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的DNA

  圆脸上睁着圆眼睛的“轮胎人必比登”把入乡随俗玩转得愈加炉火纯青,在全球一直秉承着“法式生存状态”的轮胎人自25年前踏上古老的东方国度,就致力于把擅长的“西洋画”逐渐融入“水墨画”的精粹,用意很明显,就是要强化中国引擎。

  “为什么是中国?”在各大汽车企业在欧美市场发展滞缓时,都把中国市场作为“掘金场”,纷纷祭出“中国是最重要市场”的口号时,圆润而敏锐的轮胎人也捕捉到了一种讯息,“中国市场充满希望。”米其林中国副总裁陆惠峰带着爽朗的笑声,给出了略带煽情的回答。

  陆惠峰目前负责米其林大中华区的卡客车轮胎业务。说起来,陆惠峰和米其林的缘分已经相知相伴近15年。1997年刚满25岁的陆惠峰收拾行囊离开了中国,踏上了钢琴与时尚堆积的浪漫法国。那时的陆惠峰尤显青涩,沉陷于法国的浪漫主义。兜兜转转3年,陆惠峰在2000年踏入了米其林总部,他说那里有一种很浓郁的“法式情怀”。

  在米其林法国总部,所有新员工都要经过至少三个月的试用期,甚至会更长。就像是一种“整合”,刚进入公司的员工没有任何特定职位,每一个部门都会有所涉及,甚至会下到基层工厂担任三周的生产工人。“当时,作为米其林新人我非常吃惊,现在想来这也是米其林文化的一部分。”据陆惠峰回忆说,他刚进入米其林时,长达一年的时间都在各种培训中度过,做过很多事情,目的就是找到适合的职位,确定第一个工作会在哪里。“我第一年的合同没有填任何职位。”不过那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米其林的中国策略

  “近几年在中国,米其林每年的市场增长率都达到了两位数,这在欧洲市场是很少见的,中国是米其林在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陆惠峰是一个坦率而乐观的人,在谈论米其林在中国的发展时,并没有刻意地规避米其林面临的一些问题,诸如合作伙伴的分与合,经销商网络的疏通与整合。当然,他也毫不吝啬地表示对米其林在中国快速发展的自豪感,“以高于市场平均增速的速度增长”,这是米其林应对挑战的态度,米其林坚持走在市场的前面。陆惠峰认为中国的卡客车轮胎市场拥有足够的成长空间,他预估今后十年,中国卡客车市场成长数量将达1900万辆,这相当于今天整个欧洲的市场需求。

  在米其林进入中国的25年,经历过中国汽车的萌芽生长期,喷薄发展期以及近两年的“微增长时代”, 这个转动了世界的轮子快马加鞭地飞奔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上海、广州、成都、沈阳及香港都设立了营销办事处,销售网络遍布全国。跨越南北的产业布局,目前,米其林卡客车专业店已经遍布全国93个城市,达到120家,签约零售商也突破1500家。负责中国区轿车与轻卡轮胎业务的米其林中国高级副总裁方诺德看起来有一些激动,“90%的品牌认知度应该是米其林在中国取得的最让人振奋的成绩,81%的员工对能够在米其林工作而感到骄傲。”方诺德在米其林深耕14载,对轮胎人有着难以言明的感情,他认为自己能与米其林携手同行,很值得骄傲。

  作为在中国拥有最大市场份额的轮胎企业,米其林在中国战略部署的背书都是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前景,而对中国文化越来越熟悉的轮胎人已经全面展开了本土化策略。2013年投资15亿元扩建的沈阳新工厂投产,年产轮胎1200万条,这促使米其林在中国的产能将在2015年沈阳新工厂达产后翻番,总产能将达到1800万条左右。米其林在中国也建设了研发机构,构建中国的米其林研发团队,以更好地开发出适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我们希望在中国轮胎行业里面扮演一个领军的角色。”米其林中国区总裁万能毅一如继往的坚定。

