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学生管理工作,实现技能兴国梦想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职业,历史,传统文化
  • 发布时间:2015-11-02 11:28

  ——部分技工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经验谈

  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取得可喜成绩的鼓舞下,全国技工教育迎来了崭新的局面,在技术教育新形势下对学生管理方法进行认真探索,十分必要。

  学生管理工作是技工院校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技工院校对学生的管理是否得当,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这将直接影响到技工院校的教育质量。近日,在《职业》杂志社举办的第四届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创新培训班上,针对“我的学生观”这个主题进行了专题讨论,7名学员代表本单位介绍了管理学生的经验方法,以此为契机,本刊记者走访多家技工院校,了解近期技工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听取他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上的困惑以及做法,以期为其他技工院校提供借鉴。

  现状:不容忽视

  近年来,技工院校招生不理想的情况一直没有大的改观,招生途径也不尽如人意,所招的学生大都是通过各级选拔淘汰之后进入技工院校的,因此生源质量不容乐观。加之一些学生家长受传统影响,对技工院校认识片面,送孩子到技工院校学习是无奈之举,所以招来的学生往往存在学习成绩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纪律观念淡薄、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文化知识基础差,自信心不足。技工院校学生文化知识基础差、素质不高这是现实。大多数学生都是被层层选拔淘汰下来的,或者来自社会失业人员。他们普遍学习热情不高,自信心不足,加之社会上一些片面的观点,导致他们缺少自我认同,总感觉不如别人,容易产生自卑心理,长期下去,恶性循环,学生学习缺乏动力,文化知识基础越来越差。

  二是主动学习意识薄弱,学习动力不足。技校学生没有升学压力,而不少技工院校也对学生实行就业安置,导致学生在思想上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安于现状,厌学情绪严重,往往会养成迟到早退、上网、旷课等不良的习惯,学习动力严重不足。

  三是自控能力差,自我约束力不强。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被父母宠着,凡事“衣来张口,饭来伸手”,自控能力差,最终往往养成自私、冷漠的性格,凡事爱走极端,自我约束力不强。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时期的他们,做事爱冲动,这些对于他们以后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往往产生不良的影响。

  四是逆反心理严重,心理素质较弱。技工院校的学生大都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往往逆反心理严重,喜欢追求自己认为的个性,爱和父母、老师唱反调,对待事情没有明显的辨析力,一意孤行。加之他们阅历尚浅、抗压能力弱,在困难来临时很容易遭受打击而一蹶不振,心理素质极度脆弱。

  方法:亟待改进

  技工院校如何才能改进学生管理工作?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如何创新方法才能更好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通过专题研讨及采访,以下几所院校提出的管理理念、方法和经验,值得学习和参考。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廷:管理就是服务。

  “我们学校本着‘服务’的精神去开展学生工作。所谓服务,有两层意思:第一,服务学生的成才。作为学生工作管理者,要进行换位思考,始终站在学生家长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培养学生成才。第二,服务学生的就业。学校作为培养学生成才的主阵地,要在日常教育中始终结合新经济常态的大局势,结合社会发展要求,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努力适应社会需求。

  再者,我们学校的管理注重创造条件去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一是完善学校办学水平、师资水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得到各项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完善制度保障。所有的教职员工都要按照章程去工作,要按规矩做事,争创一个秩序井然的良好校园环境。”

  济南市技师学院机械系书记郭光萍: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件大事,我们学校非常注重学生管理工作。在学校,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开展学生工作,并且把这一原则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好学校日常的管理工作。”

  西安工程技师学院副部长刘旭辉:快乐学习,幸福生活!

  “作为一个有着57年办学历史的老牌学校,我们管理学生所坚持的理念就是:快乐学习、幸福生活!这一理念覆盖学校全体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过程,学校也曾经进行过许多尝试,最后选择这一理念开展工作,是因为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让他们在积极愉悦的氛围里增长知识,幸福生活。”

  朝阳工程技术学校学生科长冯继轩:爱每个学生,把学生当天使!

