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我的管理之痛

  • 来源:经理人
  • 关键字:管理,人才
  • 发布时间:2013-01-25 16:21

  企业主如履薄冰

  主办:《经理人》杂志 海豚会

  地点:深圳湾畔木棉花酒店

  时间:2012年12月7日

  策划/撰文 黎平

  摄影: 刘伯良

  嘉 宾:

  骆嫡嫡 深圳市传承盟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孙慧慧 深圳市科工信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曾阑桂 易丰集团总经理

  曾秀清 深圳市创茗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珺 深圳市盈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又至岁尾年初。2012年,你的企业经营状况如何?在企业运营和管理上,你是自豪感和成就感多一点,还是痛苦多一点?

  这是非常不寻常的一年—企业经营面临极其复杂的环境。中国经济下行、劳动力及各种成本持续攀升、人民币升值、全球市场低迷、融资困难……重重考验严重影响到许多企业的运营,有些行业甚至出现“倒闭潮”。

  某调查公司对中小企业经营情况的专项调查显示:中国中小企业的整体经营环境不容乐观,行业竞争持续加剧;不少企业营业额虽上升,但利润并未随之上升,这一点,在工业品及相关服务业尤其突出;不断上升的劳动力和各种生产成本,已使企业利润来源受到很大威胁。此外,诸多中小企业不仅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还饱受资金缺口和高价值人力资源短缺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这一年,许多企业主如履薄冰!

  2012,你的管理痛点在哪里?

  骆嫡嫡:行业低迷波及企业经营

  我们公司的主要业务有城市形象策划、商业地产整合推广、品牌整合推广、婚仪定制等。房地产是我们运作得最成熟的板块,我们的任务主要是配合房地产商的市场营销,对地产项目做出形象定位及整合推广。

  2012年房地产市场低迷,给销售带来了很大压力。根据地产行业内给到的公示数据,六、七月份深圳风向标地段华强北片区甚至出现零成交,相关行业非常困难,我们公司自然也会受到波及,唯一感到庆幸的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不在销售上。只要有开发房地产项目运作的需求,我们的业务就有市场需求,因此,我们不能说是最艰难的。不过,形势所逼,我们公司也放慢了经营的步伐。在这个过程中,我努力从各个方面夯实企业管理的基础,想把企业做得更扎实、稳健。我会看好2013年的市场,未来几年房地产业仍然会有较好的发展,因此,趁2012年市场低迷打好基础,为企业未来有更大爆发力作好准备。

  人才是我们企业的核心价值,这个行业的创新性人才不仅与所受教育和工作经验有关,而且需要天分,需要有宽阔的眼界和周密的思维。提升企业价值,是我一直所追求的,而进行客户总监、项目总监、策略人才、创意人才、顶尖人才的团队搭配则是我下一步的重点,如果说有“痛苦”,那就是在寻觅顶尖人才的过程中感受到的。

  孙慧慧:扩张太快招来“痛苦”

  我们公司是2010年5月成立的,主要是为企业做上市辅导,以及与财务和税务相关的服务,此外,还有一些政府项目。

  2012年,中国经济整体在下滑,创业型的公司倒闭的很多,但是上半年,我们公司的冲劲非常足,营业额上升很快。这时候,我犯了一个方向性的错误—当时我认为,在企业当前的经营阶段,要快速发展就要大力扩充销售人员。我跟高校签了协议,招了很多没有工作经验的销售人员,让他们通过发卡片、打电话、发信息等方式来招揽业务,这种主动沟通的效果非常差,因为企业与客户之间没有建立信任关系。七八月份的时候,各种问题集中爆发,客户投诉越来越多,有些客户开始流失,企业的效益出现下滑。这时候,有位做企业很资深的朋友一语点醒了我。他说:像我们这种服务性的企业,首先是要让客户产生信任感,因此无论是做市场还是做销售,前提都是要把服务做好,把企业品牌在客户间的口碑做好;此外,有了好的产品当然可以大力推广—但营销模式一定要创新,要跟同行差异化。

