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北京不堵车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不堵车
  • 发布时间:2010-09-06 14:06
  京藏高速持续10天的公路大堵车让人谈起北京的交通不禁再次色变,有报道称道路维修以及运煤车流量大等因素是导致此次大塞车的主要原因。但也有专家表示,京藏高速目前的交通流量在高峰日达到1.7万辆左右,但京石高速公路的车流量峰值会达到每天6万~7万台,是京藏高速的4倍,可京石高速很少有类似堵车,即使发生事故也很快就被排除。

  另外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的日均车流量超过4.9万辆,是京藏高速流量的3倍,但也没出现过京藏高速这么严重的堵车。

  北京堪称是全球塞车情况最严重的城市。今年上半年,北京每天平均增加1900~2100辆车,预计5年之后,北京汽车总量将多达700万辆。目前北京人口约2000万,现有汽车将近450万辆,其中私家车占75%左右,市民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只有40%。北京几乎没有一天是不塞车的,而且市区塞车时间已经增加到每天5~6个小时,每人平均花在上班单程的时间将近1个小时。

  同样是国际大都市的中国香港,虽说人口有700多万,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比北京小得多,但基本不堵车。香港的交通要道主要是高架桥公路,大部分高架桥定为单行道,走半圆和圆形的路线对车实行分流,高架桥的规划经过了精准的交通测算,填补了地面窄路交通的不足。

  公共交通工具在香港也非常便捷,大部分香港人上班放弃了私家车。在地铁和轻轨网络不密集地区,随处可见公交小巴,秩序井然,准点便捷。香港特区政府下辖的规划处和运输署是主要的城市交通网络设计单位,而路政署则负责建设道路系统。此外土木工程拓展署及警务处对交通及土地规划亦提供意见。而重大政策及基建方案须先提交交通咨询委员会讨论。最后是由有关的政策局,包括环境运输及工务局,呈交行政会议及立法局审批,制定决策。

  日本也很少堵车。像东京这样的大城市里最繁忙的主干道也不过是双向6车道,城市之间的国道多为双向4车道。日本提倡公交优先,铁路交通网四通八达,遍布各大城市,许多城市还在离市中心较远的地区设立大型停车场,鼓励人们将汽车停在那里,换乘公交进城。

  日本缓解交通拥堵的主要措施是扩大交通容量和加强交通需求管理,而重点是后者。交通需求管理通过无线通信和智能交通控制等技术手段实现路径变更、出行方式变更、时间变更和调整拥堵发生源等多种方式实现。近年来日本大力投资无线通信和智能交通大大改善了交通通行效率。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扩张,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中国城市生活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成为城市持续发展中必然面临的挑战。虽然普遍认为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发展新型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专线以及优化公交网络加大公交运力是带动城市交通提速的主要途径,但实际上城市交通管理水平落后也是主要症结。

  无线通信增值服务和智能交通应是中国将来提高交通管理水平的重点投资方向之一。将无线通信和智能交通结合将对提高城市交通设施利用效率、提升交通系统服务水平和促进节约型城市交通系统产生积极影响。

  可以预见,国家和地方政府将投入大量资金采购应用于公交、地铁、轻轨和出租车的各种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和产品,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交通信息化的范围还将逐步向城镇郊区扩展,因此相关的企业值得投资者关注和期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