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买矿的绿地陷阱

  • 来源:英才
  • 关键字:绿地投资
  • 发布时间:2013-04-23 16:09

  “现在基本上不再涉及,最起码也是严格控制绿地投资”,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投资管理部总经理宗庆生告诉《英才》记者,“绿地投资属于风险勘探,一个地块,有矿没矿谁也不清楚。”

  绿地投资,又称创建投资或新建投资,一般是指跨国公司等在东道国境内依照东道国的法律,设置部分或全部资产所有权归外国投资者所有的投资,也是早期跨国公司最惯常采用的海外直接投资模式。而如今,在矿业领域,绿地投资这种古老的模式正在被悄悄地遗弃。

  “绿地投资成本比较高,特别是在一些要求苛刻的国家,企业没办法降低成本”,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贸研究部梅新育告诉《英才》记者,在澳大利亚投资矿产,不允许企业用中国的员工,只能用澳大利亚的员工,而当地的人工成本相较中国人工成本要高出很多。

  经济性差

  曾几何时,那些一度被认为最成功的海外投资项目,不仅没有绽放出其本该有的光环,反而昙花一现的步入了暗黑。

  中钢集团海外寻矿已经超过25年,先后在澳洲、非洲等各地投资重要铁矿石项目,并因此显赫一时。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今的狼藉不堪的罪魁祸首也是苦心20年海外寻矿的结果。

  20几年海外寻矿的成功,如今带给中钢集团的则是更多的难题,也昭示了买回来并不意味着成功。中钢集团在西澳大利亚皮尔巴拉地区的恰那铁矿项目,是中国在澳大利亚采矿业的首个重大投资,也曾让中钢辉煌一时,然而因为该项目获得的是包销权,而近年中国钢铁行业长期萎靡不振,对其而言可谓是釜底抽薪。至于中钢集团之后又收购的中西部矿业公司,由于开采成本和物流的制约,也已陷入困境;而其在非洲的投资项目,则低估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困境。

  无独有偶。中信泰富在西澳的投资也不成功,面临着投产就亏损的局面。不开工,成本高企;开工了,利润难料,境遇非常尴尬。

  早在2006年,中信泰富一掷千金,4.15亿美元分两次从澳大利亚富豪Clive Palmer(Mineralogy公司的负责人)手里,买下了西澳大利亚两个分别拥有10亿吨磁铁矿资源开采权的公司Sino-Iron和Balmoral Iron的全部股权。按照规划,该项目计划于2009年投产,总投资为42亿美元。而项目施工期间三次被迫停工延期,投资成本也从42亿美元飙升至78亿美元。

  一招不慎,全盘皆输。正如宗庆生所言:“绿地投资的成本,不仅包括获取采矿权,还包括周边开发环境,运营的成本,最终的矿石品味,矿石选冶的难易程度,以及运输成本等诸多方面。”宗庆生介绍,目前购买绿地项目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初级勘探类的公司,而且这些公司往往都是上市公司,且很少在主板上市。

  无疑,目前染指绿地投资项目的很多企业,存在着投机的企图。而如此多的初级勘探公司盯上绿地项目,无疑是为了获取区块,进而上市圈钱而已,并非是真正看好矿产本身。

  高成本项目

  “高成本的项目,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很容易死掉。而低成本的项目,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起码能活着”,在宗庆生的眼中,绿地投资无疑是高成本的项目。

  绿地投资之所以成本高,是因为其并非一个成熟的项目,而是从零开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范黎波介绍,绿地投资前期投入比较高,经营不下去的原因有多种,一方面可能确实是资金问题;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则是环保问题。

  “在欧洲,如果修高速公路,4月是不能施工的,因为这段时间动物迁徙,施工会影响动物迁徙”,看似并不起眼的环保问题,实际上却很可能成为项目成败的关键,此外,“还有劳工问题,有着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而采了矿,卖到哪里,能不能运出去?这都有一套法律规定”,范黎波一一列举。

  其实,除了成本高,使得很多企业放弃了绿地投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部分资源,早已经勘探出来了。而中国是后来者,“在很多时候,只能选择通过并购的方式购买,没办法去进行新的创建投资”,梅新育解释。

  宗庆生也持相同观点,“铁矿勘探和开发的高潮早就过了。目前,很多区块都已经有主了。国外与国内一样,都是申请在先的原则,完全没人申请的区块,不能说完全没有,但具有好的开发条件的地块是没有了”,这也是除了经济性差之外,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应避开绿地投资模式的原因之一。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宗庆生介绍,在西方会计准则里,勘探部分投入是费用化的,也就是企业可以通过勘探投入节税,并为企业未来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当矿业利润很高的时候,勘探投入相应的增大。当企业经营转差的时候,勘探投入也会相应变小。

  范黎波则认为,矿业是一个产业链,包括勘探、开采、销售等诸多环节,需要产业链化。只有嵌入其产业链,才能面对所在地市场竞争。

  不过,如果企业自身在当地已经生存了几十年,有着完整的供应链和渠道,甚至有一个完整的品牌,在此基础上再去经营,就比较容易起步。这也是中国五矿最近两年更多的投资在产项目的原因。“在产项目能够带来即期现金流。而绿地项目未来的建设成本都远远高于在产项目,这是绿地项目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宗庆生说,“企业是否去投资一个项目,不是喜欢不喜欢的问题,而是自己能不能承受。”

  对于是否进行绿地投资,宗庆生有着两大标准。一方面,从项目经济性角度来看,绿地项目是否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另外一方面,从投资主体而言,企业的资产结构状态怎样,决定着是否选择绿地投资。“一个公司需要短线投资、中线投资和长线投资相结合。”

  文| 本刊记者 徐建凤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