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中药制剂分析课程改革初探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中药,课程改革,化学
  • 发布时间:2015-11-02 14:47

  ——以药物分析与检验专业为例

  摘要:本文立足于技工院校初中生源五年制药物分析与检验高级工职业标准,结合中药制剂分析课程自身特点,综合考虑笔者所在学院药物分析与检验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性,通过初步实践,对中药制剂分析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提出了适应药物分析与检验专业教学目标的中药制剂鉴别和中药制剂含量测定两门一体化课程方案。

  关键词:中药制剂分析 课程改革 一体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2015年一级课题“《中药制剂鉴别》一体化课程学材开发研究”和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协会2015年重点课题“《中药制剂鉴别》一体化课程开发与教学资源库建设”(课题号2015072)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药制剂分析是为中药质量控制技术不断提高和中药走向世界而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特点是理论知识广而深,实验内容繁琐。近年来,笔者所在学院药物分析与检验专业开设了这门课程,为了更好地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零距离”就业,我们对该专业中开设的中药制剂分析课程进行了初步改革。

  一、提出一体化课程的设想

  首先,我们注意到中药制剂分析课程将中药制剂检查、含量测定、各类成分分析、定性鉴别综合在一起,这样造成了理论知识量大,实验内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其次,考虑到目前学生的基础知识较薄弱、综合技能水平不高的情况,一门课程中涉及知识点太杂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再次,学院药物分析与检验专业中的中药制剂分析课程仅是本专业其他课程的有益补充。最后,我们还要考虑到将学校现有教学设备和实训场地改造成企业中药制剂分析岗位具体场景的可行性。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以《中国药典》对中药制剂的分析项为主线,主要以各分析项涉及的分析仪器、学科知识、操作技能为分类依据,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最终我们通过分类,将中药制剂分析课程重新优化设置,形成了中药制剂鉴别(110课时)、中药制剂含量测定(110课时)两门一体化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标重新定位

  中药制剂分析是综合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中药制剂学等课程知识和技能的一门应用型课程,该课程教学目标的改革要充分体现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有效对接。考虑到学院药物分析与检验专业中的有机化学课程涉及的实践较少,分析化学理论和实践内容较多,中药制剂理论课程已开设,中药化学没有开设等因素,进行一体化课程改革后该课程知识目标应包括中药制剂鉴别和含量测定项目相关理论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等;能力目标包括能正确理解和执行《中国药典》《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等药品标准,能对药品优劣、真伪、纯度等进行检测,能正确使用薄层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素质目标主要包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三、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根据《中国药典》将中药制剂鉴别项定位在对中药制剂进行定性鉴别方面,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所涉及的分析仪器及装置主要有薄层色谱仪、紫外分析仪、回流装置、蒸馏装置和显微镜等,相关学科主要是有机化学课程,提升的技能主要有溶解、过滤等,新掌握的技能主要有中药制剂鉴别岗位准备、取样、前处理薄层色谱操作等。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将六味地黄丸的鉴别、柴胡口服液的鉴别、银杏叶片的鉴别经过典型工作任务教学化改造后形成项目,再进行一体化设计,从而形成了中药制剂鉴别一体化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容量和需要掌握的操作技能难度与学生的综合素质比较匹配。

  将中药制剂含量测定课程定位在对中药制剂进行定量测定方面,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所涉及的分析仪器主要是气相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相关学科主要是仪器分析课程,提升的技能主要是中药制剂取样、前处理等,新掌握的技能主要有气相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维护保养(药物分析专业中开设的药物色谱分析课程中已经学习过仪器的操作)、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配制。因此,本课程设计了三个任务,分别是六味地黄丸中马钱苷的含量测定、牛黄解毒片中黄芩的含量测定、十滴水软胶囊中樟脑含量的测定。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色谱分析中标准曲线法和内标法定量分析的过程和数据处理。

  参考文献:

  [1]郭冬艳.中药制剂分析现状与面临的困难[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9).

  [2]区门秀.浅谈中药制剂分析技术实验教学[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

  [3]何凡,英锡相等.浅谈中药制剂分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

  文/狄敬旭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