初被讥讽为“小小银行”的上海银行争得了越来越大的成长空间。
一元开户、零存整取、整存零取、礼券储金、教育储金、通知存款、旅行支票……今天看来,这些金融服务项目也许都太平常了,但是当时陈光甫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所推出的这些以“服务社会及顾客”为宗旨的举措,在中国金融业都还是创举,虽然那时很多人颇不以为然。
1915年,当这家不起眼的银行初创之际,号称10万资本(实际上没有收足,只有7.5万元),其中最大的股东庄得之也只有2万多元投资,陈光甫个人名下不过区区5000元,有一部分还是朋友替他垫支的,开业时全部员工不过7人,在上海金融业中的规模的确是最小的。但是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的青年陈光甫有足够的信心和眼光,他懂得金融的全部奥秘就是信用,信用需要靠服务创新不断建立。
当时有人笑他太迂,说银行旨在图利,空言服务,哪里有利可图,更何谈“实施创新”?但在他看来,银行尽为人服务的责任,时时想新办法满足顾客的各项所需,换得分内之报酬,这才是银行正当利益之源头。如果是不正当的利益,他一文也不苟取。
16年后,当初的“小小银行”已成为显赫的“南三行”之首、金融界的参天大树,陈光甫本人名满中外,被外国人视为“中国的摩根”。在一次银行界内部的聚餐会上,他回首当年,感慨无比,这样阐述心中的经营之道:“银行业务,不若他种商店有陈列货物可以任人选择,银行之货物即为服务。故我行一无所恃,可恃者乃发挥服务之精神。”
所谓“服务”说来容易,做来实难。陈光甫对全体员工的服务有六点要求:不辞烦碎、不避劳苦、不图厚利、为人所不屑为、从小处做起、时时想新办法。其中,“时时想新办法”也成为他服务之道的核心。“一元即可开户”在当时的金融业就是一个大大的创新之举,也是陈光甫为人所不屑为、从小处做起的服务精神的最好体现。当时的钱庄或银行都认为小额储蓄无利可图,甚至有钱庄为了讥讽陈光甫的做法,派人专门来刁难,拿100元要开100个存折。但陈光甫始终认为这次创新中有大量商机,可吸引到大量中小储户和社会闲散资金,在向民众普及储蓄、增加银行存款方面收效甚丰。结果,没过几年,各银行、钱庄纷纷仿效他们的做法,“一元开户”成为通常的惯例。
在“一元开户”的创新服务之外,上海银行及其分行还逐步开办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付息、定活两便等各种新型储蓄方式,同时还“迎合时人心理”,为各种社会人群量身定制品种繁多的储蓄产品,以向社会普及上海银行的储蓄和服务:首创在大学乃至中学开设办事处之举,不仅办理学生的零星储蓄,而且开创了代各学校收取膳宿费的做法,学生毕业后散布各地各行业,对于扩大银行影响,发展潜在业务起到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除此以外,上海银行还发行各种适应人们婚丧嫁娶之需的储金礼券,供人们在需要时去银行各分支机构通兑现金,受到市民的欢迎和好评。
在银行之外,陈光甫还创立了影响很大却并不盈利的中国旅行社,遍及全国各地许多名胜风景区,宗旨就是为了赢得世人的好感,而并不斤斤计较于旅行社的盈亏。在他看来,天地之间比金钱更重要的就是好感,“能得一人之好感,远胜于得一人之金钱。”
当时,凡知道中国旅行社的人都知道上海银行,所以陈光甫称旅行社是“银行的先锋队”:“本行欲往某地发展,先在某地办旅行社,取得社会一部同情后再设银行。”其中的奥妙,最初很少有人理解。他一手提拔的天津分行经理资耀华总结他的成功之道,其中一条就是深谋远虑,不断创新。
陈光甫的“时时想新办法”不止于在业务品种的开发上,在经营领域的开拓上,他也有富有胆识的创新。
当时在激烈竞争环境下奋力经营的上海银行并非只着眼于小额储蓄这条突围之道,对于几乎已完全被外资银行垄断、华资银行甚少涉足的国际汇兑领域同样以创新方法费尽心思,极力争取。上海银行初创之时,办事人员多穿西装,有人讥讽“上海银行的皮鞋太多”,意思是这样奢侈,开支太大,不容易办好。他们不明白上海银行就是要这些穿西装皮鞋的职员去和外国教会、外资银行的人打交道、谋发展。
