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控机床实训一体化教学改革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数控机床,实训,机械
  • 发布时间:2015-11-02 15:30

  摘要:数控机床以高精度、高效率以及高度自动化在机械工业生产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数控机床教学过程中,实训教学至关重要,而现有的教学方式很难满足企业对专业技术的要求,因此,各技工院校应该进一步加强数控机床实训一体化教学改革工作,提高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本文就数控机床实训一体化教学改革提出建议。

  关键词:数控机床 教学 实训一体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数控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机械制造行业中。数控机床成为一门相当重要的课程,整个实训过程中,有较高的理论编程要求与较高的技术操作能力要求,使得数控机床实训一体化教学成为了重点探究内容。针对这一问题,需要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加强对教学大纲的重组

  随着机械制造行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高精度、多轴化、智能化等名词已成为了专业技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此同时,负责实现这一目标,培养高技术人才的技工院校专业教学大纲等也应不断改进与创新。职业教学模式的深化改革内容要凸显的就是技能教育。现今,技工学校内数控机床实训一体化的教学内容、教学层次等还应紧紧围绕这一主体展开,不断探索出符合企业发展的项目与单元教学、情境教学、模块教学模式,丰富职业教学方法。

  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在整个过程中均应直面企业需求,紧跟数控技术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向。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将多功能、多轴、交流伺服系统应用于柔性制造单元,把柔性制造系统广泛应用于教学中。同时,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不可限定课堂理论教学中,还应通过不断实践,采用仿真演示的课堂教学模式,强化机床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训实践时间,确保学生娴熟的掌握数控铣床、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等机床的具体操作。学生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积极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等,鼓励其积累经验,培养专业技能。校方应与企业相互交流、合作,定期向企业咨询,了解企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性人才,并对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进行改进和完善,不断让企业成为技工院校数控技术人才的主要培训、实践场所。

  二、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技工院校在今后相当长时间段内均需以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技工院校在人才招聘方面将学历视为选聘的关键标准,但不少有较高学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是过度重视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经验。教师虽也进行职业教育培养,但时间短,实践经验不足,示范操作教学经验缺乏,影响了最终的实训教学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校方从企业内聘进了一批专业技能较强,实践操作能力较高的技术人员到实训课堂担任任课老师,但却因学历较低而受到学校内高学历老师的歧视,薪酬、待遇等也与校内其他高学历教师形成差距,影响了这些人员的积极性。

  实训教学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生产技术的主要环节,整个教学过程都要求将技能教学搬入实训场地内进行,出现了教学环境、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改变。判断是否是一名优秀的数控机床实训教师,不仅是要看能否熟练的讲解出数控机床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看其是否能够正确示范、讲解数控机床的结构,了解数控机床的加工对象与加工特征,程序编制的应用,机床操作的技术要点以及简单的故障排除方法,是否懂得两种或多种自动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累积经验,丰富自身知识。因此,技工院校内还应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定期组织人员学习、培训,或让他们到其他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参观,与院校老师进行经验交流,让他们掌握更多新的教学方法,累积更多教学经验,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

  三、保障实训设备的利用效率

  长期以来,技工院校均较注重实训基础的建设,为实训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尤其是在江浙一带的技工院校内数控专业实训教学设备利用率相当高,学生均能在教师的一对一指导下,完成各自的实训任务,并通过系统考核与培训,合格后方可取得职业技能资格等级证书,最后才能参与到工作中。

  数控机床实训课堂的管理制度也严格按照企业实际操作来进行,可让学生更快地适应企业内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更利于学生职业道德的提升和实践意识的增强,缩短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工作的磨合过程。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必须以大纲要求为参照,进行各项技能的学习,从而真正理解机械制造的本质含义,掌握数控机床各类操作方法。

  数控机床是当前技工学校的重要课程之一,现行的教学方案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此,需要进行教学改革,实现数控机床实训教学一体化改革,加强理论与实践知识的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企业培养更专业、综合素质更高的人才。

  (作者单位:山西省阳泉高级技工学校)

  文/陈华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