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隐患:深发展不良指标双升 农行工行投放最猛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房贷隐患
  • 发布时间:2010-09-06 13:53
  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今年上半年部分银行房贷的真实写照。

  4月份开始,政府房地产调控政策接踵而至,但多家银行在房贷业务上依然还是开足了马力,其增速远超总体贷款增速。同时,尽管16家银行全部实现不良贷款率下降,但也出现了像深发展这样房贷不良余额、不良率双升的个例。

  16家上市银行的中报显示,房地产贷款在总贷款中的占比超过20%,在房地产行业不确定性加大的情况下,银行未来的坏账风险不可小觑。

  深发展房贷不良双升

  16家上市银行中,深发展率先感受到房地产调控的寒意。其中报显示,在房地产开发贷款中,今年上半年不良余额不降反增,不良率则从年初的1.48%上升到年中的1.82%。

  关于房贷的细节数据,只有工行、建行、浦发、招行以及深发展5家银行进行了披露,除了深发展,其它4家银行在房贷上,不良率、不良余额还是呈现出一定的下降。

  表面数据看,深发展的不良率大幅攀升,似乎其它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要比它强。但真实的情况没有这么简单。

  上半年,16家银行贷款总的平均增速为11.6%,但深发展则只有区区3.92%。显然,信贷总额的缓慢增长,“放大”了深发展的不良率。

  该行上半年开发贷款余额增加不到10亿元,不要说与农行、工行千亿量级的增加相比,就是在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民生、浦发在开发贷款上200亿元的增量,深发展也是难以望其项背。

  多数银行贷款总额的急剧增加,已难以看清银行资产质量的真实状况。令人担心的是,与贷款不良率整体下降的态势不同的是多家银行贷款余额上升。

  中报显示,上半年共有三家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在增加,分别是交行、民生和兴业银行。其中不良贷款余额增加最多的为交行,而增长速率最快的是兴业。

  交行不良贷款余额从年初的250.09亿增加到253.33亿,增速1.30%,不良贷款余额增加最多。该行贷款总额增速12.57%,尚处于一个相对快速的增长通道,但其不良率降幅仅为0.14%,远低于16家银行不良率下降均值0.21%的水平。

  农行工行房贷投放最猛

  各家银行津津乐道的不良率总体下降的背后,实则是各项贷款的猛放快投。

  仅就房贷业务而言,净增量最大的为农行,其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按揭上半年净增加超过投放2500亿元,增速高达27%。增速紧随其后的工行,上半年房地产贷款余额也增加了2451亿元,增速达到18.97%。

  从增速上看,南京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与年初相比增速最快,为37.46%。中信银行增速处于第二位,为30.86%。

  4月17日,被业内称为“新国十条”的《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发布。新一轮房地产调控的政策措施之一,就是体现在金融支持上的限制增多。

  与房地产市场正在经历寒冷的冬天迥然不同的是,银行房地产贷款、尤其是开发贷款的投放丝毫没有减退。16家银行年中报数据显示,与年初相比,房地产开发贷款行业占比整体增加,超过其他行业。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平均达到17.76%。

  多家银行在半年报中也有提示称“房地产市场风险较大”,但如此猛的贷款投放,以后会有多高的坏账,各家银行却丝毫没有提及。

  命系房地产风险隐患大

  随着银行在房贷上的跃马扬鞭,银行整体资产质量与房地产行业的关联度越来越高。

  16家银行中,有14家开发贷款在公司贷款中的占比增加。其中农行和北京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占整个行业比例高达15%以上,民生这一数据达到12.77%。浦发、兴业、工行、宁波银行房地产行业依赖度较高,占比均超过10%。

  从信贷资产行业分布来看,截止到今年年中,16家上市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在贷款总额中的占比达到7.7%,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占比15.27%。二者相加,房地产贷款在银行总贷款中的比例达到了23%。

  银行对房地产行业依赖程度越高,房地产市场变化对银行的影响就越大。A股市场所有112家上市房企的半年报显示,这些房企总共背负7836亿元的巨额债务。这些负债绝大部分来自于银行贷款。

  业内人士表示,这些巨额负债在高房价时期问题还不是很大,一旦房价下跌,银行的风险就会凸现出来,“最终买单的终将是发放贷款的银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