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清体系的“质量”
- 来源:中国汽车界·汽车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上汽通用,SGM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21 15:13
一个好的开始,很大程度上就已经决定了一件事情的成败。
对于上汽通用来说,这个开始便是其体系力的搭建,在当年无数质疑的声音中,几乎可以算是美系车的“惟一代表”,上汽通用成立之初便整合了通用全球以及上汽集团最佳的硬件软件,并且极富前瞻性地成立了双方合资的泛亚技术中心。
随后,在一代代上汽通用人的努力下,它的成长越来越迅速,最终在2009年通用申请破产保护时,上汽通用创造了奇迹,不仅中国业务基本没有受到影响,同时,因为其在中国市场的表现,通用重组后保留的四大品牌之中就有在中国一枝独秀的别克。
现在,基于初创时期的良好基因和体系力,上汽通用的“自强”之路并未止步,10月23日,第十五届全国质量奖获奖名单揭晓,上汽通用汽车凭借业内领先的卓越绩效管理和企业综合质量与竞争能力,荣获第十五届全国质量奖(组织奖)。
这并不是上汽通用第一次在质量领域获奖,它曾经先后在2003年、2006年、2009年分别捧获“上海市质量金奖”,并在2014年赢得上海市质量管理的最高荣誉——上海市市长质量奖。此次成功登顶国内质量管理领域的“奥斯卡”,是对上汽通用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的“大质量”体系竞争力的认可。
在诸多新鲜概念充斥汽车圈的当下,质量看起来是一个有些“灰扑扑”的词汇,但事实并非如此,就像许多汽车品牌经常打的感情牌“致初心”一样,质量体系才是一个企业的命脉所在,无论是多么有创新力的产品,人们对于它的质量问题容忍度都是有限的,这是基础,也一样是核心。
未来,上汽通用在这一领域的坚持将持续见到成效,相比一时的追赶与模仿,这才是其走向未来更大成功的基石。
体系管控
上汽通用总经理王永清,就曾经负责过制造,他对于质量的理解显然更为深刻,在他看来,汽车产品最终呈现出来的质量,源头在于设计研发,其次便是供应链,“我们分析过一辆车售后质量问题的70%是由于设计、开发验证不充分或者是一些缺陷导致的,30%左右属于内部制造或者说是整个供应链的问题。
在这30%里面,又有80%以上是来自于供应链,包括一级、二级、三级供应商,而纯粹由内部制造方面产生的问题相当少。”
因此,对于上汽通用来说,其对于质量的管控就是一个汽车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管控,从产品的研发设计开始,到供应商再到生产制造,最终到客户手中,直到其生命周期结束。这一体系的庞杂可见一斑,而“全国质量奖”考核的正是这一体系能力。
据了解,全国质量奖依据国家标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综合衡量企业文化、战略、品牌、绩效结果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表现,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和“优中选优”的原则,是与日本戴明奖、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欧洲EFQM卓越奖齐名的国家级质量奖励,象征着中国质量的最高荣誉。
本届全国质量奖评委从卓越绩效模式的各个维度全面考核了上汽通用汽车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高度评价了其所具有的六大优势:良好的战略管理机制和流程、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涵盖优化组织结构和创新人才开发培养机制与技术核心能力储备和提升,以及全公司制造系统的精益生产与出色的信息化建设等。
王永清告诉《汽车人》:“SGM全球的车型标准是一样的,我们泛亚的开发验证体系跟全球都一样,因为泛亚也参与全球分工。但是我们也比较了一下,同样的车,在美国市场跟在中国市场,每千辆车故障表现,SGM要好于我们的母公司,也就是说我们SGM整个体系的能力非常好。因为我们在对中国消费者的理解上更有优势。”
据了解,上汽通用导入中国的所有产品都要结合中国的道路、油品情况和客户的使用做强化验证,其中发现的问题,上汽通用就可以在早期解决它们。“譬如,有一辆车我们在北京开的时候,杨絮、柳絮很多,它会堵住风口,水温就上去了,我们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就马上进行了改进。”王永清告诉《汽车人》。
在通用全球体系中,上汽通用也是标杆:“我们投产3年以上的所有的工厂,都通过了BIQ Level4(全球制造质量第四级)的评审认证,通用全球169个工厂中有有22家工厂获得了BIQLevel4的等级,上汽通用就占了4席,还有两家通过了现场评审,很快也会拿到证书。BIQ第一级是缺陷不出工厂,第二级缺陷不出车间,第三级是缺陷不出班组,第四级是缺陷不出工位,在工位上要发现问题并解决掉。”
