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阅读教学多元化

  1.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1983 年由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的发展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是指任何一个人的智能不像传统教育中所说的那样简单,仅仅限于语言智能与逻辑数学智能,除此之外,还存在多种的智能。诸如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以及人际智能等。

  2.多元化理论指导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2.1 阅读思维的多元化。由传统教学观点的一元化到多元化是教学思维上的一项突破。这是参与人员必须首先确认的,即确认每个学生的智能都是多元的,现在的应试教学不利于开发学生的右脑,全面调动他内在的积极性和自身的多元潜能。我们推行这套理论方法的目的就是要使所有学生的所有智能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都发掘出来,使得那些单元智商高的学生考得更好,而考差了的学生仍能充满信心。最后不仅是获得了学校语文所读的课本知识,而且还获得了社会实践能力。因为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元的,这样培养出来不同智能强项的多元化人才都能符合社会需要。真正认证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观点。

  2.2 阅读目标的多元化。基于多元教学理论认定学生智能的多元化,那么每个学生的个性、感悟、智能的展现兴趣偏好都不能完全一样,如果用统一的目标去套用本身就不合理,也不符合我们一贯强调的“因材施教”的观念。

  所以目标多元化的实质是对于不同学生和他的智能强弱展现,应该赋予这门阅读课程中不同阶段的具体教学目标。从广义地讲,大纲所赋予“知识目标”的同时,我们还必须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能力目标”;完成考试要求的目标之外,还要求社会赋予的实践目标。新课程标准中已明确提出了这一点,即三维目标的明确,从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出了要求。总之,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统一目标最终还是满足不了不同学生具有的多种智能强项所产生的强烈求知愿望,也很难满足学生在社会实践方面的要求。

  2.3 阅读内容的多元化。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是主要的,但除了教材与此配套的教学参考书、补充读物一般比较开放和灵活,允许教师在一定范围内做出选择。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定的范围内进行选择,使选择的读物既符合教学目标同时又符合个人兴趣和爱好以达到较好的阅读效果。此外,结合学生多元智能的强项,还可以根据教师指导或自行寻找适合自己感兴趣的多种课外读物,以及深入社会实践必须学习的那些专业读物。

  2.4 学习方法是学习知识和掌握知识的重要工具,是入门的钥匙,是过河的桥梁。我们要坚持科学的观点,在语文教学中建立以学生为主题的新理念。我国中小学生课堂上的提问很少,因为他们从小就接受的是顺从教育,师长的话不容置疑,这对幼儿教育时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作为中学生我们一定要有创造性思维,有自己的看法。

  只有承认教学系统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才能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贯彻多元智能理论。因为根据多元智能教育理论,只有建立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才能在适当以保留传统教育优点基础上,全面吸收和开展实现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工作。此外,面对大量的参考教材和课外读物和课外读物,学生还必须善于结合教学目标,择优而读,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2.5 阅读测评的多元化。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阅读语文,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质量等方面的能力,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来检验他未来在运用这些阅读知识来最终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在当前教学中存在着侧重于单元智能测评倾向,过分着重于文字答卷和教材的文字内容,在中高考中仍存在着一卷定乾坤的现象,这对于那些语言、逻辑数学能力不强而其他智能较强的学生来说确实存在着实际的不公平。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传统的教学考试方法,脱离当前就业的实际。因为工作中的能力绝不是像教科书和考卷上那么简单,而众多的其它智能诸如理解别人的人际智能,了解自己的自我认识智能以及空间智能等缺乏的话,那就很难适应社会的实际要求了。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没有一个人所有智能都处于强势的,大多数人总是有几项弱。多元智能理论主张强化优势,而对于弱势智能予以补偿,使之由弱变强。

  实践证明,这种多元化的考试方法不仅增加了考试的公平性、合理性,而且还可以提高培养的成材率。能与社会要求相结合,可以在未来的专业工作中发挥强势,达到较高的成功率。

  尹如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