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会计监督制度与相应的产、供、销配套制度脱节
在现行的国企管理体制中,由于企业经营者分口管理,造成管理上的条块分割。财务部门主要是事后算账,很难起到事前控制、事中监督的作用。往往出现产品已经发出,财务部门还不知道是否己实现销售。由于供应部门的弄虚作假与失职造成购进材料质次价高,财务部门仍须照价付款。
(四)重大投资环节的失控
购置固定资产和对外投资是企业的重大经济活动。按规定应事先召集有关会议,征求多方面意见,进行市场预测,选择最佳方案,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反之如果只凭企业的一把手主观臆断,就会使整个投资过程排除其它的参与和监督,轻视会计控制的作用,导致投资亏损直至倒闭。
我国内部控制未来的发展动向
知识经济带来了内部控制理论目标原则的根本变革。传统内部控制理论的基本原则是:控制的目的是要使一切都在管理人员的掌握之中。要实现每一人和每一物在恰当的时候处在恰当的位置上。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设计内部控制的管理人员必须事先预计到各种可能性。但管理人员不是先知,他只能根据自己的历史经验和逻辑推理能力来预测各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知识经济正在到来的今天,影响企业经营的环境不仅日益复杂,而且愈来愈不稳定,其变化不仅无法控制,而且难以预测;多样化的顾客需求和频繁变化的市场要求企业活动的内容与方式及时调整。这些应对环境变化的适时调整是难以从历史经验中找到现成答案的。因此,未来的内部控制应着眼于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学习能力,实行权变控制和分权控制。
知识经济使信息与沟通在内部控制中的地位更加明显。在知识经济中,对知识的获取、共享和利用的能力,成为企业生存和成长的关键因素。不论是获取、共享知识,还是利用知识,都需要信息与沟通系统作为载体。信息与沟通系统是否良好,决定着企业能否收集到大量及时的内部和外部信息,能否实现信息在企业各层次、各部门之间迅速地传递和交流,能否率先在已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创新,占领市场制高点,把握先机。建立一个统一、高效、开放的资讯与沟通系统,是其他一切控制运行的平台,应当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中之重。
对内部控制进行持续的监控不再有存在的必要。只有当控制的程序确定无疑时,对内部控制进行连续地监控才是可能的和有意义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员工的工作更多地表现为对知识的利用和创新,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一种抽象的思维过程,没有统一的外在内容和形式,也无法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因而不宜采取类似于工业经济时代对作业的每一步骤进行严密控制的方法。注重对工作绩效进行评价成为可行的控制方式,定期检查绩效评估的标准是否仍然有效,也就成为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的更好方式。
控制环境对内部控制的效果影响更大,并升华为企业文化。知识经济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诸方面变得更加柔性化。控制和管理一样,更多地成为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科学。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要求企业对变化作出敏捷迅速的反应,这都迫使企业不得不减少管理层次,进行分散决策,丰富工作内容,留给员工更多的自主空间。书面的政策文件的影响越来越微弱,企业应该通过主动建立和加强良性的控制环境,引导、激励人们正确地履行责任,实现企业的目标,将外来的压力变成人们内在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控制环境逐渐与企业文化融合。
(完)
文 张刚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