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是未来增长主动力

  • 来源:经理人
  • 关键字:城镇化,商机,经济
  • 发布时间:2013-01-25 15:34

  其中蕴藏的商机任何企业都不能忽视

  2012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下称“会议”)结束,会议讨论内容将与未来中国经济紧密相关,由此也能看出新一届政府如何给经济定调。

  2012年首次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并在会议公报中以单独一节的篇幅进行阐述,这是中央制定和完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动向,其中有五点,应该引起经济界、企业界的关注和思考。

  第一,为城镇化定调。在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明确的五项主要工作任务基础上,2012年特别增加了关于城镇化的内容,比如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并且排序在民生保障之前,这反映了中央对城镇化的高度重视,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有了更高的定位。

  第二,加大制度性保障。会议提出“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这对以前在推动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强的政策针对性,也指出了未来城镇化的重点,那就是坚持法制化、规范化和公平化,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这对于企业界、投资界是一个利好,使他们在参与和获得城镇化商机的过程中,有更好的法制、市场等外部环境做保障。

  第三,带动相关产业机会。会议提出在城镇化过程中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比如“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这对现代服务业、个人消费娱乐业、建筑和建材业、房地产业、水电煤气等基础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都将是机遇所在。建议有志于此的企业,可以加速布局。

  第四,催生新消费群体。会议专门将“城镇化”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联系在一起予以阐述,提出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表明这类农业人口将成为下一轮市场热点中的消费主力军,并且“有很强的消费能力”。对于向市民化转变的农业转移人口,其消费文化、市场活动特征、细分市场范围、消费趋势等特点都需要企业重新搜集和分析。

  第五,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必然伴随着大量基础设施建设,这对于那些有志于抓住县市商机的建筑业等企业来说,可能要做好迎接政策创新的准备。因为与大中城市的城镇化相比,中小城市和县市城市,同样吸纳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潜力甚至超过了大中城市,商机也更加明显。在政策上,为了推动县市的城镇化进程,不排除中央可能出台“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重大政策创新措施”,以更好地推动城镇化进程。

  如果说,以前城镇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还停留在宏观布局和理论指引层面,那么本次会议之后,自2013年开始,城镇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将体现到产业政策的具体化实施阶段,各类配套制度、措施将陆续出台,涉及面更广,对竞争格局的影响更深远,任何企业都不能视而不见,都不能不预为应对。

  尤其是会议强调:“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已经向所有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信息化领域的企业指明了下一块巨大的市场空间所在。如果谁忽视这样一个“农村包围城市”的机遇,谁就可能被竞争对手所超越。

  *吴波系知名财经作家,著有《长尾革命》

  ■文/吴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