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参一控”大限将至 券商股权交易急剧升温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券商股权交易
  • 发布时间:2010-09-06 13:38
  距离证券业“一参一控”大限仅剩下3个月,券商股权转让越来越热闹。

  《投资者报》记者统计,8月以来,券商股权转让多达14例,交易金额累计19.6亿元。发生股权变动的主要集中在申银万国和国泰君安两家券商,14项交易当中,两家券商就占到了11次。

  尽管券商转让如火如荼,但是转让的结果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好,有几次券商股权转让挂牌流产,转让价格大打折扣。最明显的例子是,申银万国证券一项股权转让价格从4月份的每股6.61元一路下滑至5.26元,下滑幅度达到20%。

  一个月转让达14例

  最近一个月,券商股权转让进入高峰期。

  8月24日,上海爱建信托投资公司在上海产权联合交易所,挂牌转让0.05%的申银万国证券股权。这已经是申银万国股权在一个月内,被挂牌转让的第8次。

  7月21日至9月15日期间,上海复行信息产业公司转让0.018%股权,挂牌价格为789.47万元;7月30日至8月20日,上海科技投资股份公司将持有的0.1447%的股权分拆成五笔,分别在上海产权联合交易所挂牌,出售价格为6121.43万元;8月3日,华能资本将持有的4721.3139万股在北京产权交易所进行拍卖。

  同是上海券商的国泰君安也成为各路股东众相抛售的对象。近一个月来,有两家企业将持有的国泰君安股权悉数转让,交易金额累计近4亿元。

  8月5日,中国航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拟转让持有的0.0815%国泰君安股权,挂牌价5346.68万元,折合每股13.96元。

  8月12日,华能资本服务公司在上海联交所分两份挂牌转让持有的全部国泰君安资产:一份为国泰君安证券0.52%股权加741.77万元增资款权益,挂牌价2.89亿元;另一份0.6789%股权,挂牌价1080万元。

  在上海联交所挂牌的还包括华鑫证券,其因摩根士丹利选中其作为合资对象而在券商界出名。8月19日,其第四大股东上海飞乐股份转让全部股份(3%),转让价格为1.44亿元。

  8月9日,上海联交所还出现了一则未公布券商名称的转让公告。公告显示,深圳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转让所持有的某证券公司2.0359%股权,共计3400万股,转让价格共计2.55亿元。

  除了上海联交所,8月份在北京产权交易所还有一单转让项目。这家转让方同样未公布转让券商的名称,转让数量为2亿股,转让价格4.18元。据此条件,有媒体判断是许继集团在出售手中的中原证券股权。

  “大限”倒计时

  2008年4月,为了避免同一股东旗下证券公司间的关联交易与同业竞争,国务院正式颁布《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一参一控”政策就此浮出水面。

  2009年三季度,证监会有关部门正式发布公告,最迟在2009年12月31日前各家券商股东、实际控制人应当提交规范整改计划和承诺,2010年12月31日前应当完成上述承诺。汇金旗下的券商整合可以延迟至2013年解决。

  距离证券公司解决股权问题的最后时限仅剩下3个月时间,券商股权转让自然被提上日程。海通证券一位分析师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券商股权转让的现象仍会大规模出现。

  今年以来连续抛售申银万国和国泰君安股权的华能资本公司,是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也是华能集团的金融平台。资料显示,华能资本公司持有三家券商股权,其中控股长城证券,参股申万和国泰君安,这明显和监管层的规定相冲突。

  2002年,华能资本实际控制人——华能集团斥资10亿元进驻长城证券,持股比例已经达到50.28%。因此,华能资本只能从申银万国和国泰君安两者选一持有。

  今年3、4月份,华能资本连续将持有的7000多万股申银万国股权转让,合计套现金额5亿元。当时,市场猜测,华能此举是弃申银万国,保国泰君安。但如今,华能将持有的国泰君安股权也全部转让,最终仅留下长城证券。

  其实,解决“一参一控”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中信证券转让中信建投。今年6月份,中信证券不得不将金饽饽中信建投53%的控制权转手他人,一拖再拖的股权转让终于完成。

  推进上市进程

  从股权转让的事例看,券商股权转让主要集中在上海券商——申银万国和国泰君安。

  今年以来,上海金融国资改革提上日程,这两家上海本地老牌券商自然成为重点整合的对象。

  7月1日,上海市金融工委宣布,国泰君安董事长和申银万国总经理两个职位进行公开选聘并即刻接受报名,正式拉开此次海选大幕。两个月之后,最终确定的名单出炉,原上海国际集团总经理万华成为国泰君安董事长,原中海信托总裁储晓明成为申银万国总经理。

  “在这背后,都指向了上海政府正在努力推进两家券商的上市进程。”中信建投分析师魏涛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两家老牌券商近年来有被边缘化的危险,而刚上市的新券商却发展迅速,给这两家券商带来了压力。”

  此前,上海金融办、金融工委已明确国泰君安、申银万国,乃至东方证券的上市规划。今年6月,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公开表示,上海将加快推动市属主要金融机构通过IPO上市。

  而这两家券商,除了“一参一控”的限定问题需要解决,股东数量众多也成为上市的一个阻碍。魏涛指出,股权的转让和交易将有利于进一步集中股权,为券商后续上市扫清障碍。

  公开资料显示,1999年国泰君安成立时,股东数量达到136家。申万的股东数量更是超过了200家,持股比例在1%以上的仅有9家,持股异常分散。

  转让价格打折

  由于大限临近,券商股权转让如火如荼,但是随着A股市场走弱,挂牌的券商股权价格并未如想象般“水涨船高”。

  以申银万国为例,今年4月23日,华能资本公司累计将4721.31万股的股权挂牌转让,挂牌总价为3.12亿元,折合每股为6.61元。

  时过4个多月,其股价就被打了折扣。同样还是这部分股权,价格已经从6.61元一路下滑至5.26元,下滑幅度达到20%。

  “这一价格差不多是市场底价,华能资本两年前就着手转让申银万国股权,但一直未能以合适的价格出手,直到现在‘一参一控’大限临近,只得忍痛低价转让。”华能资本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其他股东转让的申万股权,价格也是下降明显。例如,上海复行信息产业发展公司转让的121.457万股,折合每股为6.49元,每股少了0.12元。上海爱建信托公司转让的352万股,价格更低,仅有6.2元,下降了6%。

  上述海通证券分析师称,证券市场下跌或低迷的时期往往是金融股权交易的淡季。而今年以来,部分企业出于加快剥离辅业的考虑,或者为了达到“一参一控”的监管要求,急于出售手中的券商股权;因此,转让价格很可能会有折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