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引文件发布 管理会计发展有望加速

  • 来源:财会信报
  • 关键字:管理会计,征求意见稿
  • 发布时间:2016-01-20 14:14

  日前,财政部发布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这标志着我国在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尤其是指引体系建设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新的步伐。《征求意见稿》也是继2014年财政部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之后,管理会计领域的又一纲领性文件。

  据悉,《征求意见稿》共分为6章,由总则、应用环境、管理会计活动、工具方法、信息报告以及附则组成。《征求意见稿》的总体框架将管理会计的目标、原则、要素等作为基本指引核心内容,将目标和原则纳入总则,同时,以要素为主线,展开形成基本指引框架。那么,此次《征求意见稿》发布,使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有了哪些新的变化与亮点呢?对于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体系建设,业内专家还有什么样的建议与意见?

  亮点 管理会计建设有了顶层设计

  近两年来,管理会计在我国不断迎来新的发展契机。2014年10月27日,财政部制定印发了《指导意见》,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做好了顶层设计。《指导意见》明确要求,要推进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形成以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为统领、以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为具体指导、以管理会计案例示范为补充的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可见,管理会计基本指引是指引体系的首要工作,也是制定应用指引和案例库的基础,对应用指引、案例库起到统驭作用。此次《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正是《指导意见》的深化与落实。

  从《征求意见稿》可知,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包括基本指引、应用指引和案例库。其中,基本指引为统领,应用指引为具体指导,案例库为补充。基本指引是将管理会计普遍规律上升到标准,是对管理会计应用的核心内容的总结、提炼。管理会计的目标是通过提供有用信息,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充分发挥管理会计解析过去、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的职能,支撑相关决策,强化和完善管理控制,促进业务协同,以实现单位战略。

  根据《征求意见稿》,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的适用范围同时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应遵循下列原则:(1)战略导向原则。管理会计的应用应以战略为导向,以持续创造价值为基础,促进单位可持续发展。(2)业财融合原则。管理会计的应用应嵌入单位业务的重要领域、层次、环节,以业务流程信息为基础,利用管理会计工具,将业务和财务相关信息予以融合,以实现管理会计目标。(3)适应性原则。管理会计的应用应与单位内外部环境和性质、行业、规模、发展阶段等自身特征相适应,并随内外部环境和自身特征的变化及时进行相应调整。(4)成本效益原则。管理会计的应用应权衡实施成本和预期效益,以合理、必要的成本推进管理会计应用。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中国管理会计研究与发展中心执行主任刘俊勇在接受《财会信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征求意见稿》是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来考虑管理会计的发展,从而使各单位在实施管理会计的过程中有章可循。《征求意见稿》中的一些新提法、新概念,如价值创造模式、业财融合等,有助于推动各个单位的管理模式进行变革。

  确实,《征求意见稿》为我国今后继续推动管理会计发展提出了比较完善的框架体系,对一些存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规范。随着指引体系建设进程的逐渐加快,相信管理会计一定会在我国迎来更加夺目的未来。

  建议一 择机推出中国管理会计师资格认证考试

  在采访中,刘俊勇指出,财政部发布《征求意见稿》,是为了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促进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加强管理会计工作。因此,《征求意见稿》需进一步明确我国推行管理会计的目标、原则、范围和要素。但从目前来看,在《征求意见稿》已经确定的管理会计原则中,还缺乏对责权利相结合原则的描述,也没有对管理会计人才的职业道德有所约束。这些都是在今后需要继续规范的地方。此外,在建设管理会计指引体系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不断强化各级领导对推行管理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大宣传贯彻的力度,在制度流程变革和人才培养方面继续完善,真正建立起一个比较成熟的指引体系,从而促进管理会计进一步发扬光大。

  针对我国目前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管理会计认证领域的空白,刘俊勇认为,我国要想着力培养更多合格的管理会计人才,需要各机构相互之间的分工和配合。各个学校要加强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在专业教育、国际合作和理论研究方面不断推出新举措;各个单位也要通过后续教育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训与培养;国家有关部门应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在引进注册管理会计师CMA的基础上,择机推出中国管理会计师资格认证考试,以培养真正属于中国自己的管理会计人才。

  建议二 必须重视管理会计的内生性和切合性

  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重庆市重点人文社科基地财会研究与开发中心副主任何雪锋在接受《财会信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建设管理会计指引体系的过程中,要保证现在已经出台的种种关于促进管理会计发展的措施能够真正“落地”,切实执行。他指出,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只有“落地”,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现在,管理会计理论建设在我国已经起飞了,但在各行各业的落实情况却存在较大的差异。实际上,管理会计的“起飞”与“落地”应是一个完整的闭环。具体来看,我国管理会计的实施现在基本上由财政部推行,时间短、见效快,能够克服“讨价还价”带来的交易费用。这种逆向生成的经济环境,使得管理会计缺乏顺向生成的土壤。可以说,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最大的问题,就是有可能忽视管理会计的内生性和切合性。要知道,内生是事物发展的基本途径,外赋因素只有基于内生才能发挥作用,若缺乏甚至没有内生,任何外赋都会无效。由于我国建设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不具有绝对的强制性,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并不会自愿实行管理会计。因此,要想促成指引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忽视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内生需求是绝对不行的。

  何雪锋指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忽视管理会计的内生需求,与企业缺乏切合性,是导致某些企业管理会计建设不能落地的根源所在。企业作为管理会计指引落地的微观主体,必须从内部真正接受并自主实行管理会计,才有可能促进指引体系向前推进。此外,参与指引体系建设的人应多与企业接触、调研,这样才能让指引体系更加接地气。在行政事业单位推行指引体系建设也同样如此。只有先解决了管理会计与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切合性,才能解决管理会计的可操作性。而指引体系具有可操作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他认为,内生性管理会计应是企业主体自发选择的过程。可以说,管理会计最初是在组织中内生的,而不是由外力催生的。从内生性角度来研究管理会计应用的动力机制,以及指引体系的构建,更符合企业的行为逻辑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必然性。

