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生职业培养 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技校,实习,就业
  • 发布时间:2015-11-02 16:23

  摘要:作为“技校-高级技校-技师学院”一路发展而来的技术类院校,淄博市技师学院的校企合作工作已开展了多年。本文旨在总结和探讨校企合作开展过程中在沟通合作方面的一些有益尝试,借以提升技师学院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关键词:校企合作 技师学院 职业素养

  作为老牌技工院校,多年来笔者所在学校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但学校的合作项目更多的是与企业间的交流沟通,主要围绕教师层面进行,再通过教学过程转化传递给学生。这样在整个校企合作的开展过程中,学生缺乏对企业生产实际的直观认识,学习没有明确目标,主动性自然也不会高。学习内容与生产实际的脱节也给用人单位带来很大的困扰。所以技工院校应当立足于增强学生与企业相互间的了解和认同,帮助毕业生平稳实现从学生到职工的角色转换。简言之,就是立足于学生的职业培养。

  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最终目的应是为了更好地将我们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与企业生产实际相接轨。学生才是维系校企双方的纽带,也是校企合作工作开展的关键。经过校企双方通力合作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像新鲜的血液从一条动脉(学院)流向另一条动脉(企业)。它带动的不仅是人力的传承,更是文化的传承和信任的传承。这一切将成为校企双方进一步合作的坚定基石。

  如何立足于学生的职业培养,提升他们在校企合作中的能动性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入学教育期间的启蒙教育

  入学教育期间,除军事训练外,应留出专门时间介绍本专业主要就业单位的情况。通过简单形象的介绍,诱发学生对自己未来的思索,引导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有的放矢。

  二、学习生活期间的“曝光效应”

  曝光效应(the exposure effect or the mere exposure effect),是一种心理现象,指的是我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基于曝光效应,在学生在校期间,我们也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增加企业的“曝光率”,在学生内心为企业“加分”。

  第一,通过与企业多方联系,逐步建立企业信息库,将启蒙教育阶段提到的“结合点”进一步细化。

  第二,企业选拔优秀员工担任专业导师与高年级班级“结对子”。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导师可以将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与同学们分享,也可以把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拿出来共同研究。校企双方可以协商,采取勤工俭学、节假日/假期实习等方式组织学生到企业实践,发掘培养优秀学生。

  第三,积极引进就业单位参与教学设备、实训条件的升级更新。通过校企双方合作建立“XX实训室”“XX课题”等形式进一步强化企业对学生的影响,同样也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企业的适应能力。

  第四,宣传活动中增加企业文化元素。例如,组织以企业命名和赞助的“技能竞赛”“文体活动”;文明标语中增加企业宣传口号和标示;结合上文的“结对子活动”或工学结合等其他活动,组织优秀员工与学生开展座谈,有针对性地选拔学生参加企业各项评选、企业年会等。

  三、顶岗实习期间的“循循善诱”

  经过几年的学习,学生身上已经留下了企业的些许烙印,等到顶岗实习时,他们将面临第一次考验。有的学生学习期间对岗位的技术含量期望过高,不愿脚踏实地从一线做起。有些学生习惯了学校的生活节奏和规章制度,不适应企业相对严厉的管理方式。这时就需要带队老师和班主任进行适当的引导。

  第一,学习期间对企业的了解和知识的储备是为了整个职业生涯打基础的,可能在刚刚入职时优势不是那么明显,但是长期的积累正是为了机会来临时的爆发,“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只有自身能力过硬,机会到来时,你才能把握住。

  第二,实习不仅是对技术能力的锻炼,更是完善人格、磨炼意志、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一步,是就业前的必要准备。

  第三,要正视面对的挫折。企业不同于学校,面对同样问题时,处理起来的价值观可能会不一样。所以,在遇到困难、发生冲突时,要珍惜带队教师的指导和缓冲作用,然后仔细反省,不要盲目归因。

  第四,要发挥前文“学习生活”期间发掘培养的“种子选手”的作用。经过前期的积累,来到实习阶段肯定要对他们委以重任,通过这些榜样的作用,再加上引导同学们对学习生活期间各自的表现进行对比反思,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实现自我提升。

  总之,在全社会面临就业难的大环境下,学生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可以是检验技能教育工作成败的试金石。良性的校企合作可以提升技师学院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将大大提高他们踏入企业后的适应能力,跳槽、离岗等现象也将大大降低。这样,企业得到了学校的技术支持和稳定的人力资源,学校则拥有了准确的市场信息和优质的毕业生安置渠道,必将为校企双方的进一步合作注入新的动力,校企合作的道路将会越走越宽。

  (作者单位:淄博市技师学院)

  文/陈康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