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发票的产生与发展

  • 来源:财会信报
  • 关键字:电子发票,纸质发票,信息安全
  • 发布时间:2015-07-15 12:31

  近年来,我国的电子商务应用日益广泛,同时我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为了顺利与国际接轨,我国急需制定电子商务方面的相关法律及法规。2005年4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了《电子签名法》及与其相配套的《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电子签名法》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为电子发票的使用提供了法律依据,推动了电子发票在全国推广和使用。它从法律的角度解决了推广电子发票存在的根本问题,使电子发票与纸质发票一样具有了法律效力。《电子签名法》的实施使电子发票成为可能。

  (2)基础建设到位。电子发票的应用离不开稳定可靠的网络环境,我国目前良好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全能够为电子发票实施提供基础保障。2014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在网络建设方面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网民的数量大。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人数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达5.27亿。二是互联网普及率高。至2014年6月,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使用互联网办公的企业达到83.2%,我国互联网络国际出口带宽达到3776909Mbps。三是使用计算机办公的企业占比高。截至2013年12月,全国使用计算机办公的企业比例为93.1%,100人以上规模的企业,计算机使用率接近98%。四是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越来越多。截至2013年12月,全国开展在线销售的企业比例为23.5%。部分重点行业中,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达到27.6%和25.3%。五是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快。2013年12月,工信部向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正式发放了第四代移动通信业务牌照,标志着中国电信产业正式进入了4G时代。4G网络将以更快的通信速度、更低的资费及对大数据量传输的承载力,在移动电子商务(如移动仓储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移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会极大地促进企业移动信息化建设。网络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运行、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空前的网民规模都为实施电子发票提供了有利条件。

  (3)信息安全保障有力。近十几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各个行业的信息化,但大量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信息安全威胁。我国逐步认识到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并且在信息安全领域一直跟随着国际潮流的发展。我国发布了相关政策和法令支持和引导信息安全行业的发展,设立了信息国家级的安全技术研究课题,支持这些技术进行产业化,并加强了人员的培养。国家信息安全解决方案,也逐步从事后处理,转移到提前预防,不仅重视安全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同样也更重视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从信息安全技术、产品、管理体系、队伍建设等方面予以保障。

  第一,我国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防护体系包括基于GB/T17859标准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基于ISO27001标准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等。国家税务总局的“金税三期”工程也是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进行建设,因此其在设计和建设阶段考虑到了信息安全问题,这使其具备了相应等级的安全防护能力。

  第二,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较为成熟。电子发票推广需要以下几项安全技术保障:一是认证技术,它的主要作用是进行信息认证。信息认证既可以确认信息发送者的身份,还可以验证信息的完整性,即确认信息在传送或存储过程中未被篡改过。常用的安全认证技术主要有数字摘要、数字信封、数字签名、数字时间戳、数字证书等,还需要专业的安全认证机构。二是加密技术。加密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加密算法,将明文转换成为无意义的密文,阻止非法用户理解原始数据,从而确保数据的保密性。目前,获得广泛应用的两种加密技术是对称密钥加密体制和非对称密钥加密体制,这两种加密方式各有优缺点,对称密钥加密体制解密速度快,适合于对大数据量进行加密,但密钥管理困难。非对称密钥加密系统,简化了密钥的管理,但加密和解密速度却比对称密钥加密慢得多。

  文 蔡磊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