打开银行对外之门不仅仅靠西装,陈光甫开华资银行之先,先后数次派高级职员赴美国学习外汇业务,并通过在海外重要的商埠设立代理处,一方面充实外汇,另一方面以“时时创新”的外汇服务赢取外籍人士的支持。
陈光甫的新办法不是在办公室里空想出来的,而是从实际调查中得来的。他很早就在银行开设了调查部,重视信用调查,也同时重视经济调查,尤其后者,看似与银行业务没有直接关系,有些类似于经济研究所这种纯研究型机构,但实际上,该调查部负责对于市场变化、外汇涨落、进出口贸易,米、棉、糖、纱、布、煤、小麦等主要商品的产销情况进行监控调查,除此以外,调查部还研究国家经济政策的走向,同时聘用专家,定期编印《金融商情通报》,供员工参考。
对于许多并无业务往来的大企业,也都悄悄搜集材料,进行分析,细到每年盈亏情况、领导者经营管理的作风乃至性格,力求做到心中有数。他们为南通大生集团、上海荣家企业作的调查报告精细、准确,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有一针见血的独到见解。这一方面是陈光甫本人行事风格稳健的见证,同时也为银行开辟新服务不断寻觅机遇。
即使处于事业的巅峰时期,陈光甫也时时保持清醒,他深知环境在不断地变化,银行要持续保有活力,必须不断推陈出新。他一而再地敦促员工多读书,不要与时代脱节,常对他们说,读新书可以消除骄傲自私的心理,保持内心对外界的敏锐感知。他本人也一直保持着读书的习惯,每星期至少有三个上午请人来讲解中外历史哲学等,一天下午还要请人来讲国外书刊上的金融文章。基于这一认识,他在上海办了一家“海光西方思想图书馆”,从国外进口图书,供员工阅读,同时向社会免费开放。
海光图书馆与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中国旅行社一起,成为他一生的骄傲。
……
一元开户、零存整取、整存零取、礼券储金、教育储金、通知存款、旅行支票……今天看来,这些金融服务项目也许都太平常了,但是当时陈光甫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所推出的这些以“服务社会及顾客”为宗旨的举措,在中国金融业都还是创举,虽然那时很多人颇不以为然。
1915年,当这家不起眼的银行初创之际,号称10万资本(实际上没有收足,只有7.5万元),其中最大的股东庄得之也只有2万多元投资,陈光甫个人名下不过区区5000元,有一部分还是朋友替他垫支的,开业时全部员工不过7人,在上海金融业中的规模的确是最小的。但是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的青年陈光甫有足够的信心和眼光,他懂得金融的全部奥秘就是信用,信用需要靠服务创新不断建立。
当时有人笑他太迂,说银行旨在图利,空言服务,哪里有利可图,更何谈“实施创新”?但在他看来,银行尽为人服务的责任,时时想新办法满足顾客的各项所需,换得分内之报酬,这才是银行正当利益之源头。如果是不正当的利益,他一文也不苟取。
16年后,当初的“小小银行”已成为显赫的“南三行”之首、金融界的参天大树,陈光甫本人名满中外,被外国人视为“中国的摩根”。在一次银行界内部的聚餐会上,他回首当年,感慨无比,这样阐述心中的经营之道:“银行业务,不若他种商店有陈列货物可以任人选择,银行之货物即为服务。故我行一无所恃,可恃者乃发挥服务之精神。”
所谓“服务”说来容易,做来实难。陈光甫对全体员工的服务有六点要求:不辞烦碎、不避劳苦、不图厚利、为人所不屑为、从小处做起、时时想新办法。其中,“时时想新办法”也成为他服务之道的核心。“一元即可开户”在当时的金融业就是一个大大的创新之举,也是陈光甫为人所不屑为、从小处做起的服务精神的最好体现。当时的钱庄或银行都认为小额储蓄无利可图,甚至有钱庄为了讥讽陈光甫的做法,派人专门来刁难,拿100元要开100个存折。但陈光甫始终认为这次创新中有大量商机,可吸引到大量中小储户和社会闲散资金,在向民众普及储蓄、增加银行存款方面收效甚丰。结果,没过几年,各银行、钱庄纷纷仿效他们的做法,“一元开户”成为通常的惯例。
