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班主任应具备的心里素质

  我们每个教师都知道: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更是学生得以前面发展的引路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不可低估,我从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谈谈我作为班主任这么多年来的一些自己的认识和观点:

  1.辅导差生,应具备耐心

  学习辅导也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合理利用辅导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如果教师忽视了这一环节,就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学的弹性。特别是对差生的辅导,由于差生基础薄弱,理解能力差,思维不够敏捷,不能很好地把握学过的知识,因此教师对他们的辅导务必做到耐心细致,不厌其烦。根据差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抓住各个知识要点,寻找基础知识的衔接点,由点到面,由面到点,耐心讲解,让学生较好掌握学过的知识。

  2.关心学生,应具备慈爱心

  由于学生自控能力差,明辨是非能力差,这就需要老师的关心和爱护。高尚纯洁的爱是教师和学生感情交流的桥梁,时开启学是心灵的钥匙,它可以使学生感到教师的温暖和老师的慈爱,激发学生刻苦努力的决心。

  3.对待学生的缺点,应该具备宽容心

  对待学生存在的缺点和错误,教师既要严而有格、严而有理、严而有度,更要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给学生改过自新的机会。班主任应该找出学生犯错的原因,分析学生的心理,认真了解和分析,让学生通过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评价,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4.做班级工作,应该具备自信心

  作为一名班主任,想培养一个蓬勃向上的班集体,首先要拟定好班级计划,确定好班级的奋斗目标,制定好班规,使班级具有正确的发展方向,有严明的纪律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其次,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也就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此外,更重要的是对班级工作要充满信心。优秀的班主任,用自己对工作的信心来树立起学生对班集体的信心,来换取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只有这样,班主任在班级中才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也就会水到渠成。

  总之,教师是园丁,班主任如同慈母。作为班主任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付出更多的爱心,才能结出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

  张梅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