  因此,何雪锋强调,为了促进管理会计指引体系“落地”,需要从战略角度和整体利益的角度进行考虑,在全社会层面提升“管理会计创造价值”的认知。这是因为,如果只是将管理会计当作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的外部要求来对待,而看不到它创造价值的一面,必然导致推行管理会计只限于形式主义或各单位“被管理会计”。

  他表示,以企业为例,首先需转化决策层的管理会计意识,因为,管理会计想要得到落实的关键在于高层管理人员。不仅如此,还需要政府或企业管理层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宣传,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和方式,帮助企业所有人员加深认识和体会,为管理会计“落地”奠定文化氛围和价值理念的基础。其次,要推动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引导企业构建增值型管理会计,形成内生动力的倒逼机制,将企业由外力推动实行管理会计转变为内因刺激,把“要我搞”变成“我要搞”,使管理会计真正实现“顺向生成”。

  除此以外,何雪锋提出,管理会计指引体系的有效性问题也很重要。如果将规范制定得过于细化、量化,标准太高、太严,或过于笼统、标准不明,或朝令夕改、无所适从等,都会加大“落地”成本。管理会计指引体系的建设,需要回归企业母体,将之内置于日常管理过程中进行强化,有效安排。只有将其融入各项管理体系中,不断拓展增值功能,才能使管理会计在企业价值链的多个环节真正发挥作用。

  同样,有业内人士认为,指引体系需要为当前管理会计的实践提供实用指南,因此,应当加强其自上而下的可操作性。

  从最高层次来说,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应当明确管理会计的概念框架,包括管理会计的目标、原则和管理会计应涵盖的领域。而后应当按照各具体领域,逐步建设指引体系,包括财务管理、绩效管理、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此外,该人士还表示,要想确保指引体系建设能够顺利进行,还需要政、学、企三方联动,共同推进。一方面,政府要主导管理会计指引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业内的专家学者应将好的管理会计经验及时进行总结,最终使指引体系落实到每个企业的实践当中。

  建议三 应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王棣华著文指出,我国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就要积极吸收借鉴国际上管理会计发展的先进经验,使之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紧密融合,真正发挥作用。

  他表示,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的发展,加快指引体系构建,有必要对全球管理会计原则进行积极的吸收和借鉴。例如,全球管理会计原则中的“分析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要求加强对管理会计管理活动和实践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分析和研究,要在实践中将管理会计与企业的业绩评价系统结合使用。该原则还强调管理会计和商业模式之间的协调与联系,注重二者的结合应用。在研究、分析和实践的过程中,开发场景模型,嵌入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系统,将不同企业类型与得到的场景模型相匹配,从而得到各个战略决策能够为企业带来的价值量化结果。这一点在《征求意见稿》中也得到了明确。《征求意见稿》强调,单位应合理设计评价体系,结合管理会计报告等,评价单位战略落实情况,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考核,完善激励机制,同时对管理会计活动进行评估和完善,推动单位持续改进管理会计应用。

  的确,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及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会计行业的地位日益凸显,在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审核、企业的内部监控、运营管理、长远发展方面都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了促进会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不仅要在财务会计的会计准则层面以及国际税收合作层面上要与国际接轨,在管理会计领域也要积极探索,不断改进企业管理的方法,加强其效率和有效性。

  有业内人士指出,通常,国内企业的年度报告侧重于审核、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而如今国际会计行业发展的趋势,则是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通过企业整合性报告的方式,从社会、环境、经济发展三个层面来帮助管理层进行商业决定,也为股东投资提供更全面的参考。也就是说,在未来,上市公司的股票价值不止和企业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相关,同时也会受到社会、环境、经济决策、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因此,会计师的工作内容也要相应的在这些方面有所增加。在这种国际趋势下,国内的跨国上市公司要想在国外上市,就应该更多的考虑投资者利益,加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加强企业审计、公司管治、风险管理、财务报告、跨国税务管理、信息交流、行业道德等方面的管理。而上述条件的实现,都有赖于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发挥作用。

  此外,有专家建议,为了加快指引体系建设的步伐,更好地促进管理会计在我国全面开花,还需要在管理会计的理论建设、指引体系构建、专业人才培养及信息体系建设方面都付出更多的努力。

  在管理会计理论建设方面,不仅要整合科研院校、企业等优势,推动形成管理会计产学研联盟,协同创新,支持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还应加大科技投入,鼓励建立管理会计研究基地,在系统整合、理论研究、研究开发管理会计课程和案例,宣传推广管理会计理论和先进做法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在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方面,要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制定管理会计指引体系,推动其有效应用;要建立管理会计专家咨询机制;要鼓励企业通过与科研院校合作等方式,及时总结梳理管理会计实践经验,组织建立管理会计案例库,为管理会计的推广提供示范。

  在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要推动建立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完善现行会计人才评价体系,将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会计领军人才培养体系等;要改革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内容,适当增加管理会计专业知识的比重;要鼓励高等院校加强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管理会计专业方向建设和管理会计高端人才培养,与企业合作,建立管理会计人才实践培训基地,不断优化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在管理会计信息体系建设方面,要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实现会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推动会计管理功能的有效发挥;要鼓励单位将管理会计信息化需求纳入信息化规划,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加快会计职能转变,鼓励会计软件公司和有关中介服务机构拓展管理会计信息化服务领域,从而推动管理会计体系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本报记者 国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