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巴菲特对IBM(微博)的投资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不仅是因为他投了107亿美元的额度,更因为这打破了巴菲特不投资科技股的一贯做法。截至2011年12月31日,巴菲特持有IBM 6391万股普通股,占IBM总股本的5.5%;以2012年6月21日的收盘价198美元计算,巴菲特所持IBM股份价值达124亿美元,成为其投资组合中仅次于可口可乐(持有市值约155亿美元)的股票。
IBM是科技公司,但它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高增长同时伴随高风险的科技公司。它的主营业务(IT服务和软件)已经非常成熟,而且有较好的预测性。虽然IBM科技股的风光已经不再,但它依然保持非常强的竞争力,在金融、大型零售等企业的核心系统和技术领域拥有绝对的优势。
巴菲特为什么买IBM
大家通常所说的科技股一般有两个特征:一是增长快,变化快。就像Facebook、百度等少则50%,多则100%的营收增速,但因为这个行业变化太快,行业里的公司更多的是各领风骚三五年,未来的不确定性太大,所以很难去预估未来收益率。其二,科技公司的快速增长其实是伴随着大量资金投入的,很多科技公司早年都是一直靠投资人的资金维持运转的,即使盈利之后也要将资金投入到新业务的发展中去,很少有股息红利回报。
科技股的这两点特征都是不利于长期投资者持有的。巴菲特之前所称不投资科技股更多也应该是基于这两个原因。
然而,就像曾经的蒸汽机、铁路、汽车也是他们刚出现的那个时代的高增长、高风险的“科技股”一样;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某些领域也已变得成熟,增长相对稳定。IBM所在的大型企业关键系统和技术领域已经非常成熟,变化也不大,能参与竞争的企业也不多。
同时,IBM几十年积累的高度稳定、安全的技术和经验已经让银行、保险、大型零售和其他一些关键行业对他形成了高度信任和依赖。所以,已经用过IBM产品的公司如果要换掉IBM的产品就像上市公司换审计师和律师事务所一样,是非常重大的事情。IBM已经在他所在的领域建立了很好的护城河。
此外,IBM也早已走过了科技公司高投入的阶段。从1995年以来,IBM已经连续17年提高季度分红水平,而且七年分红达到两位数增长。IBM还累计拿出了超过1000亿美元进行股票回购。当然,这些都基于IBM稳定增长的现金流和不断提高的盈利能力。
好公司要有好价格才是好的投资标的。即便不计分红回报,现在巴菲特持有的IBM股票的账面收益已经达到20%以上。
软件和服务净利率达40%
虽然巴菲特刚投资IBM不到一年的时间,但IBM却是已经有百年历史的公司。
IBM公司划分了五大业务部门,分别是全球科技服务部门(GTS)、全球商业服务部门(GBS)、系统和科技部门(Systems and Technology)、软件部门(Software)、金融服务部门 (Global Financing),全球服务部门是IBM从硬件转型到服务的重点业务。2011年这两个部门的总营收达到602亿美元,占IBM总营收的56.7%。
IBM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向服务转型,那时的惠普(微博)还依靠打印机业务过得很滋润,戴尔(微博)还是针对个人客户的PC厂商,SUN也还是这个行业的一个新生玩家。
依靠在大型机上建立的优势,IBM从企业核心系统向外延伸,为企业开发管理、应用软件,从而把控了企业IT系统的核心,而IBM也依靠这些实践的积累做到了各分子系统和中央核心系统的最好联接(如果其他公司来对接可能就会出现不稳定等问题)。
此外,IBM还从技术合作往上延伸,为企业提供管理、战略方面的咨询,从大政方针上协助客户,与企业客户结成“战略伙伴关系”。本来企业要换掉原有的IT系统就是件代价很大的事,通过这样的合作,IBM与企业的关系就更加密不可分。
如今与IBM竞争的惠普、Oracle(SUN)、戴尔等公司提供的产品都不如IBM全面,而且在性能和安全方面也有一定差距。在服务方面与IBM竞争的凯捷、毕博、德勤咨询等公司之前都没有硬件方面的业务,软件的实施也更多的是依赖第三方外包进行。只有IBM是能在软硬件、核心系统和分子系统及相关软件之间全面覆盖并很好对接的服务商。可以说,IBM在技术、人员及与企业的关系方面都建立了较好的壁垒。
IBM转型之后,不断砍掉硬件业务。从2000年以来,IBM硬件业务占营收的比重从41%下降至目前的18%。在砍掉硬件业务的同时,IBM在软件业务上不断加码,服务和软件营收占比从2000年的39%和14.8%提高到2011年的57%和22.7%。
从盈利能力上看,IBM硬件业务的毛利率在38%左右的水平,而软件和服务的毛利率却可以达到87%和62%,所以IBM硬件净利率只有8%左右,而软件和服务净利率是40%和38%。这一方面体现的是IBM想通过硬件更好地参与竞争,扩大市场然后通过软件和服务赚取更多的利润;另一方面也是转型之后利润率不断提高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