能够做到这一点,与上汽通用质量管理与文化延伸到其一级、二级、三级供应商也有很大的关系,王永清表示:“因为一级供应商也是集成的,因此在供应链发生的问题主要是二级和三级,每一部车包括动力总成的零件,梳理出跟性能、安全相关联的供应商,我们有跨部门的团队,按照我们的整个体系流程延伸下去。开始是授之以鱼,帮他去做,去检查。我们现在是做到授之以渔了,教他工序、方法,建立他的体系、流程,包括人员的培训,这是我们整个的一套流程。”
现在这一高效率有保证的质量体系已经复制到上汽通用所有的工厂,武汉工厂便是一个案例,新英朗今年1月26日在武汉工厂投产,现在月销量在3万辆左右,几乎是立即进入加班加点的生产状态。而且武汉工厂运用的是新设备、新工艺、新人员,自动化率达到97%,在这样的情况下,上汽通用武汉工厂仍然保持了极高的水平,而体系力是实现这一切的关键。
正名“美系”
成立18年以来,上汽通用一直贯彻着和执行着这样的高品质质量体系,但它名声在外的还是营销。
这让制造出身的王永清颇为苦恼,事实上,其他德系、日系车企前来参观之后,也都赞不绝口,现在上汽通用已经组织多次工厂对外开放的项目,目前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在上汽通用看来,产品质量分为可靠性和耐用性,在质量方面并不存在“过剩”的概念,一切都要按照最为严苛的标准执行,譬如每一种车漆的应用都要经过至少两年时间的试验。
“一台最简单的雪佛兰赛欧的质量应该是和凯迪拉克最顶端的那台车子是一样的质量要求。在整个上海通用汽车制造质量体系上,不会为赛欧做一个质量体系,为凯迪拉克也去做一个质量体系,二者的质量体系是完全一致的。”这一点,中国的消费者感知是非常明显的,譬如上汽通用产品的内饰,完全没有美系车粗放的影子,其精美舒适度更加契合中国消费者的审美和需求。
对于德系与美系品质的对比,王永清也有些不服气:“大家谈到这一点,好像有一个固有的印象,就是美国产品的质量没德国好,实际上美国质量标准不低,德国人跟美国人的产业结构是完全不一样的,美国人的航天技术、电信技术、高端战斗机做得很好。中国老百姓是从最基础的生活能够接触到的东西产生印象,认为德国的质量水准更高,这是一个误解。”
此次,上汽通用获得“全国质量奖”无疑是对它们多年来努力的认可和褒奖,也是为它正名。
其实上汽通用能够做到这一点,非常关键的要素是,它可以在一个产品设计研发的前端就能介入,表达出中国消费者的需求,那么更适合、品质更有保障的产品自然是从根本上得到了保证。
这一优势便来自泛亚技术中心。
未来基石
在讨论进口、合资与自主产品之间品质的差异时,上汽通用提出了让很多人“诧异”的说法:“在三者之间,合资产品是最为优秀的。”这与人们印象中的进口产品代表着高品质完全不同。
王永清告诉《汽车人》:“合资企业一方面可以站在上百年发展的汽车巨人肩膀上学习,这个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这是为什么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之初我们是用市场换技术、标准。另外一方面就是基于对中国本土市场的深入理解。”
这要归功于泛亚。“比方说上汽通用和泛亚经过十几年的数据积累,在消费习惯、道路条件、油品方方面面的事情,我们和纯进口车厂比,做出来的产品更适合在中国的环境下生存。这决定了我们的产品要比海外这些纯进口的要好。因为,进口产品不是光针对中国来设计的,它是考虑全球的。另外一个最根本的事情,第一,我们的工厂比较新,采用的制造技术比较新。另外一个最关键的因素,我们的工人没有坏习惯,我们一定比他们好,不可能不比他们好。”
这一点不仅仅保证了上汽通用可以在通用全球产品质量中保持领先,同时在中国与竞争对手相比,也有了先天的优势。
“进口的品质一定更好,拿来的东西一定更先进”,类似的观点在近几年将受到严峻的挑战。
在谈到营销时,上汽通用副总经理施弘告诉《汽车人》:“过去这种拿来主义我看马上要过气了,就是过去一台车拿过来稍微做做就可以,但是当中国的创新,特别是年轻人在互联网、车联网这些上面的创新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他再也不会相信拿来的就一定是好的。如果你跟不上或者犯一个错误,人家两年变掉了,对于汽车企业来说将是致命的。”
对于质量,对于整个汽车企业的体系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中国的汽车行业从加入WTO以来便一直保持高增长的状态,即便犯错影响也不大,照样可以热销并且盈利,但现在市场的增量变得越来越缓慢,在一个总量越来越趋于稳定的蛋糕上,切哪一块就非常重要了。
上汽通用一直以来全产业链的布局,包括金融、Onstar应用等都处于业界领先地位,其对市场的敏锐度再加上泛亚技术中心的整合,“应该说,我们有其他厂家没有的特别的优势。”
王永清在“2020战略”中,也特别强调了产业链的延伸,在今后可以预见的更加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上汽通用可以更加从容一些。
本刊记者/安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