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有时候心甘情愿接受一款性能不好的机器,仅仅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普遍现象。设计师则会很自然地在脑海中把看到的东西进行分解,就像小孩子会把东西拆开来看看它到底如何工作一样。”戴森,2010年德国IF奖产品设计类金奖得主说。
戴森的空气倍增器(DysonAirMultiplier)让人们很难与传统的风扇联系起来,看上去这个“圆头细腰”的小家伙更像是一个金属探测器。“传统的风扇总会让人产生恐惧感,高速转动的扇片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搅拌机里的刀片,嗡嗡作响的声音也时常让人感到不安。于是,我开始感到这一定不会是我一个人的感受,作为设计师,是时候改变它了。”戴森通过研究吹风机的过程,发现如果高速送风的话,周围的空气就会被卷入,从而使送风量增加,因此便有了利用这一现象来制造风扇的想法。引擎底座是戴森制作出无扇叶风扇的关键:“我们了解到让气流通过引擎底座可以使气流倍增的效果获得提升,当然了,这正是无扇叶风扇的点子得以成为真实的转折点。”该设计依靠底部马达高速驱动,每秒吸入5.28加仑空气,再通过增压器增压15倍,以每秒118加仑的速度通过仅有1.3毫米的孔喷出,形成巨大的气流,达到类似风扇的效果。对于机身内部扇叶的配置,戴森在设计过程中也下了一番工夫,为了使空气均匀地送入圆环内,以不等间隔配置了9片叶片,这样便可在圆环的圆周方向上产生速度,由此使圆环内布满空气。
不仅如此,戴森在设计时还加入了调光器的旋钮来控制气流,风扇也可设定成只按下一个按钮就会摆动。只需把圆环往前或往后拉就可让风扇倾斜。透过这种方式,便可创造出无紊流的空气且最终摆脱了扇叶。有趣的是,当你把头或手伸近风扇时会发现,风扇中央有一个区块是无风的,但稍微后退几英寸后就能吹到舒服凉爽的风。
其优点不言自明——没有扇叶带来的安全隐患,你甚至可以把头伸进圈中,做个“狂热粉丝”。
如同戴森在上世纪90年代发明了风靡全世界的无袋式真空吸尘器一样,戴森的灵感永远来源于观察生活中人们需求的细小变化。长久以来,我们一谈“产品”,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造型”..
于是“设计就等于做造型”几乎成了大众眼里颠扑不破的真理。这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逻辑,令人费解的原因就在于它自身所具有的合理性。
没错,西方现代设计形成的过程,正是现代设计美学探索的过程,也是工业文化形成的过程,这让我们不得不时常把“美”、“物质性产品”与设计联系在一起;但是,当经典现代主义设计理论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日臻完善之后,人类突然开始困惑:工业化大生产源源不断地填充着我们的物质生活,同时也毫不留情的地挤压着我们对物质性产品的想象空间。
今年德国IF金奖的另外一个作品,日本年轻设计师小林干也(MikiyaKobayashi)设计的筷子便是最好的例证:无需支架,平放桌面,却不沾染油污灰尘,巧妙地实现了避免放置碗口或是插入饭菜中的不合习俗用法。如果从产品的角度出发,设计的思维便会纠结在筷子支架的形态和方式上,而设计师恰恰是避开了惯有的物质性产品概念,将筷子稍作变形,令筷子柄部宽且重,头部尖而翘起,以小见大地解决了问题。
韩国设计师郑成俊(SeungJunJeong)和文瑞英(SeoYoungMoon)设计的可摞叠“易干杯”,仅仅在杯口外侧边缘增加了几个凸起,便轻易解决了摞叠杯子时控干积水的问题。显然,这个小小的改进确保了饮水卫生,而在隔绝了有害细菌侵入的同时,我们还不得不留意补充摄取益生菌,当然这是困扰设计师的另一个问题了。
在这两个获奖作品中,也许并没有出现什么了不起的高科技,也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技术元素,一切都来源于生活中那转瞬即逝的细小差异。
历史上,设计曾一度忙不迭地满足需求,甚至为了商业利益创造需求;而如今,人类渐渐开始意识到基于工业文明的无止境需求有多么可怕。我们似乎已经依稀可见电影《Wall-E》中的场景:物质性产品垃圾随处可见,被堆积成山,人类遁逃于高度自动化机器设备制造的虚拟生活中,而留下可怜的垃圾清理机器人Wall-E,模仿着本应为人类独有的情感世界..
作为具有相当国际影响力的德国IF设计奖,无疑引领着我们的未来生活,而即便确认了我们无法回到腰裹兽皮、手持梭镖的原始生活,我们也要从当下的工业文化中冷静下来,看看究竟未来需要什么?是林林总总、应有尽有的物质性产品?还是富有人情味的、丰富而细腻的高品质生活体验?
设计应从这里开始。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