  我听取了他的建议,把工作重点转到客服上,通过客服潜移默化地做营销,完全摒弃了行业通用的那些主动推销的方式。现在,前期流失的客户又回来了,不少老客户还争着给我们介绍新客户,企业效益又开始快速提升,我个人的工作倒比上半年轻松了很多。

  曾阑桂:做企业是对自身的修炼

  我的公司主要从事海外房产投资的代理业务。创业之前,我从事房地产销售行业有十年以上时间。从国内知名房地产企业的一线销售到营销策划再到销售总监,后来转到海外地产业务,在这个行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创业和打工毕竟是两码事,自己做公司就是在做一份事业,而不仅仅是把一项工作做好那么简单。创业过程中的种种困惑、痛苦,我都视为对自己内心的修炼,这种历练使我的内心也日益强大起来。

  营销方面,我不想跟同行一样,想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这个过程曲折而漫长,但我依然不断探索,通过各种渠道来建立个人和公司的口碑,努力地让大家信任我们,了解我们为大家创造的价值。目前,我正在建立一个高端客户的海外服务会,希望它既能帮助企业的未来发展,同时能帮助有共同价值观的高端客户间的发展。

  在人才引进方面我们不如大品牌公司,要吸引真正有经验有能力的员工比较困难,而有些资历较浅的年轻一辈又与我们当初的思维不一样,希望尽量过些简单的日子,他们不知道,要获得更多回报,首先要创造更多的价值。他们多数是娇生惯养出来的独生子,这些想法都可以理解。作为企业的老板,我们不能把问题都推到员工身上,只能要求自己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曾秀清:员工流失令人心痛

  我的公司成立于2006年,主要从事广告代理、媒介业务等。我非常注重企业文化和员工工作氛围的营造,公司每年会举办多场大型活动,让员工一起玩乐、聚餐;日常工作中,管理人员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也很默契。这的确令人欣慰。公司的工资待遇也略高于市场价,但即便如此,依然有员工不断流失,特别是有业务骨干提出离职时,我都感到很痛心。有人对我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员工就是员工,老板就是老板,你永远不要指望一个员工能在你的公司留多久,不要感情用事。但是,想起手把手教他们做业务的日子,想起对他们的真情付出,依然会感到难过。看来,有好的薪酬还不够,有“家文化”也不够。

  此外,绩效考核也是令我比较头痛的事情。近年来传统媒体广告受互联网冲击较大,而且广告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经济下滑,广告额也会受到影响。2012年,我们有的业务小组超额完成了绩效目标,拿到了奖励;有的离绩效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原因可能比较复杂,与大环境有相关性,与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有相关性。定绩效的目标是想激励员工努力奋斗,但2013年的经济形势怎么样,绩效目标如何确定?这个确实令人颇费心思。

  张珺:夹心层的苦与乐

  我们公司是做健康体检的,但是,我们这个项目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身体检查,而是通过仪器扫描,对人们的健康和亚健康状况进行早期判断,在疾病形成之前,提供专业的医疗建议。

  我们的客户主要是40岁以上的企业高管、老板或高级白领等。由于目前相当多的人对亚健康状况以及疾病预防和早期诊疗的重视意识远远不够,大众的接受能力有限,加之这种诊断的费用较常规体检要高,企业的获利能力始终受到一定影响。2013年,我们计划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区,定位扩展到社区民生健康体检的普及上,结合公司自身条件和外部优势,将体检和休闲、度假、养生结合起来。

  我是总经理助理,既是执行层,又是决策层。职务所限,往往还是夹心层。有时候,可能在处理和看待某些问题时与老板意见不一致,有妥协也有纠结;也有时候,要协调员工的利益需求,又要照顾老板的想法,处理问题时困难重重,需要左右逢源。苦与乐,顺与逆,眼泪与欢笑,一直都在陪伴着自己成长。当然工作做好了,公司业绩提升了,影响和受众面大了,自己也很开心。夹心层的苦与乐,是一般人难以体会的,这或许是个人职业蜕变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心路吧。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