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视镜里看不到未来

  对于许多跨国企业来说,将中国纳入“全球视野”战略所能带来的效益显而易见。中国美国商会2009年的一份研究显示:1999年,仅有13%的外资企业在华业务利润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而在2008年中期,这一比例超过五成。更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跨国企业高管认为,在中国已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希望在未来不断扩大中国业务。

  然而,早在2005年,博斯公司就曾撰文指出,在中国这个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中,过去10年中的经验不足以引导未来的10年。到了2010年,这一论断变得更为现实和紧迫。在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国挑战》中,博斯公司提醒那些希望获得成功的全球商界领袖,需要应对由中国市场的日益复杂、中国新兴竞争对手的成熟、规章及政府惯例的不断变化所组成的新挑战。

  “十亿顾客”的诱惑

  中国改革开放后短短30年,国内消费者就面对着众多品牌和产品,这是任何一个国家,甚至是日本、欧美等富裕消费市场所不能比拟的。在上海或大连的任何一家便利店中,你能发现由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所生产的西式饮料,由三得利、麒麟所出品的日式软饮料,还有统一企业旗下的台湾风味产品,维他奶等香港品牌,以及国产的茶饮料、咖啡、豆奶和果汁。中国企业生产出各种国际口味的产品,而许多口味在其他市场中难觅踪迹。

  从以农村人口为主到以城市人口为主的转变,影响着中国人生活的几乎方方面面。数百万人正在脱离贫困,而且未来几年中脱贫的人口也许会远远高于过去数十年的总和。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08年底,中国年零售额从1000亿美元猛增至18365亿美元,增幅超过17倍。中国新兴的中产阶级不会昙花一现,将会长期存在。

  这块“拥有十多亿消费者的市场”的崛起,一直是跨国企业所盼望的。

  但事实上,中国市场却远比许多局外者所认识的更复杂。与中国市场成长相伴随的,是异常激烈的竞争和新老产品市场份额的大幅波动。最重要的是。尽管中国市场向国际产品敞开怀抱,但仍保留着源自传统习俗和品味的极度区域化的特点,地区间差异巨大。中国的消费市场代表着自全球商贸开始以来最大的“小众”机遇。

  这就意味着,大多数国际商家目前在中国所使用的营销方式,在未来将不再适用。目前,大部分跨国企业的在华营销活动仅在相对较小的地区中开展,定位于一小部分潜在的消费群体。这些国际企业最熟悉的是三大经济圈: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从香港到广州的珠江三角洲、北京和与其毗邻的天津的周边地区。这三个地区的GDP总和几乎占到中国半数以上,而人均GDP也保持在5000至6500美元这一较高水平。但中国其他地区却代表着前景更光明的市场:更高的城市化程度、新的交通运输及通讯纽带、许多城市的人口超过100万(见图表一)。

  尽管中产阶级十分庞大,但他们的消费方式却难以预知。一般来说,消费者需要很长时间发展才能培养他们对产品的忠诚度,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却打乱了这一传统模式。对于这些消费史极其有限的消费者,商家很难向其销售产品:他们变化无常、要求苛刻,且通常只根据价格做出购买决定。同时,成长迅速的高端消费群体又有着很高的品牌意识,喜欢通过所购的名牌产品体现其财富。随着市场和品味不断地变化,很难判断中国消费者将以何种方式发展。

  “行政中国”的挑战

  中资企业的日渐强大,给其他的国际企业带来了一系列新挑战。而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更强化了它们的地位以及与海外企业间的关系。在未来的五至十年中,将不断涌现规模更大、更为精益、具备更好的竞争能力、能在全球运营业务的新一代中国企业。

  这也意味着业务模式的一系列变革:从依赖迅速的低成本生产和抄袭式的研发,朝着有效的长期管理方向发展。

  尽管这仍需要一段时间,大多数中国企业在管理方法和知识方面也还有欠缺,但实力更强的中国企业已经向着精益化的方向发展,在行业价值链上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面对着这种突如其来的竞争,国际企业需要解决的挑战是如何获得适当的平衡:他们必须定位于在实现收益最大化的同时,将风险降至最低,并保持他们自身的独特优势。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方式,是为中国市场提供度身定制的产品,并辅以其他企业所不能比拟的先进支持和服务。

  此外,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成长,企业还将面对的是一系列复杂且不断变化的规章及政府惯例,而这些将决定跨国企业在中国所能取得的成果。从目前看来,整体的政策发展趋势是朝着更小的所有权限制(包括外资企业完全控股或部分控股中资子公司)和更高的“产品市场自由度”(即不受政府制约地做出业务决策的能力)的方向继续发展(见图表二)。

  当然,也有部分行业正以超出其他行业的速度,经历着更深一层的自由化。如消费品行业多年来一直拥有高度的所有权自由和产品市场自由,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信服务企业则在这两方面不具备任何自由。

  外资企业在中国汽车制造企业中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50%,但对外资企业生产什么车型、如何销售,却少有限制。

  政府限制方面所发生的变化也可能异常复杂。如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软饮料行业一直对外企开放,罕有政府监管。然而,当2008年可口可乐试图收购中国最大的果汁生产企业汇源果汁时,却遭到来自官方的阻力。

  2009年,商务部援引新的反垄断法拒绝了这一收购邀约(博客和网上论坛中的舆论也对该交易持反对态度)。

  要预测这些潜在的变革所造成的影响并不容易。部分行业,其中可能包括电信及传媒业,在一段时间内可能面临更为严格的监管。认识到此类变革可能发生对于企业而言至关重要,只有这样,当事件朝着有利于自身方向发展时,企业才能迅速采取行动。

  对部分行业而言,这意味着在北京保留一家办事处,将能与相关主管部门或其他的政府机构保持联系。(作者为博斯公司大中华区董事长谢祖墀。本文经博斯公司授权转载,有删改。)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