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财经商贸类专业统计基础知识教学改革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财经,商贸,金融
  • 发布时间:2015-11-02 14:21

  摘要:统计基础知识是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但是,由于中职生源质量的下降和教学时数的减少,很多学校统计基础知识这门课的教学效果不佳,有的学校甚至干脆把这门课砍掉了。本文提出,在当今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统计基础知识这门课不仅不能停开,而且可以通过教学改革走向复兴。

  关键词:财经商贸类专业 统计基础 教学改革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统计方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几乎所有的领域都和统计息息相关。本文仅从财经商贸类专业出发,谈谈中职统计基础知识的教学改革。

  一、教学现状分析

  1.学生认识不到位

  一提到统计,很多学生都认为统计和数学没有什么两样,课本里面都是公式、图表、计算题,枯燥、无味。而且学生始终认为他们是来学会计、市场营销、金融、证券的,统计和他们的专业没有联系,对他们考证、考级也没有作用。所以,他们认为统计基础知识这门课学不学无所谓。这也是很多学校为迎合学生要求而停开这门课的原因。

  2.教材和专业联系不紧密

  现行《统计基础知识》教材的内容很少甚至几乎没有提到与财经类相关专业的联系。在教学内容上,多是以统计工作过程为主线,介绍了统计概述、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指标、时间数列、指数、相关与回归分析、抽样推断等内容,很少介绍统计方法在会计、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审计、管理会计等课程中的应用。

  3.教师很少挖掘统计知识在财经商贸类专业领域的应用

  由于很多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缺乏,或者基础课教师过多,多数学校的统计课程都是由数学教师兼任,或者由数学教师转岗任教。这就导致了数学教师喜欢从自身专业出发,把财经商贸类的统计课程当成数学课来教,把教学重点放在公式的推导和证明,重视数理统计的讲授。即使是专业的统计教师,也很少有意识地将统计方法的讲授与财经商贸类专业领域的内容相结合,很少注重统计方法在财经商贸类专业领域的应用。

  二、改革教学方法

  1.强调统计和财经商贸类专业的联系,上好第一节统计课

  几乎所有的教师都知道,第一节课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上第一节统计课的时候,要先让学生们了解统计这门课,让他们知道统计基础知识这门课程是财经商贸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好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证券投资、市场预测与分析等课程的基础。不能让学生先入为主,认为统计就是一门数学课,而要让他们一开始就认识到统计这门专业基础课的作用。

  2.在教学过程中,举实例讲解统计方法在各专业中的应用

  俗话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所以,在财经商贸类专业的统计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钻研本专业领域的知识,而且还应该多学习一些财经商贸类专业的知识,了解有关财经商贸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及知识体系,并且有意识地将统计方法的讲授与财经商贸专业领域的内容相结合,注重统计方法在各专业领域的应用。

  例如,在教授《统计调查与整理》这一章时,我们可以举例讲解统计调查与整理在市场调查与分析中的运用,可以举实例讲解问卷调查法、街头拦截访问法、互联网访问法等。在介绍加权算术平均数时,可以举例讲解财务会计中存货的后续计量方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在讲到线性回归分析时,可以举例介绍线性回归分析法是财务管理中资金需要量预测的主要方法之一。

  其实,只要统计教师肯花时间钻研统计与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因为统计学的本质就是一门方法论科学。

  3.加强集体备课,编制校本教材

  单个教师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不是每个统计教师都是通才,只有与各科教师集体备课、集体讨论,才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通过集体备课,统计教师能开阔眼界、理清思路,上课的时候就会信手拈来,很好地把统计方法灵活地应用于财经商贸类各专业的课程中。这样,学生们学习统计基础知识就不会感觉枯燥无味、学与不学都一样了。通过长时间的集体备课,逐渐积累,编写一本适用于本校学生学习的统计基础知识课程校本教材自然就会水到渠成。

  三、小结

  统计基础知识教学应针对财经商贸类各专业的自身特点,加强与财经商贸类各专业的联系,注重统计方法在财经商贸类各专业的应用,以培养学生的统计应用能力为主线,对现有统计基础知识教材内容进行大胆改革,编写适合各专业学习的校本教材,从而使财经商贸类各专业的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统计的重要性,增强对统计这门课的兴趣,学到真正能够应用于实践的统计学知识。

  (作者单位:阜阳工业经济学校)

  文/江华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