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砸出来的世赛银牌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就业,技工,招生
  • 发布时间:2015-11-02 11:02

  ——专访中山市技师学院院长郭敏雄

  2015年的夏天,有两件“牛事”让中山市技师学院一下子在当地出了名。

  一件是在刚刚结束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该校教师谢坤、郭杰钊在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中夺得银牌,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另外一件是学校招生现场异常火爆,招生规模突破了3000人大关。虽然学校招生分数设置得非常高,仅次于一些普通高中,但还是阻挡不了源源不断的学生来校报到,许多家长甚至愿意花15000元的择校费让孩子入读该校。“每年新生注册完以后,我就得立马关闭所有的通讯设备,因为想来报考我们学校的学生实在太多了。”院长郭敏雄认真地说。

  在不少技工院校招生难的今天,为什么中山市技师学院能独占鳌头,招生异常火爆呢?在强手如林的世界技能大赛上,为什么中山市技师学院能够夺得大奖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中山市技师学院院长郭敏雄,希望解读其中奥秘。

  “我们没有什么经验。但有一个特点,就是‘实’,实实在在办学,老老实实做事!”院长郭敏雄坦言。

  理念贴近实际

  “我们学校在世赛中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有我们独特的方法。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就是贴近实际,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并且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始终贯穿这个理念。”郭院长介绍说。

  正是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学校从教学计划的制定、实施等环节始终坚持与企业实际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为了保证学生的成功就业,每年学校都会邀请一些企业的负责人、工厂车间主任来校召开座谈会,反馈毕业生就业情况。学校以此为参考,与他们商量下一届学生的教学计划,保证毕业生都是企业所需的技能人才。此外,学校还会邀请一些企业的技师、高级技师到校讲课,帮助学生提高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实际岗位需求。这样做的目标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就业!”

  “一技傍身天下行!”这是院长郭敏雄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们学校一再强调技能,技能和就业是相关的,只要有了过硬的技能,就业就不成问题。所以,学校非常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郭院长告诉记者,“现在许多技工院校偏离了以培养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的路线,这是非常危险的,技工院校要想实现高质量就业,必须以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主。我们能够在世赛中能夺得一枚银牌,就是因为学校始终谨记‘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的理念。今后,学校将旗帜鲜明地坚持这一理念,要做得更好。”

  “学生就业好不好,就业质量高不高,不是我们说了算,要让第三方机构进行公正评价。”院长郭敏雄自信地说。据第三方机构对该校的就业质量评估报告分析,该校毕业生每年的专业对口就业率都在83%以上,毕业生第一年薪酬在3000元左右,有的高达5000元,整体就业形势不错。每年的就业质量报告给学校每年的招生计划提供了参考,借此增多或减少某个专业的招生人数,或是调整教学计划。如果某年的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偏低,他们会认真分析原因。如果是行业影响,学校会减少招生;如果是学校教学质量问题,他们会改进教学。

  “以就业为导向”的指挥棒为学校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果,解决了一些技工院校存在的招生难问题。“来我们学校就业不成问题,一些企业想要我们的毕业生,提前一年就得与我们联系好。我们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呀!”郭院长自豪地说。

  实训讲究实在

  “这次我们的机电一体化项目能够在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得银牌,与我们平时扎实的实训不无关系。”院长郭敏雄肯定地说。

  该校的实训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两个模块。为了搞好校内实训,他们舍得花本钱,先后投入两亿多元进行设备购置、设施建设,保证实训工位充足,实训材料足够,让学生不出校门,在校内就可以完成实训。为了搞好校外实训,他们与100多家企业达成了校企合作意向,完全满足了学生校外实训需求。

  针对不同专业,他们采取不同实训方法,对症下药,保证实训效果。例如,对于该校的机加工专业,学生的实训大部分是在校内完成的,即企业直接把产品拿到学校里面来加工,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进行实训,即“校中厂”。还有一部分专业的实训则不同,学生先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进行一些校内实训,达到一定熟练度以后再到企业锻炼。到企业后分为两个阶段实训:第一阶段先是熟悉企业的生产环境、流程,以及岗位所需要的基本素质等,第二阶段再开始在企业顶岗实习。无论校内还是校外实训,学校都保证学生的每一次实训紧贴社会实际需求,紧贴企业生产实际。

  学校对于学生实训高标准、严要求,实实在在。同样,对教师的实训也不含糊。“我们学校要求教师每两年就要到企业接受培训实习,教师到企业锻炼,还会有一定的奖励,例如可以带一个课题下厂锻炼等等,日常教师要想评职称、晋升等都必须有企业实训经历。”

