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I/O口应用一体化教学实例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单片机,教学,职业院校
  • 发布时间:2015-11-02 13:59

  摘要:本文通过单片机控制的十六路霓虹灯教学项目的设计,介绍了如何突破单片机课程中的I/O端口的教学难点,全面阐述了一体化教学的全部环节。

  关键词:I/O口 单片机 一体化教学

  单片机技术一直是我国中等、高等职业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必修课程。单片机I/O口应用是课程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突破重点、化解难点。

  一、一体化教学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是我国中等、高等职业院校主要提倡的教学模式,将有效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教学融为一体,以项目教学形式体现出来,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其日益成为主流的教学模式。

  二、单片机控制的十六路霓虹灯的项目设计

  单片机的主要控制功能是通过单片机的I/O端口按不同时序输出不同的高低电平控制外部电路实现特定的功能。为了降低学习难度,项目设计尽量简单明了,同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安排。

  1.总体教学设计

  教学中的单片机AT89S52共有4个8位并行I/O端口,分别是P0、P1、P2、P3口,共32个引脚。这4个I/O端口的电路结构不完全相同,实际使用时也有区别,在教学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利用不同的外围电路突出这4个I/O端口的结构特点,实现输入/输出的功能。四路按键输入电路和十六路LED显示电路是人机交互的基本电路,根据项目教学的需要,正好可以利用I/O端口设计项目,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I/O端口的差异、特点、应用电路作为难点内容讲授。

  2.硬件电路教学设计

  单片机输入电路一般分为独立式键盘电路和矩阵式键盘电路两种,独立式键盘电路直接用I/O口线构成一组相互独立的按键,接口和编程都比较简单。矩阵式键盘电路按行列组成矩阵,通过扫描识别按键,接口和编程都比较复杂。为了降低教学难度,该教学项目采用独立式键盘电路。

  硬件电路设计完毕后,可用电子电路仿真软件Proteus绘制电路原理图,为后续单片机仿真教学铺下基石。

  3.应用程序教学设计

  完成了硬件电路教学之后,就要进行应用程序教学。程序编写必须结合硬件电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电子电路仿真软件Proteus仿真教学。但是一定要循序渐进,从点亮1个LED到点亮8个LED、16个LED,然后讲解单灯闪烁、八路霓虹灯、十六路霓虹灯的各种程序编写方法,再讲解键盘输入电路的识别原理和控制方法,最后将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综合应用,实现可控制的十六路花样霓虹灯。

  三、产品安装与调试教学设计

  单片机产品在工作时需要硬件和软件同时正确才能工作,项目教学可以采用电子电路仿真软件Proteus仿真教学,但是不能代替单片电路的实际制作与调试,因此在单片机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实际的采购元件、焊接电路,调试产品。

  1.根据硬件电路图,列出元件清单,采购元件

  所用元件可以到附近的电子市场采购,如果学校附近所用没有电子元件市场,可以到网上采购。

  2.根据硬件电路图,焊接电路

  学生拿到元件后,首先要测试元件质量的好坏,然后进行焊接。我们提倡使用万能板焊接产品,这种教学模式可以锻炼学生的识别电路原理图的能力,还能深入理解单片机硬件电路及外围电路,为编写程序打下基础。

  3.产品调试

  用ISP下载线把单片机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在正常情况下,接上电源(或者插上了USB接口的ISP下载线)后,就可以通过4个独立的按键控制十六路发光二极管输出不同的霓虹灯显示方式。

  如果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我们就应该从下面几个步骤来检测硬件电路。

  (1)观察法:检查每个元件是否安装正确,特别是轻触开关、单片机、发光二极管、电解电容等元件引脚焊接是否正确。

  (2)电阻法:根据原理图检查每条线路是否正常连通,可用万用表电阻挡检测每处GND是否和电源负极接头连通,检测每处VCC是否和电源接头连通,检测元件引脚与元件引脚的每条线路是否导通,确保所有连线电气性能良好。

  (3)电压法:用万用表直流挡检测电源电路、复位电路、程序存储器选择电路等基本电路是否正确。

  (4)波形检测法:用示波器检测振荡电路是否工作。

  教学实践表明,我们经过以上步骤的检查、检测后,基本上就可以排除故障,实现预定功能。经过整个项目教学后,学生掌握了单片机I/O端口的具体应用。

  (作者单位:江西省冶金技师学院)

  文/刘星慧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