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妖股又现

  • 来源:英才
  • 关键字:中信证券,宏源证券,方正证券,国海证券
  • 发布时间:2013-04-23 16:42

  A股行不行?还看券商股。

  自去年12月4日至今年2月4日的两个月时间里,上证指数硬是走出25.18%的涨幅,券商板块更是以64.18%最高涨幅成为A股反攻急先锋。

  不过,这一轮券商股的上涨,中信证券(600030.SH)、宏源证券(000562.SZ)等一线券商涨幅却在板块均线以下,区域型券商才是先锋主力,其中国海证券(000750.SZ)、方正证券(601901.SH)以135.66%、85.56%的最高涨幅位列一、二位。

  要知道国海证券早在2012年1月6日至6月初股价就暴涨近220%,说是妖股也不为过。而其正是依靠轰动一时的券商并购第一案(国海证券并购国都证券)、大号分红方案、定向增发等消息不断刺激市场神经,外加机构、游资巧妙配合才完成暴涨三部曲(参见《英才》2012年6月刊《国海证券大牛股上涨的逻辑》),而此轮方正证券的急涨与其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今年1月15日,方正证券公告显示,方正证券将与全资子公司方正和生投资有限公司分别以现金出资18.55亿元和10亿元合计28.55亿元,收购北大方正集团所持有的方正东亚信托70.01%的股权,交易后,二者将分别获得该信托45.49%和24.52%的股权。交易一旦成功,方正证券将成为国内史上首家控股信托的券商。

  “方正证券与方正东亚信托的结合必然可以产生惊人的能量。”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如此认为。另外,在《英才》记者统计数据时发现,在方正证券此轮股价飙升中,大宗交易的“先知先觉”也着实让人惊叹。

  方正证券是否成为继国海证券年度暴涨300%后的又一券商妖股?上涨的背后存在着什么样的推手?

  “惊天”利益

  资本“助兴”,股价自然“起舞”。

  2012年12月4日方正证券股价创上市以来新低3.6元,大笔资金开始入场,当天出现一笔大宗交易,交易金额为3400万元;次日再次出现两笔大宗交易,交易金额共计2682.39万元;随后在12月11—24日分别出现6笔大宗交易,累计交易金额达2.87亿元。期间,方正证券股价上涨18.06%。

  同花顺数据显示,去年三季度末方正证券仅有四家机构持股694.59万股,市值为0.3亿元,至今年2月初仅发生上述大宗交易,可见这些大宗交易并非出自上述机构之手,而经过《英才》记者梳理发现,这些大宗交易均来自江浙地区营业部,一区域内集中出现大宗交易,踩点如此之准,耐人寻味。

  有了追捧资金这把“火”,再加把“作料”,也就不难不涨。

  今年1月8日,方正证券公告称,因公司正在筹划对外投资事项,鉴于该事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自2013年1月8日起公司股票停牌。随后在1月15日方正证券再发公告称,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收购方正东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股权暨关联交易的议案》。

  为了让监管层、资本市场对此次收购开“绿灯”,大股东北大方正集团对方正东亚信托做出了盈利补偿承诺:如方正东亚信托在完成工商过户登记后连续三年(包括过户当年)期内任何一年度的实际盈利数低于盈利预测数,差额部分将由北大方正集团以税后现金方式提供补偿。根据《资产评估报告》,方正东亚信托将在2013、2014、2015年分别实现净利润5.64亿元、6.53亿元和7.04亿元,三年合计盈利预计近20亿元。

  方正证券复牌当日即涨停,至2月4日高点6.68元,累计涨幅达44.90%。大宗交易方在短短两月斩获颇丰,可与大股东北大方正集团所获得收益相比,那顶多也就是苍蝇腿上的肉而已。

  北大方正集团持有方正证券25.12亿股,以去年12月4日方正证券低点3.6元至今年2月4日高点6.68元计算,北大方正集团每股获利3.08元,两个月浮盈77.37亿元。另据媒体统计,方正证券入主以及增资方正东亚信托累计投入约12.9亿元,此次出售价格为28.55亿元,北大方正集团又轻易把15.65亿元收入囊中,以此算来,其总收益高达93.02亿元。

  “方正证券收购方正东亚信托消耗28.55亿元,对净资本消耗较大,有融资需求。”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这无疑又为方正证券下一轮行情埋下了伏笔。

  大股东的心机

  从大股东手里“高价”收购来的方正东亚信托,是否能给方正证券带来更大的实际收益?

  中国信托业协会网站公布数据显示,2009—2012年,信托业管理资产规模连续4年保持50%以上增长。截至去年底,国内信托业全行业65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达7.47万亿元人民币,超越保险行业7.35万亿资产规模,仅次于银行业。2009—2012年10月信托业累计分配信托收益分别为552.29亿元、678.04亿元、1177.51亿元、1399.19亿元。

  目前,券商也能做信托业务,并通过银证合作开始“抢食”信托业通道业务。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31日,114家证券公司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1.89万亿元,其中过万亿的资金就来自于银证合作。

  普益财富研究员范杰就表示,“虽然从目前看,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对信托业有效竞争仅限于通道类业务,但随着这些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成熟,不排除其与信托业形成分庭抗礼之势,某些资产管理能力不强信托公司甚至可能被淘汰。”

  券商既然成为信托业务的有力瓜分者,那么此时点,方正证券从其大股东手里接过方正东亚信托似乎也就不那么突兀了。

  而另一方面,早在2009年12月,北大方正集团金融管理部成立时,其董事长魏新在集团金融发展规划会议上表示,金融控股集团是方正的战略目标,方正在未来三年要向投资控股型集团转型。随着去年底重组海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横跨证券、基金、保险、银行等多领域的“方正系”金融控股集团已见雏形。

  只是,在资本“狂欢”之下,难掩的却是信托业的“隐疾”。随着去年底中融信托青岛凯悦中心“烂尾楼”事件爆发,引发了市场对信托业未来预期的恐慌。

  招商证券分析师洪锦屏对《英才》记者表示,近两年信托业正是依靠房地产项目或者跟地方政府相关的一些城建项目快速扩张,如果经济继续下行风险比较大的项目就可能会出问题。

  尽管方正东亚信托收益增长较快,但所投项目仍可能面临违约风险。据方正证券公开信息显示,方正东亚信托2012年累计新增信托项目181个,新增规模626.51亿元,实现营业收入7.54亿元,同比增长212%;净利润为3.96亿元,同比增长约3.5倍。但在今年方正东亚信托4个推介新品种中就有2个房地产项目、1个增资扩股房地产公司项目。

  但无论如何,北大方正集团选择出售方正东亚信托给自己旗下的上市公司,左右手腾挪之间,就借道圈来了资本市场的钱。谁又敢说尝到甜头的北大方正集团不会故技重施呢?

  文|本刊记者 王亮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