在“一元开户”的创新服务之外,上海银行及其分行还逐步开办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付息、定活两便等各种新型储蓄方式,同时还“迎合时人心理”,为各种社会人群量身定制品种繁多的储蓄产品,以向社会普及上海银行的储蓄和服务:首创在大学乃至中学开设办事处之举,不仅办理学生的零星储蓄,而且开创了代各学校收取膳宿费的做法,学生毕业后散布各地各行业,对于扩大银行影响,发展潜在业务起到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除此以外,上海银行还发行各种适应人们婚丧嫁娶之需的储金礼券,供人们在需要时去银行各分支机构通兑现金,受到市民的欢迎和好评。
在银行之外,陈光甫还创立了影响很大却并不盈利的中国旅行社,遍及全国各地许多名胜风景区,宗旨就是为了赢得世人的好感,而并不斤斤计较于旅行社的盈亏。在他看来,天地之间比金钱更重要的就是好感,“能得一人之好感,远胜于得一人之金钱。”
当时,凡知道中国旅行社的人都知道上海银行,所以陈光甫称旅行社是“银行的先锋队”:“本行欲往某地发展,先在某地办旅行社,取得社会一部同情后再设银行。”其中的奥妙,最初很少有人理解。他一手提拔的天津分行经理资耀华总结他的成功之道,其中一条就是深谋远虑,不断创新。
陈光甫的“时时想新办法”不止于在业务品种的开发上,在经营领域的开拓上,他也有富有胆识的创新。
当时在激烈竞争环境下奋力经营的上海银行并非只着眼于小额储蓄这条突围之道,对于几乎已完全被外资银行垄断、华资银行甚少涉足的国际汇兑领域同样以创新方法费尽心思,极力争取。上海银行初创之时,办事人员多穿西装,有人讥讽“上海银行的皮鞋太多”,意思是这样奢侈,开支太大,不容易办好。他们不明白上海银行就是要这些穿西装皮鞋的职员去和外国教会、外资银行的人打交道、谋发展。
打开银行对外之门不仅仅靠西装,陈光甫开华资银行之先,先后数次派高级职员赴美国学习外汇业务,并通过在海外重要的商埠设立代理处,一方面充实外汇,另一方面以“时时创新”的外汇服务赢取外籍人士的支持。
陈光甫的新办法不是在办公室里空想出来的,而是从实际调查中得来的。他很早就在银行开设了调查部,重视信用调查,也同时重视经济调查,尤其后者,看似与银行业务没有直接关系,有些类似于经济研究所这种纯研究型机构,但实际上,该调查部负责对于市场变化、外汇涨落、进出口贸易,米、棉、糖、纱、布、煤、小麦等主要商品的产销情况进行监控调查,除此以外,调查部还研究国家经济政策的走向,同时聘用专家,定期编印《金融商情通报》,供员工参考。
对于许多并无业务往来的大企业,也都悄悄搜集材料,进行分析,细到每年盈亏情况、领导者经营管理的作风乃至性格,力求做到心中有数。他们为南通大生集团、上海荣家企业作的调查报告精细、准确,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有一针见血的独到见解。这一方面是陈光甫本人行事风格稳健的见证,同时也为银行开辟新服务不断寻觅机遇。
即使处于事业的巅峰时期,陈光甫也时时保持清醒,他深知环境在不断地变化,银行要持续保有活力,必须不断推陈出新。他一而再地敦促员工多读书,不要与时代脱节,常对他们说,读新书可以消除骄傲自私的心理,保持内心对外界的敏锐感知。他本人也一直保持着读书的习惯,每星期至少有三个上午请人来讲解中外历史哲学等,一天下午还要请人来讲国外书刊上的金融文章。基于这一认识,他在上海办了一家“海光西方思想图书馆”,从国外进口图书,供员工阅读,同时向社会免费开放。
海光图书馆与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中国旅行社一起,成为他一生的骄傲。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