  “我们学校始终铭记:爱每个学生,把学生当作天使!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我们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也是这样做的,把学生当作天使去对待,给予他们应有的关爱。学校每年都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把“弟子规”引入日常的教育中,教导学生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做一个学会感恩的人,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山东济宁市技师学院系副主任赵晶: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是我们对待学生的态度,也是日常开展教学活动的准则。我们始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亲人去对待,给予学生一定的权利和工作上的权限,在日常的各项检查中,把学生当作工作的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更负责任地去完成每一件事。”

  广东省技师学院副院长吴伟烈: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方位服务!同时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

  “要设身处地和换位思考,充分认识到‘一个学生只是班里的几十份之一,却是家庭的全部’,因此学生管理必须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方位服务!同时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

  学校在管理过程中,要求教职员工学会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想学生所想。从学生入学到毕业,要坚持全过程管理。我们学校管理学生工作秉承“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方位服务!”的理念,这一理念也得到省内同行的认可。在管理学生的同时,让他们自己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不断地成长成才。”

  厦门技师学院副院长黄曼霞:让学生阳光、豁达、开朗、上进!用一个母亲的心态对待学生!

  “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首先要有一个阳光、豁达、开朗、上进的心态。这样,在与学生交流时,才会引起学生共鸣,从而带动学生也养成乐观、开朗、上进的心态。再者,学生管理是一项复杂琐碎的工作,作为教育者始终要铭记‘把不得已变成大欢喜’,调整好心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最后,要用一个母亲的心态去对待学生,想学生所想,为学生踏实服务,才会得到学生、家长的认可,工作才会做得圆满。”

  未来:与世界接轨

  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我国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获得5金6银3铜和12个优胜奖,创造了我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的最好成绩。9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北京召开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总结会,尹蔚民部长在会上表彰了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的获奖选手及技术专家团队并颁发了奖金。其中金牌获得者每人奖励20万元,银牌获得者每人奖励12万元,铜牌获得者每人奖励8万元,优胜奖获得者每人奖励3万元。获得金、银铜牌以及优胜奖的技术团队也分别获得20万元、12万元、8万元和3万元的奖励。

  世界大赛充分证明了我国近年来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绩,也说明了国家对技能人才的的高度重视,“技能成才”不再是一句空话,技能兴国的梦想正在实现。

  面对新形势,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技工院校在世界技能大赛后应该如何进一步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这是值得每一个技工院校认真考虑的。学生是技工院校的主体,把学生培养成为世界一流的技能人才是每个技工院校的梦想,因此,技工院校要立足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全面做好新时期的学生的管理和培养。

  首先,要以生为本,针对学生特点开展管理工作。学生管理工作是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基本方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新时期,技工院校学生具有新的特点。因此,技工院校要深入研究学生特点,借鉴各种先进经验和方法,针对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让他们早日技能成才。

  其次,要不断创新,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代在进步,形势在发展,技工院校开展学生管理工作要与时代同步,当前,“互联网+”模式的兴盛,要求所有的工作都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学生管理也不例外,对于技工院校来说,就是要求在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灌输互联网思维的模式,利用互联网建立健全各部管理方式,同时要求学生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要秉持高效的原则。技工院校的学生大多数纪律性比较差,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方式管理学生,可以转变他们这种自律性差的毛病,有利于学生养成高自觉性、自律性,向高技能成才方向迈步。

  第三,要不断借鉴先进经验,汲取各家之长,与世界接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我国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与其他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许多不足之处。纵观那些技能大国,无一不是重视技能成才培养、大力弘扬技能兴国,其体制、机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因此技工院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在学生培养与管理方面也就必须接轨世界发达国家,在学习其他发达国家的学生管理经验基础上,认真总结自己的不足,制定适合自己学校发展、适合技能成才的学生管理制度与模式。

  总之,学生管理是技工院校的工作基础,是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石,要培养优秀毕业生,培养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就需要技工院校认真总结、不断学习,为技能兴国添砖加瓦!

  文/本刊记者 靳静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