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谈判僵局

  • 来源:经理人
  • 关键字:谈判,策略
  • 发布时间:2013-01-25 16:18

  搁置策略是一大妙方

  对于有谈判经验的人来说,谈判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谈判双方就某一事宜或问题产生了巨大的分歧,或者双方在某一问题上僵持不下,进而影响了谈判进程,这就是所谓的谈判僵局。

  笔者在做销售渠道开拓的时候,有一次与某一家卖场进行价格谈判,卖场采购要求我公司必须降价10%,不然就中断合作。“我已经向其他供应商摊牌了,每一家供应商必须降价10%,其他供应商都已经答应了,就差你们这一家了。”但如果价格下降10%,公司肯定是亏本赚吆喝,因此,我不能答应对方的要求,这就是一个谈判僵局。

  谈判中会面临形形色色的谈判僵局与困境,这些僵局可能是由于双方针锋相对的要求而无法继续下去,也可能是因为外在的压力让双方都无法动弹,导致双方都认为对方在对着干,不肯放手。面对谈判僵局,该如何解决呢?

  对策一:搁置策略

  搁置策略是破解谈判僵局的妙方。当面对一个问题,双方争持不下的时候,不妨把这个问题先搁置,不再继续讨论,换一个话题。

  “这位王先生,我知道您喜欢这款产品,价格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当您觉得它物有所值的时候,您就会付款;当您认为它不值这个价钱的时候,再低您也不会购买。这样吧,您先坐下,我向您推荐另外一款产品(或是我先向领导打电话咨询一下等类似的话),好吗?”这是我在培训导购的时候,要求导购员面对价格僵局,必须记下来的话术,采用的就是搁置战术。

  1973年,中东战争爆发时,美国人前去中东进行调停。刚刚开始谈判的时候,以色列不肯撤离西奈地区,而埃及要求以色列一定要从西奈地区撤军。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采取了搁置策略,首先解决小问题,为后面的谈判积蓄了“势能”。谈判到最后,以色列还是从西奈地区撤军。

  通过搁置策略,首先解决谈判中的许多细小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为后面解决重要问题积累正能量。随着双方的谈判不断深入、形势发生变化,双方了解越来越清楚,让步的机会就会增大。因此,在谈判中,当就一个问题相持不下的时候,最好不要集中到某一个问题上,否则只会越来越僵。

  2011年,笔者曾经跟百安居采购人员进行全国大盘合作谈判,就遭遇了谈判僵局,双方在产品销售扣点上相持不下,对方甚至提高分贝说:“扣点22%是公司的规定,我没有权力改变。”

  “如果这个扣点的话,我们将亏本甩卖。”

  “没有让你们亏本啊,能做就做,不做拉倒。”

  “我也想做啊……这样吧,这个问题我回去后再测算一下,到时候给你答复。既然我们都有意向合作,我们先看看账期大家是否认可。我想问一下,贵公司账期多少?”

  “账期这个问题,我们公司规定是……”

  双方敲定了账期与送货周期,谈完了除扣点以外的议题之外,我们再回到扣点上面。

  “扣点确实我们不能少了,连日本品牌A都是19%。”

  我心中一惊,这个扣点公司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扣点方面,我回去后跟领导再商量商量。我们谈了这么长时间,该吃饭了,我们先去吃个饭。”

  “不用了,我们带饭过来的。”

  “哦,这样,那就不勉强了。”

  我回到宾馆后,给百安居采购人员发了一封邮件,用诚恳的语气再次说明22%这个扣点太高,能否再降低一点。第二天,收到对方邮件,扣点20%。或许对方受不了我的疲劳战,也可能是认为我到底线了,总之最后,我采用的搁置策略生效了。

  对策二:调整谈判结构

  谈判是有章可循的,也是有结构可以分析的。谈判可以分为五个结构:权力结构、议题结构、成员结构、阵营结构和实质结构。

  谈判的权力结构就是谈判双方所拥有的筹码,按照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拥有多少对方想要的东西。议题结构主要是指谈判桌上摆了哪几件东西,即要谈什么。成员结构是指谈判的双方,不仅仅包括坐在谈判桌上的,也包括谈判中台面下的、看不到的成员。阵营结构,就是讨论内部成员的和或不和。谈判中场地、座位、沟通渠道和期限,这四个因素则构成了谈判的实质结构。

  在谈判陷入僵局的时候,可以调整谈判的五个结构。比如你可以通过以下办法应对:暂停到第二天再进行谈判,或者改变谈判的场所,双方放松一下,这就是改变谈判的实质结构;更换谈判中的某一位或几位成员,缓解紧张的气氛,这就是改变谈判的成员结构;谈判另外一个小议题,在小议题上达成共识,这就是改变谈判的议题结构。

  “王经理,这样吧,对于价格的降低幅度这边,我自己只有2%的决定权,您所要求的5%,说句实在话,我真的没有决定权,我回去后咨询一下领导,或者让负责营销的刘总过来一起谈判,您看怎么样?”“李太太,这样吧,我看您很喜欢这套衣服,价格方面,我真的无法让步了。我免费送您一个名牌挂烫机,这套衣服如果穿的时间长了,褶皱了,这个挂烫机就能派上用场,烫过之后,简直跟新衣服没有差别。这也省去了您购买一个挂烫机的钱。”就是这样,简简单单,就把谈判僵局打破。

  对策三:引入第三方

  引入第三方原本也可归属为第二个方法中的调整成员结构,在此单独拿出来分析,主要是因为该方法经常使用。

  僵局的出现让谈判面临走进死胡同的局面,双方都不愿继续谈下去,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再谈下去毫无意义。此时,引入的第三方一定要看起来是中立的,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比如在劳资谈判中,工会要求提升工资待遇,否则进行大罢工,而资方在工资待遇上毫不让步,双方僵持不下。这个时候,政府可作为第三方出面,充当中立的调解人。在法院上,则是法庭审判员调解起诉方与被告方,充当公正的第三方调解人。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为解决谈判僵局付出很大的代价,因为许多经验丰富的谈判者,都会利用僵局困境逼迫对方让步。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冷静头脑,广开言路,收集多方信息,对对方的行为进行辨别,进而考虑采取相应的策略。

  ■ 文 / 冯社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