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悲观者无力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这句话曾多少次激励着困境中的人们寻找光明。西方谚语也时常说,“上帝给你关上门,但是会悄悄给你开一扇窗。”但是,在纷繁的汽车世界,我们看到的是更残酷的一面。

  9月5日,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8月份,国内包含微车在内的广义乘用车销量为143.41万辆,同比增长9.0%,总产量148.37万辆,同比增长6.7%;狭义乘用车销售134.49万辆,同比增长11.0%,产量141.04万辆,同比增长9.3%。

  销量的确一直在增长,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从中获益,从8月狭义乘用车车企销量排名看,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依旧霸占榜单前三名,这一局面已经保持了很长时间。而且,三强的领先优势,还有加大的趋势。除此之外,二线阵营中的北京现代、东风日产、长安福特和神龙汽车等主机厂依旧保持领先大盘的增速,强者恒强的局面依旧明显,合资公司依旧是归于平静的中国车市最大获利者。

  是的,增长总是和自主无关,从去年8月份开始,自主品牌“12连降”已经成为定局,除了挂着合资身份的上汽通用五菱之外,本土品牌和制造商只有长安汽车榜上有名。

  我们习惯性用“市场换技术”和“合资反哺”这样美好的字眼来期待着自主品牌在庞大的中国汽车市场茁壮成长。但是在合资和自主的不对等竞争中,自主品牌失去的不仅仅只是份额,还有面对未来的信心与机会。

  中秋假期,天津泰达汽车论坛现场,与会官员、专家和媒体对目前自主品牌面临的现场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担忧,用“汽车强国梦想”这样乌托邦的美好期待投注到目前岌岌可危的本土品牌发展困境中。

  包括邹家华和张小虞这些老领导纷纷就解决问题的困境给出自身的建议和主张,但是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各大部委大员们,仅仅只是隔靴挠痒般说了一些不痛不痒的激励话,在“九龙治水”的中国汽车工业,期待一份一蹴而就的顶层设计就能解决本土品牌式微的愿望固然难以实现,但是各部门各自为政、地方利益横竖其中,中国汽车百年大计,现状难平。

  市场何其残酷,合资公司不会因为本土品牌的“12连降”而心生怜悯。8月份,上海通用在武汉签署了二期合作协议,新增投资75亿,新增产能24万辆。此前确定在沧州建厂的北京现代,又被韩国媒体爆料,在继续与北汽集团推进重庆工厂计划外,同时改造北汽在沧州的工厂,两工厂建成后,北京现代将分别多出20万辆和30万辆产能。远期目标直指2018年实现180万辆以上的产销规模。

  8月底传出消息,一汽大众在青岛工厂的一期项目也准备开建,加上上海大众长沙工厂的计划,大众汽车在中国的14家工厂的宏大布局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中,大众汽车在华的产品很快将达到400万辆以上,占大众汽车全球产能的接近40%。

  今年1~8月份,所有本土品牌乘用车销量总和继续不及一个大众汽车一家外资公司的销量,赢家通吃的局面继续,让悲观者愈加无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看不到一丝改善的可能。

  文/卫金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