  “技术要与企业接轨!”为了实训的技术及时与企业接轨,他们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请企业的师傅专门到校授课,现场教学,派老师到企业学习新技术。“就拿这次世界技能大赛来说,指导教师魏海翔来学校之前就一直在企业工作,有几十年的企业工作经历,在日常对学生训练过程中,他会把企业当中一些实际问题引入教学,引入实训。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就能接触到真实的企业案例,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练习。”郭院长介绍说。

  教改追求实效

  “我们世赛取得的成绩在某种程度上检验了我们的教学改革,给了我们足够的信心。作为市级的技工院校,能够在世界技能大赛的舞台上取得奖牌,也证明了我们学校平时的教学是扎实的,教学改革是有实效的。”院长郭敏雄高兴地说。

  “教学改革不能因改而改,一定要为追求实效而改!”郭院长坚定地告诉记者。正因为这样,该校的教学改革一直在做,没有停歇,并且在广东省教研方面也是排在前几位的。

  “世界技能大赛对我们下一步的教学改革也是一个促进。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并把世界技能大赛的成果应用到我们下一轮具体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去。我们要统筹兼顾,一方面,按照企业实际的用工需求改进我们的教学;另一方面,把世赛那一套东西跟我们实际教学结合起来,改善我们的技能教学。”

  接下来,他们将认真总结世赛经验,把世赛经验融合到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包括世赛的规则、项目、难易程度等,都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有所涉及,并且做一些针对性的训练,保证在校学生都能领会世赛理念,以世赛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技能。

  “您如何解决好一体化师资培养的问题?”记者提问。

  “以前我们引进教师基本上都是大学毕业生,现在引进的教师不仅需要大学毕业生,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从企业引进的,他们有多年企业工作经验,技能突出,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实践。今后,我们会继续扩大这部分教师的引进力度。”院长郭敏雄回答。也许正因为学校注重企业师资的引进,才使他们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广受企业欢迎和追捧。

  “我们的教学接地气,学生也接地气,所以毕业生受欢迎。”为了这些“接地气”,他们在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上也以中山市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实际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参考。“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这么好,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们始终向中山市经济发展靠拢,始终坚持为中山市当地经济发展服务。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结合中山当地实际,稳步推进,继续发展。”郭院长风趣地说,“任何时候都要把培养的学生‘落地’,这个地就是中山市。做事就要实实在在,同样,培养的学生也要实在。”

  “加大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锻炼,也是下一步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应该加强的。”郭敏雄若有所思地说,“这次机电一体化项目获奖,在学校掀起了人人想参与世赛的信心和热情。世赛考察的是选手的综合素质,不仅需要选手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还需要选手有很强的心理素质。大赛过程不是1天,1个小时,而是连续4天,这对选手的耐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加之,在比赛的过程中,比赛场地周围会有许多人参观,还有比赛过程中评委的一些不公平的对待等,都会影响选手的正常发挥。因此,学校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加大对学生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锻炼,以世赛的标准严格要求,培养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都过硬的技能人才。这样的人才,我想企业也是非常欢迎的。”

  用“实”接轨“中国制造2025”

  “这次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奖,给了我们更多的信心。世赛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我们用心做事,就可以参与到世界的技能大舞台中来!”院长郭敏雄自豪地说。

  “世赛之后,学校的技工教育如何与中国制造2025接轨,谈谈下一步的规划?”对于记者的疑问,郭敏雄侃侃而谈,“我们现在也在做学校的‘十三五’规划。第一,我们要根据当地产业的发展,与其融合在一起。如果不与当地产业发展结合,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不落地了。所以,我们必须与当地经济发展趋势和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第二,必须在‘就业为导向,技能为核心’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的培养体系、专业的把握、设备的采购等都要服从于专业的需求。学校在这一方面要做更多的探索,真正让学校走向社会、融入产业”。

  “您的座右铭是什么?”记者追问。

  “追求卓越!我们要办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有所作为的、为当地子弟就业有所作为的技校。”院长郭敏雄简练作答。

  “您对老师、学生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记者问。

  “实实在在做人,老老实实做事!”院长爽快作答。

  “您当校长几年了?”记者继续追问。

  “10年了。还先后当过老师、乡镇教委办主任,在教育的很多岗位工作过。”

  “如果让您用一句话结束今天的采访的话,您想说什么?”记者最后发问。

  “办学校要实实在在!要为当地经济发展、当地就业有所作为!”实在人郭敏雄再次实在地作答。

  文/本刊记者 杨生文 靳静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