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库:轻“装”上阵

  • 来源:经理人
  • 关键字:外卖库,移动互联网
  • 发布时间:2013-01-25 15:53

  采取在线查询、电话下单运作方式

  城市人因工作忙或不想出门,常常会订外卖来解决吃饭问题。但在订外卖时是否有丰富的选择,恐怕对许多人来说都是个难题。外卖库为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了可能。

  外卖库是由三位80后清华大学学子孟超、赵珏映和罗晟于2010年底创建的网站,其中孟超任CEO兼总裁,副总裁赵珏映和罗晟分别负责营销和产品开发。2011年10月,外卖库从天使湾创投获得了一笔天使投资。目前外卖库以北京市场为主,收录北京外卖店铺商家数量已达8700多家。

  运作模式轻而灵活

  孟超三人在调查研究后,为外卖库选择了轻而灵活的运作模式。这个模式基于一个简便而又容易操作的信息平台。这个平台就是外卖库所致力的让消费者能更快、更方便订到自己所需要外卖的网站,它提供了外卖菜单、电话、地址等详细信息,为用户提供方便的分类和检索功能。

  在现实中,同行采取的是在线查询、在线下单的商业运作模式,即代人订餐,用户在其网站下单,网站再与外卖餐家联系,之后外卖餐家为用户送餐。为与它们形成差异化,外卖库采取的则是在线查询、电话下单的运作模式。

  外卖库之所以要采取这种方式,孟超考虑的是怎么能快速获得更多的用户,由此在业内脱颖而出。一方面,若在线下单,一些餐家可能没有与外卖库建立订单系统,用户一看没有自己想要的外卖餐家,因此流失掉;另一方面,不采用在线下单方式,外卖库就不需要与餐家建立订单系统,这样就可少花系统建设投资费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外卖库完全抛弃在线下单方式,只不过是要逐步实施而已。

  盈利模式上,其他同行采取在线下单后与外卖餐家抽成的方式进行。孟超认为,这种盈利方式操作起来难度很大,因为要与各外卖餐家清楚地结算很困难,而且经营成本较高,这也是不少同行最后失败的重要原因。外卖库为避免重蹈前辙,采取了不下单的方式,而是把全部外卖餐家的信息提供给用户,由用户自己去挑选和订餐,也不向外卖餐家抽成,由此先把用户群做起来,通过这种价值积累,为未来更多的赚钱方式做铺垫。当这种价值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价值变现就不用发愁了。

  向移动互联网转型

  外卖库在创立初期采取扫街方式去收集各外卖餐家的信息。这种方法显然非常传统,做起来自然很吃力。2012年8月,外卖库决定向移动互联网方向转型,以找到更高效和成本更低的商业运作模式,并于10月初正式上线APP。

  APP的上线让外卖库获得了一次新生。这样,手机上安装了外卖库APP的用户可以自行拍照上传外卖菜单,然后由外卖库审核通过即可。外卖库借此开始向北京以外的其他城市发展,比如APP上线后的一个多月就在其他30多个城市增加了2000多家外卖餐家,这是过去外卖库采取传统方法难以想象的。

  转型到移动互联网后,以前依靠劳力到街上寻找外卖餐家的状况得到根本改观,尽管外卖库会对用户上传的有效外卖餐家信息支付一定的费用,但还是极大地降低了人力成本。

  ■ 文 / 黎冲森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