  品牌、产品、服务构成了米其林在中国的“铁三角”战略,在服务方面,米其林驰加店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已经突破了1000家,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的230多个城市,每年为500万辆汽车提供服务。当然,我也曾到过驰加店亲身验证过米其林的服务是否如宣传的那样,事实上确实如此。

  正是源于“铁三角”的默契协作,在过去的25年里,米其林在中国市场的陆续投资达30亿美元,尤其是在过去五年里米其林轿车及轻卡原配胎业务实现了三倍增长。根据米其林最新发布的2014年上半年财报显示,米其林荣登中国市场轮胎畅销榜NO.1,与欧洲市场和北美市场的缓慢起色相比,中国市场依然是米其林全球版图中最亮眼的区域,不过谨慎的米其林,在火热的发展中没有忘记警惕后面的追兵。

  创新的源泉

  米其林曾经一度被评为超越奔驰和可口可乐,仅次于香奈儿的“最受欢迎品牌”。 事实上,没有一家企业会发展得一帆风顺,仔细研读轮胎人的故事,也可以轻易地捕捉到米其林曾在那些年遇到的转型、扩张、寻找定位诸多的难关。从偏安一隅的小工厂到百年老店,米其林尽管难掩其封闭色彩,但是轮胎人却在世界上的表现越来越抢眼。米其林行走百年,依旧青春的秘密一直被探索,被解读。

  万能毅曾经多次表示,“米其林是一家非常独特的公司,创新是米其林的DNA。”创新一路伴随着轮胎人的成长,起步到成熟。

  翻开轮胎人的故事,时光穿越了百余年,轮胎人依靠“创新”写下了很多第一,1989年的第一条可拆卸自行车轮胎, 1895年米轮胎人首次给汽车安装上了可充气轮胎。以及第一条卡车轮胎,低压轮胎、彩色轮胎、F1轮胎,甚至1915年出现的世界第一条“水泥马路”都是轮胎人的杰作,之后的子午线轮胎和绿色轮胎,某种程度上来说米其林的不懈创新推动着整个轮胎行业的进步。

  “你知道,米其林从来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从技术销售到米其林高级副总裁,14年的并肩同行,让方诺德总会生出偌大的满足感。在米其林工作的这些年中,他深刻地感受到轮胎人的创新热情,“创新的热情驱动了米其林的成长。”短暂的采访中,他不断地提到每年米其林平均会申请250项专利,全球轮胎领域的所有专利的三分之二属于米其林,以及于2003年首次将绿色轮胎引入中国市场。

  创新,这种细胞迅速分裂和扩散,已经融进了轮胎人的骨髓里。米其林公司全球赛事总监顾鞍龙坚持认为米其林的创新离不开赛道。“即使修建再多的试验场,得到的经验也不如一次24小时你死我活的实战那样多。”他认为赛道是米其林进步的源泉,赛道上斑驳的摩擦痕迹和浓郁的橡胶味,“那是米其林的味道。”

  一直打着“我们来源于赛道”旗号的轮胎人,对于赛车运动的专注与热情从未减退。

  每年6月法国勒芒24小时耐力赛被称为世界上最艰苦的单项赛事。1923年第一届勒芒大赛冠军车队采用的就是米其林轮胎,到今天,与米其林合作的车队一共在这里赢得过22次冠军,是轮胎厂商的最高纪录。没有人会质疑米其林在勒芒赛道的统治力,勒芒赛道就像是米其林的试验场。据说,技术中心大楼里,米其林网罗了3000名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用来应对那些千差万别的路况对轮胎的挑战,将经过严苛赛道环境考验的创新成果进行技术转化,运用到道路上。

  据方诺德介绍说,近期在中国市场推出的新产品米其林Pilot Sport Cup 2就是轮胎人在转化赛道创新成果,这是一款高性能轮胎,同时适用于赛道和公路。根据规划,米其林计划在2012~2015年,将高性能轮胎的产量提高70%。

  文/Roomy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