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渗透创新学习初探

  • 来源:中文信息
  • 关键字:教学环节,情趣,创新,数学
  • 发布时间:2014-11-25 12:52

  摘要:创新教学是目前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应该转变理念,着重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比如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而为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要转变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使教学环节完整而且富有高效。多设置一些高质量的问题,为学生的创新学习提供条件。教师要扮演关键角色,为学生营造创新学习的氛围。

  关键词:情趣 教学环节 师生角色 创新动机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12-0128-01

  传统的数学教学,多是教师先讲解定理公式,然后要求学生训练大量习题。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数,但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分数和数学能力不是同一个概念,后者强调的是学生要根据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传统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个性,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创新学习是当前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

  让创新学习如何植根于新课程实施中,我在数学课堂这一主战场中反复实验,略有领悟,望能与大家共勉。

  一、让积极的情趣作为数学课堂的背景

  传统的数学内容是一幅没有表情的面孔,是一幅由纯数学组成的干瘪的身材。学生在小学就被复杂的枯燥的纯数学折磨得厌倦,数学在脑海里的印象就是难,索然无味。而各个版本的新教材都注重了数学的正本归源,让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以数学为工具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恢复了它本有的趣味性、实用性、探究性。如果不抓住新课程这个实验机遇,改变学生固有的数学印象,激发起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变要我学数学为我要学数学,无疑是数学教育的悲哀。“人逢喜事精神爽”,如果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开展数学活动,就能很好地激发起创新思维的欲望与灵感。如果没有调动起积极的情感,建议您不要再往下开展数学学习,要知道强迫一个人做他不想做的事,会让他更不想做这件事。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一下:一是利用新教材大都以生活中的数学引人新知这一特点,激励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及应用数学的意识;二是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让学生欲罢不能,主动学习;三是从学生生活中最感兴趣的方面挖掘数学问题,如体育活动中的得分、电脑上网的付费、追星支持者的估算等;四是课堂气氛民主化,不要摆出一幅高高在上、严肃认真的样子,教师语言要幽默,数学语言也要讲求形象生动;态度要亲切、友好、平等,让学生身心处于放松状态;五是多鼓励,给学生积极的数学评价(扪心自问,您是愿听表扬还是愿听批评?)。

  二、解放教学环节,转换师生角色

  传统的教学环节,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的连环套,教师牵着学生从一个环节过渡到下一个环节,学生始终逃不出教师这“如来佛”的掌心。各环节之间应是超级链接,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根据学生活动中的情况可以随机切换。每个环节内部应以开放的问题引入,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过程,在其中进行组织、引导,让每个学生都有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时间和空间。不要引着学生过独木桥,强扭着学生朝着自己的意向上来。每个环节结束时要组织交流过程,在交流中互惠互利,在交流中反思,在交流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在交流中发展创新思维。

  三、设置开放性问题,激发创新动机

  问题的开放,包括条件的开放、结论的开放、方法的开放等,开放既有结果不知道、不确定的意思,也有结果不唯一的含义。新教材(如北师大版)给我们提供了很多这样的范例。比如对一些法则、定理、公式等,让学生经过猜想、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索与归纳、验证等过程发现,甚至根本就不给出结果,只留下一个空;还设计了大量的“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猜一猜”等版块;教材在引人新知时常常起源于实际问题,其后紧跟着的或者是问题组,或者是一开放性问题;对于命题证明,往往只给出题设,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结论并说明理由,既具有探究性,又遵循了生活中数学信息本来的呈现方式;在练习题中也提供了很多开放、探究性的题目。学生见到这些问题就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很容易进入角色。在经历这些活动过程时都体现出不同的个性色彩,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成分,在交流中常常让老师惊喜。如《有理数的减法》中引入问题为:“如果这一天,乌鲁木齐的最高温度为4℃,最低温度为-3℃,这天乌鲁木齐的温差为多少?你是怎么算的?”在交流中真让人兴奋:有的说是在温度计上数出来的,有的说是借助数轴把绝对值加起来的,有的说是把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都升高3℃后得到的,也有的说是根据逆运算做加法得到的。

  四、在教学不同的数学内容时如何“扮演”师生角色

  对于一个新概念的产生,应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去发现有一些对象已经不属于以前的任何一个概念,必须做出一个新的规定,然后由教师给出概念。比如对于数的每一次扩充这样处理就比较好。北师大版教材关于无理数的引入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女琳勺平台。对于概念的定义、公式、法则等,应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充分认识其本质属性的基础上,通过小组活动及师生互动归纳、推敲逐步形成。

  对于例题的教学,应先让学生独自尝试,然后再自学教材,师生互动检查自学情况,包括是否看懂,有何疑问,有何体会,在尝试中是否发现了与教材不同的解法,有没有新的感悟等。在交流中顿悟、反思,发展挑战权威、不迷信教材的品质。

  总之,教师应该转变理念,要信任学生,不要老是在讲台上面表演自己讲课水平,交权给学生,当好组织者、引导着与合作者,只要您注重了学生数学活动的过程,他们才有创新的机会,他们就一定会回报您无穷的惊喜!

  文/毛飞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