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买还是抛

  • 来源:英才
  • 关键字:银行股
  • 发布时间:2013-04-23 16:32

  在银行业绩拐点隐现的时候,A股市场银行股股价却扭头向上,来势汹汹,一扫之前“市场弃儿”的可怜相,甚至成为领涨大盘的绝对主力。

  难道,经济低迷、利率市场化冲击、2012年银行业净利润增速明显放缓,这些利空已经被此前银行股的低估值消化殆尽?

  究竟这是银行股的估值修复性行情,还是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业的未来,仍抱着满满的信心?谁又是本轮银行股上涨的幕后推手?

  “按照传统的投资思维,银行股的走势是存量资金长期博弈形成的。”一份来自海通证券的研报认为,本轮推升银行股主力资金既不同于之前的传统资金,其思维方式也不同以往。

  “市值千亿的大盘股,上攻时候跑的这么稳健,步步上涨,肯定不是一般资金所为。”北京久阳恒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执行合伙人胡军程对《英才》记者表示,在他看来,上涨的力量无疑来自“国家队”。

  另一方面,作为善于制造市场情绪的投资机构,QFII也在这波行情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QFII的癖好就是买低估值的大盘蓝筹股。”胡军程说。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数据显示,2012年11月QFII新增开户高达12户,而12月更是创下全年新高,达到16家之多。而2012年的12月28日、2013年1月24日、2月6日,这几个日期都是银行股大宗交易的活跃时间。16家上市银行中,光大、兴业、农行、交行、工行、浦发、民生、招商、建行纷纷先后登上了大宗交易平台,且买入营业部均为疑似QFII席位。

  “资金是独立的。银行股低估的情况下,外资涌入也是很合理的。”某位不愿具名的产业基金内部人士对《英才》记者表示,“资金只能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空间上取得相对优势,尤其对大盘股而言。若是放在一个稍长的区间观察,决定股价的因素还是合理估值。”

  据传有这么一个段子:王亚伟不怎么待见银行股,对其大批特批。郭树清主席直接反驳之:你不懂。

  “其实,银行的这些负面信息大家都懂,既然懂,之前就拼命抛了;只是抛不见得对,”长江商学院资产定价研究中心主任陈龙告诉《英才》记者,“股市里最大的一个规律就是,人们往往容易对宏观的信息反应过度。”

  对于银行股,陈龙还是觉得值得一买:“毕竟从历史角度来说,银行股现在还处于相当低的估值。即便经过定价的调整,也还是相对便宜的。如果在中国买股票,这个不算贵。”

  东方证券分析师金麟亦认为,暴涨至今的银行股仍然低估。目前银行估值尚未回到合理水平,当前银行股的2012和2013年平均市净率分别在1.37和1.18倍,仍然离合理的1.5倍PB以上的估值水平有明显差距。

  “短期而言,这一波里银行确实基本涨到位了。”胡军程认为,中长期来看,只要房地产没问题,银行股就可以中期看涨。

  但这并不意味着曾经抑制银行股股价的因素已被消除。

  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利率更加市场化、银行间同业竞争不断加剧将是大势所趋,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想不“压力山大”,也难。

  经济面的好转肯定是实质性的利好。只是,目前的经济复苏依然没有改变传统的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还是靠投资、房地产的拉动,对经济结构调整和制造业的转型难说有大贡献。

  而系统性风险将始终成为悬在银行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业的垄断地位也注定不保。其业务模式和经营能力,乃至利润率也都将出现分化。

  不过,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调整过程。

  文|本刊记者 朱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